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把手主体和基座板的车门的外把手装置,所述把手主体配置在车门所具备的外面板的外侧并具有把持部,所述基座板供该把手主体卡合,并固定于所述外面板的内表面。
技术介绍
由专利文献I已知下述这样的外把手装置利用一对螺栓将包括把手主体的把手组件紧固于基座部件,该把手主体具有把持部,该基座部件配置在门所具备的外面板的内侦牝由此,将所述把手组件组装至门上。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 - 277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可是,用电动来切换门的锁定和解锁状态的车辆在近年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车辆中,由于无需将与外把手装置的把手主体的转动操作相对应的操作力向门锁定装置侧传递,因此,将把手主体固定于门即可。如果将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应用于这样的把手主体的相对于门的固定结构,并利用一对螺栓将把手主体紧固于在外面板的内侧配置的基座部件,则需要一边用手支承配置于外面板的外侧的把手主体以免该把手主体落下,一边进行螺栓的紧固作业,因此组装作业变得麻烦,而且,由于需要两根螺栓,因此使得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数增加。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5 JP 2010-0942371.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具备把手主体(16)和基座板(17A、17B、17C),所述把手主体(16)配置在车门(D)所具备的外面板(15)的外侧,并且所述把手主体(16)具有把持部(16a),所述基座板(17A、17B、17C)供该把手主体(16)卡合,并且所述基座板(17A、17B、17C)固定于所述外面板(15)的内表面, 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面板(15)设有卡定孔(45)和贯插孔(46), 所述卡定孔(45)供第I螺栓(26)或第2螺栓(49)贯插并卡合,所述第I螺栓(26)具有扩径头部(26a)并螺合于所述把持部(16a)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所述第2螺栓(49)保持着将基端部嵌设于所述把持部(16a)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并使螺母(50)螺合于末端侧的状态, 所述贯插孔(46)供伸入部(20a)贯插,所述伸入部(20a)设置于所述把持部(16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所述伸入部(20a)伸入到所述外面板(15)内,并且,在所述伸入部(20a)的外周设有卡定槽(32), 能够以使第I螺栓(26)或第2螺栓(49)卡合于所述卡定孔(45)并使所述伸入部(20a)贯插于所述贯插孔(46)的方式将所述把手主体(16)临时组装至所述外面板(15), 在所述基座板(17A 17C)以在该基座板(17A 17C)的侧缘开口的方式设有第I卡合凹部(43A、43B、43C)和第2卡合凹部(44), 所述第I卡合凹部(43A、43B、43C)以能够使所述基座板(17A 17C)的一端部卡合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