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带缝隙内衬的无内胎轮胎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3056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内胎轮胎,适用于用充气气体进行充气,所述轮胎包括:胎冠(25),所述胎冠包括由胎面(40)从顶部覆盖的胎冠增强件(80、90);使得所述胎冠径向向内延伸的两个侧壁(30);在所述侧壁的径向内侧的两个胎圈(20),每个胎圈都包括一个环状增强结构(70);锚定在每个胎圈中的胎体增强件(60);不可渗透充气气体、并且覆盖所述轮胎的内表面的内衬(50);其中,在所述轮胎的每个侧壁中,所述内衬包括至少一个缝隙(200),所述缝隙在径向位于以下两处之间:径向最外的环状增强结构,以及当所述轮胎安装至轮辋并充气至其操作压力时,所述胎体增强件具有其最大轴向宽度处的半径RE;所述缝隙具有介于0.5和5mm之间的最大径向高度HR,并且在所述轮胎的圆周的至少一半上延伸。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轮胎的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内胎轮胎,更特别地涉及内衬,所述内衬对于对这些轮胎进行充气 的气体而言是不透气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制造这些轮胎的工艺。
技术介绍
设计为通过充气气体进行充气的无内胎轮胎大多数都包括“内衬”,也就是说覆盖 轮胎的内表面的不可渗透充气气体的橡胶混配物(rubber compound)。最通常的情况是,该 内衬由基于丁基的橡胶混配物形成。这些内衬不可渗透充气气体的事实可能会在轮胎制造中产生各种问题。特别是已 经观察到,在制造轮胎的过程中截留的空气可能会在内衬之下积累,特别是在胎圈处以及 侧壁的径向向内的一半处积累,从而在其中形成气泡。这些气泡损害了轮胎的外观,但是气 泡的存在还可能具有轮胎寿命上的后果。具体而言,气泡可能会引起内衬的附着力的损失。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内衬可能会从胎圈以及从侧壁的内部部分脱离,这导致某种程度的 密封损失,并且导致大量空气穿透进入形成轮胎的材料,这可能会缩短轮胎的寿命。附着力 的损失也会是导致客户替换轮胎的一个因素。这就是轮胎制造商在固化之后对轮胎进行检 查以检测气泡存在的原因。如果气泡的数量和/或尺寸过大,那么轮胎会被销毁。已经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来克服这个难题。例如,文献JP 60196331提出借助于 激光束在内衬中烧灼出孔。这些孔使得空气能够在轮胎的制造过程中以及在硫化的第一阶 段中逸出。在硫化过程中这些孔被内衬流动封闭,从而可以在固化之后实现完整无缺的内 衬。文献JP 20052386M描述了另一种方法,其使用了其中具有孔的内衬以及合适的模具。对于形成气泡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在于减小由内衬覆盖的表面面积。特别 地,可以使得胎圈和侧壁的径向最内部分并不被覆盖内衬。已经出于减轻轮胎重量的目的 而开发了这种类型的轮胎,但是它们还具有受到气泡形成的影响较少的优点。例如,根据文 献JP4090902和EP 1 228 900,这样的轮胎是已知的。然而,这样的轮胎也有缺点。特别已经注意到,由内衬覆盖的表面面积的减小导致 轮胎产生的噪音增大,特别是在空腔谐振模频率(cavity mode frequency)范围。因此,使 用这样的轮胎增大了轮胎所安装的车辆的车体振动,并且降低了使用者的听觉舒适性。此 外,由内衬覆盖的表面面积的减小导致充气压力随时间流逝的损失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无内胎轮胎,其制造不大容易在轮胎的内衬和相邻部分 之间形成气泡,从而该轮胎具有更长的寿命,同时能够使得充气压力的损失最小化。该目的是通过一种无内胎轮胎实现的,所述轮胎设计为用充气气体进行充气,所 述轮胎包括-胎冠,所述胎冠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由胎面从顶部覆盖;-两个侧壁,所述侧壁使得所述胎冠径向向内延伸;-两个胎圈,所述胎圈在所述侧壁的径向内侧,每个胎圈都包括至少一个环状增强 结构;-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锚定在每个胎圈中;-内衬,所述内衬不可渗透充气气体,并且覆盖所述轮胎的内表面。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轮胎的每个侧壁中,所述内衬包括至少一个缝隙,所 述缝隙在径向位于以下两处之间-径向最外的环状增强结构,以及-当所述轮胎安装至轮辋并充气至其工作压力时,所述胎体增强件具有其最大轴 向宽度处的半径。所述缝隙具有介于0. 5和5mm之间的最大径向高度,优选地介于1. 5和2. 5mm之 间,并且所述缝隙在所述轮胎的圆周的至少一半(180° )上延伸。已经注意到,这样的轮胎非常显著减少了其制造过程中气泡的形成,因为在轮胎 的内衬和相邻部分之间积累的空气通过设置在内衬中的缝隙逸出。与减小由内衬所覆盖的 表面面积的轮胎比较,充气压力的损失显著降低了。此外,噪音测量已经可以确定,与内衬 并不覆盖胎圈和侧壁的径向内部部分的相当的轮胎比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产生更小的噪曰°根据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缝隙在所述轮胎的圆周的至少四分之三上(换言之,在 270°上)延伸。这样的缝隙可以几乎在整个圆周上排出空气。封闭空气的剩余部分的扩 散路径足够短,从而使得空气能够在短时间(通常为几分钟的量级)内排出。因此,单个缝 隙就足以排出所有的封闭空气。更加优选地,所述缝隙在轮胎的整个圆周上延伸,从而使得所有的封闭空气容易 地排出,无需利用这种空气朝向缝隙在圆周方向上的扩散(这种扩散不是即时的)。根据特别的实施方案,所述缝隙的径向高度在其末端趋向于零从而所述缝隙为 月牙形。根据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缝隙是连续的。具体而言,如果所述缝隙是不间断的, 那么排出空气的能力达到最大。根据可选实施方案,所述缝隙包括在所述内衬中的一列孔。在需要提供在轮胎的 整个圆周上延伸的缝隙时,该实施方案可能是特别有利的。如果所述缝隙是连续的,那么在 制造过程中,必须处理内衬的三个部分。如果所述缝隙由一列孔(包括小缝隙)组成,也就 是说如果所述内衬仅仅被穿孔,则可以将其放置在单件上,从而使其处理变得更加容易。本方面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制造轮胎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将橡胶混配物 的条带放置在刚性芯体上而生产轮胎的内衬,所述橡胶混配物对于用于对轮胎进行充气的 气体而言是不透气的,所述刚性芯体围绕轴线以角速度ω旋转。宽度为L的条带是借助于 条带放置工具而放置在所述刚性芯体上的,在放置操作的过程中,所述放置工具以移动速 度V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刚性芯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对角速度ω和移动速度V进 行选择,从而使得在所述刚性芯体的一转的末尾处所放置的条带的部分与在所述刚性芯体 的同一转的起点处所放置的条带的部分接触但不重叠,或者它们之间的接触也包括重叠。特别地,如果满足以下关系就是上述情况 JV(t)-dt < L (1) 0其中T为刚性芯体完成完整的一转所用去的时间。这个关系的等式部分会形成没 有重叠的接触,而不等式部分会形成具有重叠的接触。在垂直于放置两个部分的表面的方 向上,如果一个部分的局部叠置在另一部分的局部上,则称这两个部分被称为重叠。在将内衬的一部分放置在径向位于以下两处之间的过程中-在轮胎制造工艺完成之后,径向最外环状增强结构将会处于的径向位置,以及-当轮胎制造工艺完成之后轮胎安装在轮辋上并充气至其工作压力时,胎体增强 件将会具有其最大轴向宽度处的径向高度,所述条带放置工具的移动速度和/或所述刚性芯体的旋转速度被暂时(也就是说 在一定时间内)改变,以便满足如下不等式TJV(t)-dt > L ⑵ ο从而使得所述刚性芯体的一部分不被条带覆盖。这就产生了一种包括月牙形连续缝隙的轮胎。这种工艺的优点在于,其使得通过 对现有工艺进行简单修改而获得轮胎成为可能,而不需要处理带缝隙或者穿孔的内衬帘布层。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图2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的立体局部视图。图3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的一部分的径向截面。图4和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的制造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图6至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由于在内衬之下存在空气气泡而产生的内衬的附着力 损失。图9示意性地描述了轮胎的一部分的径向截面,其可以克服在内衬和胎圈区域中 轮胎的相邻部分之间形成气泡的问题。图10示意性地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轮胎的一部分的径向截面。图11至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可能的缝隙几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内胎轮胎,适用于用充气气体进行充气,所述轮胎包括:胎冠(25),所述胎冠包括胎冠增强件(80、90),所述胎冠增强件由胎面(40)从顶部覆盖;两个侧壁(30),所述侧壁使得所述胎冠径向向内延伸;两个胎圈(20),所述胎圈在所述侧壁的径向内侧,每个胎圈都包括至少一个环状增强结构(70);胎体增强件(60),所述胎体增强件锚定在每个胎圈中;以及内衬(50),所述内衬不可渗透充气气体,并且覆盖所述轮胎的内表面;其中,在所述轮胎的每个侧壁中,所述内衬包括至少一个缝隙(200),所述缝隙在径向位于以下两处之间:(i)径向最外的环状增强结构,以及(ii)当所述轮胎安装至轮辋并充气至其操作压力时,所述胎体增强件具有其最大轴向宽度处的半径RE;并且其中所述缝隙具有介于0.5和5mm之间的最大径向高度HR,并且所述缝隙在所述轮胎的圆周的至少一半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博格朗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