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舱口盖液压油缸,包括缸体、缸底、活塞杆、活塞以及设在缸体前端的导向套,缸底和活塞杆伸出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内设有关节轴承,活塞外周设有孔用密封圈,位于孔用密封圈背面设有能提高孔用密封圈承压力的挡圈,活塞杆伸出端周向套装固定有不锈钢套,所述的关节轴承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Y形的孔用密封圈与挡圈结合,确保在高压工作环境下,孔用密封圈不会产生被挤出的现象;活塞杆伸出端加装不锈钢套,保证了活塞杆具备高耐腐蚀能力;非金属材质制作的关节轴承,防止了关节轴承在高腐蚀环境中出现锈蚀的情况,从而确保了舱口盖更加可靠稳定的工作,降低使用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舱口盖液压油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舱口盖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舱口盖是船舶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货仓甲板开口的关闭装置,液压油缸作为舱口盖动作的执行元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舱口盖开启、闭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舱口盖的核心部件之一。现有舱口盖油缸的主要结构有:孔用密封圈单独使用Y形圈或格莱圈;杆头与活塞杆采用焊接或整体式,活塞杆材料选用碳钢制作;关节轴承采用普通的金属轴承。但在海洋的恶劣腐蚀环境以及高负载底频率的工作状况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在高压环境(大于30MPa)下Y形圈容易被挤出或者油缸内泄漏大,不能满足舱口盖的实际使用要求;其次,在海洋这种高腐蚀的环境下,虽然活塞杆表面有镀层,但依然还会出现锈斑等腐蚀情况,从而缩短油缸的使用寿命;再者,由于油缸的工作频率较低,油缸经常静止于某个位置,很容易导致油缸两端铰接的金属关节轴承被腐蚀,影响油缸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能确保舱口盖更加可靠稳定的工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舱口盖后期维护及油缸更换成本的舱口盖液压油缸。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舱口盖液压油缸,包括缸体、缸底、活塞杆、活塞以及设在缸体前端的导向套,缸底和活塞杆伸出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内设有关节轴承,所述的活塞外周设有孔用密封圈,位于孔用密封圈背面设有能提高孔用密封圈承压力的挡圈,活塞杆伸出端周向套装固定有不锈钢套,所述的关节轴承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说,所述的孔用密封圈为Y形密封圈,孔用密封圈数量为两个,两个孔用密封圈背靠背安装。 为防止关节轴承内部结构与海水接触而受到腐蚀,所述的关节轴承两侧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垫圈。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活塞上采用Y形的孔用密封圈与挡圈结合的结构,能确保在高压工作环境下,孔用密封圈不会产生被挤出的现象;活塞杆伸出端加装不锈钢套,保证了活塞杆既有碳钢的高强度性能,也具备不锈钢的高耐腐蚀能力;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的关节轴承,完全杜绝了关节轴承在高腐蚀环境中出现锈蚀的情况,从而确保了舱口盖更加可靠稳定的工作,降低了舱口盖后期维护及油缸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缸底3.活塞杆4.活塞5.导向套6.连接杆7.关节轴承8.孔用密封圈9.挡圈10.不锈钢套11.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不的一种舱口盖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缸底2、活塞杆3、活塞4以及设在缸体I前端的导向套5,缸底2和活塞杆3伸出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内设有关节轴承7,所述的活塞4外周设有孔用密封圈8,位于孔用密封圈8背面设有能提高孔用密封圈8承压力的挡圈9,活塞杆3伸出端周向套装固定有不锈钢套10,所述的关节轴承7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孔用密封圈8为Y形密封圈,孔用密封圈8数量为两个,两个孔用密封圈8背靠背安装。 所述的关节轴承7两侧开口处安装有密封垫圈11。 通常举升油缸的活塞有两个〃背靠背〃安装的Y形密封圈,其材料为聚氨酯,代表型号有Parker的“B7”,Merkel的“TM21”,其良好的密封性能被众多液压油缸生产厂家所肯定,但在超过30MPa的高压工况中,Y形圈对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挤出间隙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密封圈在高压情况被挤出导致密封失效,我们在Y形圈的背面增加一道挡圈(件8),有了挡圈的保护,Y形圈的抗挤出能力大大提高,能承受最高50MPa的高压脉冲压力,既能满足舱口盖油缸的严苛的内泄漏要求,又能保证舱口盖在风浪冲击时,油缸的高负载冲击情况下能正常工作,从而提高舱口盖的稳定性,可靠性。 2、活塞杆由件5(杆体)和件6(不锈钢套)焊接而成,活塞杆与杆头通过螺纹连接的结构。货船在正常航行过程中,舱口盖都是关闭的,油缸都是处于缩回状态,只有在货船进港的时候才会运作。因此大部分时间油缸都处于缩回状态,活塞杆的前端长期暴露在海洋空气中。现阶段常用的活塞杆材料都是采用普通碳钢,表面施加镀层,但是这种完全用碳钢做活塞杆的形式并不能满足长期在海洋环境中工作,特别是长期暴露在海洋环境中的活塞杆前端部分很快就会被腐蚀。本技术舱口盖油缸在活塞杆前端焊接一段不锈钢套,这样既不影响活塞杆的强度,又保证了活塞杆的耐腐蚀能力,提高油缸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省去整体使用不锈钢的高额成本。 3、油缸两端的关节轴承由件10 (关节轴承)和件9 (密封垫圈组成)。传统的结构都是采用金属的关节轴承,而且两端都没有密封保护,在舱口盖长期不工作而且处于海洋环境下,金属关节轴承与轴承内孔很容易被海风、海水腐蚀,影响油缸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舱口盖油缸关节轴承采用一种新型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免去了轴承被腐蚀之忧,而且在轴承两端有带金属骨架的密封垫保护,进一步避免了轴承内部结构、销轴与海水接触。在这种新型结构的双重保护下,确保舱口盖油缸的高耐腐蚀性与高寿命。 本技术在活塞上采用Y形的孔用密封圈与挡圈结合的结构,能确保在高压工作环境下,孔用密封圈不会产生被挤出的现象;活塞杆伸出端加装不锈钢套,保证了活塞杆既有碳钢的高强度性能,也具备不锈钢的高耐腐蚀能力;采用非金属材质制作的关节轴承,完全杜绝了关节轴承在高腐蚀环境中出现锈蚀的情况,从而确保了舱口盖更加可靠稳定的工作,降低了舱口盖后期维护及油缸更换成本。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口盖液压油缸,包括缸体(I)、缸底(2)、活塞杆(3)、活塞(4)以及设在缸体(I)前端的导向套(5),缸底⑵和活塞杆(3)伸出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内设有关节轴承(7),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4)外周设有孔用密封圈(8),位于孔用密封圈(8)背面设有能提高孔用密封圈⑶承压力的挡圈(9),活塞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平,邱永宁,韩月环,廖为,师俊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