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手动缓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804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基础制动装置,其中,手动缓解装置的停放缸连接在制动缸上,所述停放缸连接了两条缓解拉索,所述两条缓解拉索分别安装在车辆的两侧,拉动任意一条缓解拉索,都可以使手动缓解装置的棘轮座和锁闭棘舌分开,使处于无总风停放制动状态的车辆的带停放制动单元的制动缓解。采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实现操作人员只在车辆一侧即可将车辆所有的停放制动全部缓解完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在日常使用时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在紧急情况下更能保障车辆安全、提高营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装置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制动领域,特别是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手动缓解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车辆的基础制动装置常见的形式有通过压紧踏面以获得制动力的踏面制动单元和通过夹紧制动盘以获得制动力的制动夹钳单元。其常用制动的施加和缓解通常利用压缩空气实现当充入压缩空气时施加常用制动;当排出压缩空气时缓解常用制动。为保证车辆在无风条件下的停放要求(例如夜间车库内停放,车辆空压机不工作,车辆无风压),基础制动装置通常设计有停放制动机构,停放制动机构通常包含弹簧储能机构,由弹 簧提供车辆停放时所需的制动力。停放制动的施加和缓解可利用压缩空气实现当排出压缩空气时施加停放制动;当充入压缩空气时缓解停放制动。由于停放制动是在排出压缩空气时施加,所以在车辆无风条件下,车辆是带有停放制动力的,为保证车辆可在无风条件下被拖动,基础制动装置的停放制动机构带有快速手动缓解装置,在无风条件下拉动该手动缓解装置,可缓解停放制动。现有技术和产品中,参见图I,为现有车辆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及快速手动缓解拉索安装示意图,通常在车辆的两侧分别设置制动单元Cl和C2,以及与制动单元对应的带停放制动单元Dl和D2,在停放制动状态,在车辆的一侧拉动拉索SI可以使手动缓解装置将带停放制动单元Dl的停放制动缓解,在车辆的另一侧拉动拉索S2可以使手动缓解装置将带停放制动单元D2的停放制动缓解。由于只能从车辆的单侧操作拉索使手动缓解装置将停放制动缓解,而带停放的基础制动装置在车辆两侧均有布置,所以要将车辆的停放制动全部缓解完毕需在车辆两侧分别操作一遍,这样的手动缓解装置不仅在日常使用时操作不便利,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快速缓解制动,对轨道行车安全可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手动缓解装置,能够在车辆的一侧即可将车辆所有的停放制动全部缓解完毕,提高操作便利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停放缸和制动缸,其中,制动螺杆,螺连接在制动螺杆上的锥形螺母,锥形螺母下的弹簧制动勾贝,棘轮座和主弹簧位于所述制动缸中,其中,所述主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停放缸连接,下端与所述弹簧制动勾贝连接;所述制动螺杆的下端穿过锥形螺母和弹簧制动勾贝伸出所述停放缸,并与所述制动缸连接;其中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棘轮座的两条手动缓解拉索,所述两条缓解拉索分别安装在车辆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轨道交通基础制动的手动缓解装置,由于在手动缓解装置上连接了两条缓解拉索,所述两条缓解拉索分别安装在车辆的两侧,这两条缓解拉索均可以将带停放制动单元的制动缓解。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实现操作人员只在车辆一侧即可将车辆所有的停放制动全部缓解完毕,本技术不仅在日常使用时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在紧急情况下更能保障安全、提高营救效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适用于轴装制动盘、轮装制动盘和踏面制动的制动型式的基础制动装置,例如高速机车、客车、动车组、轻轨车辆、地铁车辆及工程车辆坐寸ο附图说明通过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 图I是现有车辆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及快速手动缓解拉索安装示意图;图2-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制动装置的停放制动机构停放缸缓解位、制动位及手动缓解位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础制动装置的手动缓解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及手动缓解拉索安装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缓解拉索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含手动缓解拉索的手动缓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手缓解移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头螺钉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手缓解导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车辆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及快速手动缓解拉索安装结构由于只能从车辆的单侧操作拉索使手动缓解装置将停放制动缓解,而带停放的基础制动装置在车辆两侧均有布置,所以要将车辆的停放制动全部缓解完毕需在车辆两侧分别操作一遍,这样的手动缓解装置不仅在日常使用时操作不便利,在紧急情况下不能快速缓解制动,对轨道行车安全可能造成影响。为了提高车辆制动缓解的操作便利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参考图2至图4。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制动装置具有三种位置,即缓解位、制动位及手动缓解位。其中,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正常行车时停放缓解的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停放制动施加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停放被手动快速缓解时的状态的示意图。参见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停放缸和制动缸。制动螺杆T8、锥形螺母T9、弹簧制动勾贝Tl、棘轮座T7和主弹簧T2位于所述制动缸中,其中锥形螺母T9螺连接在制动螺杆T8上,而弹簧制动勾贝Tl位于锥形螺母T9下方,棘轮座T7位于锥形螺母T9的上方。碟簧TlO位于锥形螺母T9的下方。锥形座T3用于压住锥形螺母T9。主弹簧T2的上端在所述停放缸上,下端与弹簧制动勾贝Tl连接;所述制动螺杆T8的下端穿过锥形螺母T9和弹簧制动勾贝Tl伸出所述停放缸,并与所述制 动缸内的活塞H2连接。如图2所示,车辆正常运行时,停放缸均处于缓解位置。停放缸处于缓解位时,弹簧制动勾贝Tl在总风压力下,压缩停放缸内主弹簧T2,使停放缸处于缓解状态。S卩,总风以大约600kPa的压力托住弹簧制动勾贝Tl克服了主弹簧T2的巨大弹簧力,使制动螺杆T8处在缩回状态。制动螺杆T8缩回即为停放缓解,此时制动缸复原弹簧Hl支撑活塞H2处于缓解位置。参见图3,当车辆主动排空停放制动风压或车辆无风时,总风消失,主弹簧T2的巨大弹簧力失去总风托力,在停放缸中弹簧制动主弹簧T2作用下,弹簧制动勾贝Tl和制动螺杆T8向下移动。弹簧制动勾贝Tl遇到制动缸后停止,而制动螺杆T8则向下伸出,压下制动缸内活塞H2,并使得所述活塞复原弹簧Hl在的压力下被压缩,使之产生制动力。该制动力传递至制动盘,实现机车、车辆静止停车。参考图4,即在图3状态时拉动手动缓解拉索,棘轮座7脱开,制动螺杆T8缩回。制动螺杆T8缩回即为停放缓解状态。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础制动装置的手动缓解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4和图5,复原弹簧T5套于制动螺杆T8外,止动芯轴T4棘轮座T7与主弹簧T2之间,和用于手动操作的锁闭棘舌T6位于棘轮座T7之外,并限制棘轮座T7的旋转。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手动缓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停放缸和制动缸,其中,制动螺杆,连接在制动螺杆上的锥形螺母,锥形螺母下的弹簧制动勾贝,棘轮座和主弹簧位于所述制动缸中,其中,所述主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停放缸连接,下端与所述弹簧制动勾贝连接;所述制动螺杆的下端穿过锥形螺母和弹簧制动勾贝伸出所述停放缸,并与所述制动缸连接;其中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棘轮座的多个手动缓解拉索,所述多个缓解拉索中至少2个分别安装在车辆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远李爱群韩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