【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
,尤其是一种用于重型工矿车辆的后悬架油缸。
技术介绍
重型工矿车辆装载量大,常常在路况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行驶,因此人们希望其具有良好的行驶平稳性、缓冲可靠性和乘坐舒适性,这些指标均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相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是由其悬架系统来决定的。传统的悬架系统大都是由减震器和螺旋弹簧或板弹簧组成,由于弹簧的刚度是定值,为满足要求,当需要悬架的刚度较软时,造成悬架的空间很大,弹簧质量大,无法适应重型底盘轻量化的发展,并且不能同时兼顾底盘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同时由于弹簧钢的强度有限,如果载重量增大,那么钢板弹簧的体积和长度就必然随之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集减振器与支承弹簧于一体的油气悬挂系统,其将油和气结合,利用油液的不可压缩实现较为准确的运动和力的传递,利用油液流动的易控制性实现各种大功率的控制。悬架油缸作为油气悬架最重要的部件,决定了整个悬架系统的主要性能,尤其是后悬架油缸比前悬油缸承受着更大的重量,因此要求其在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车身高度自由调节、单位储能比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较好的弹性特性,能方便地实现汽车运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工矿车辆所用后悬架油缸,安装于车辆后部用于支撑上、下车架,包括缸体(1)、设在缸体(1)前端的导向套(2)、活塞杆(3)以及活塞(4),活塞杆(3)与导向套(2)滑动配合,活塞(4)与缸体(1)内壁滑动配合,活塞(4)将缸体(1)分割成油缸的有杆腔(5)和无杆腔(6),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4)位于活塞杆(3)尾端且与活塞杆(3)为一体结构,活塞杆(3)具有与无杆腔(6)相通且一端封闭的内腔(7),缸体(1)尾部设有向无杆腔(6)加油充气的充气阀(8),活塞杆(3)径向分别设有连通内腔(7)与有杆腔(5)的阻尼孔(9)、从内腔(7)向有杆腔(5)单向顶开的钢球(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平,兰根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