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友善专利>正文

一种有内胎轮胎的护圈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53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内胎轮胎的护圈垫,包括: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断面两侧外轮廓曲线分别与轮辋轮廓、轮胎胎圈外轮廓曲线相一致,顶部轮廓曲线由其两端通过半径为3~5mm的倒角弧与两侧曲线相连接的一直线段构成,该直线段与轴线夹角在55~65°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安装在标准轮辋与全钢丝子午线有内胎轮胎之间的环形圈,环形圈表面与轮辋、充气轮胎胎圈表面紧密贴合;环形圈实体的外径略大于胎体反包端头直径,其作用是把轮辋对轮胎胎圈的支撑点高度有效提高,从低于胎体反包端头增高到高于胎体反包端头的位置,其结果是大幅度降低了轮胎在使用中胎圈部胎体反包端头附近区域的曲饶幅度,使胎体反包端点头的应力不再高度集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钢丝子午线有内胎轮胎与标准轮辋之间加装的具有保护轮胎胎圈的护圈环垫。
技术介绍
全钢丝子午线轻载轮胎和载重轮胎的规格品种很多,可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大类,分别对应于有内胎轮辋轮廓和无内胎轮辋轮廓。有内胎轮胎的轮辋一般是可拆卸的,无内胎的轮辋为整体式的。轮胎胎圈里有钢丝圈。胎体帘布端部从内侧包过钢丝圈形成一个反包端头。反包端头一般高于钢丝圈顶面,进入胎圈曲绕区域,形成应力集中区。对于全钢丝子午线轮胎而言,反包端头在使用中,因反复曲绕极易脱空,造成轮胎早期质损。这种反包端头形成的结构缺陷,长期以来都被列为轮胎技术攻关的课题。一般情况,采用最多的解决措施都是加强胎圈部设计增加胎圈厚度以增强弯曲刚度,降低反包端头区域应力应变;布置纤维帘布增强反包端点保护。这些措施对于不同的规格品种还必须通过大量的方案试验筛选才能找到比较有效的措施。其结果往往是材料浪费、成本上升、效果不佳。目前车辆所使用的各类轮辋的轮缘高度均低于轮胎胎体反包端点和钢丝圈包布层的端点,在实际使用中,在胎圈部,尤其在全钢子午胎胎圈部发生周期性循环曲饶,轮胎胎体反包端点和钢丝包布层端点因应力集中经常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内胎轮胎的护圈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断面两侧外轮廓曲线分别与轮辋轮廓、轮胎胎圈外轮廓曲线相一致,顶部轮廓曲线由其两端通过半径为3~5mm?的倒角弧与两侧曲线相连接的一直线段构成,该直线段与轴线夹角在55~65°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善
申请(专利权)人:王友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