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5039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的中继阀,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该中继阀内设置有在阀腔中预设范围内做定向移动的膜板和鞲鞴,所述的膜板和鞲鞴两侧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至少两个压力腔,所有所述压力腔分别通过至少与一条压力通道连通,所述的中继阀还包括缓解机构,该缓解机构与所述鞲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制动过程中纵向冲力小,缩短制动距离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用于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该中继阀反应迅速、控制精确、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的中继阀,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
技术介绍
传统中继阀由双阀口式中继阀、总风遮断阀和管座3部分组成,如图I所示。双阀口中继阀主要由鞲鞴、膜板、排气阀、排气阀弹簧、供气阀、供气阀弹簧、阀座、顶杆、过充柱塞、阀体及阀盖等组成。双阀口式中继阀的作用是直接控制列车管的充气和排气,其膜板和鞲鞴的左侧为中均室,与自动制动阀的中均管相通,膜板和鞲鞴的右侧与列车管相通。中继阀膜板和鞲鞴是根据两侧的压力差而动作,并通过顶杆与供气阀或排气阀联动。供气阀室经总风遮断阀与总风缸相通,排气阀室与大气相通,两阀座的中间与列车管相通。为了提高 列车管初充气和再充气的速度,在中继阀盖内设有一个过允柱塞,它的左侧与自动制动阀的过充管及过充风缸相通,其右侧通中均室,柱塞的中部经中继阀盖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以减少过充柱塞右移时的阻力。总风遮断阀是专为开启或关闭总风缸向列车管供气的通路而设的,它受客、货车转换阀和自动制动阀缓解柱塞阀的控制。管座是双阀口中继阀和总风遮断阀的连接体,用于沟通中继阀与外部总风、列车管过充管和中均管等,并将中继阀安装于车体上。下述的专利技术中同样公开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中继阀的具体结构。例如,公开号为201544951U,名称为“中继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使用在动车组上的中继阀,阀体的下腔有鞲鞴,阀体的中部有阀座,鞲鞴向上连接阀杆,阀杆穿过阀座中间孔,阀杆上部外有弹簧,弹簧上端有螺盖,螺盖装在阀体的上端,阀体有上腔和下腔,阀体在阀杆中部周围,下腔在鞲鞴的上方,上腔连接列车管,下腔连接制动管,4的下方连接均衡风缸管,螺盖上有防尘盖。本专利技术特点中继阀用于动车组车辆制动系统的备用制动控制模块,可按控制压力的大小进行流量放大控制。如图I中显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中继阀结构示意图,该图中显示的中继阀是现有技术中的传统中继阀,该中继阀是自动制动阀的执行机构,它接受自动制动阀的操纵,根据均衡风缸的压力变化而动作,是直接控制列车管的充气或排气的部件。应用此中继阀的制动系统为传统的列车管减压制动方式,这种制动方式的制动指令是通过列车管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来传递,所以列车中前后车辆制动施加的步骤不可能完全一致,也就导致了纵向冲动,引起了极大的车钩力,对于大编组的列车而言,这种冲动更大,易造成断钩事故;如果用于客车,会严重影响旅客的舒适性甚至安全;另一方面,由于压力波的速度有限,会导致空走时间加长,从而延长了制动距离,尤其对于高速列车而言,传统的减压制动方式及相匹配的中继阀已不能满足运营要求。随着制动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制动控制技术已转型为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地减少制动距离、减少冲动的发生、提高旅客的舒适性。新型的制动控制技术对中继阀的结构设计、性能指标、安全可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中继阀已经很难适用这种反应迅速、控制精确的控制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的一种实现制动过程中纵向冲力小,缩短制动距离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用于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该中继阀反应迅速、控制精确、安全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该中继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腔,该中继阀内设置有在阀腔中预设范围内做定向移动的膜板和鞲鞴,所述的膜板和鞲鞴两侧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至少两个压力腔,所有所述压力腔分别与至少与一条压力通道连通,所述的中继阀还包括缓解机构,该缓解机构与所述鞲鞴连接。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该中继阀能够实现压力的传递,达到本技术中控制制动压力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的膜板和鞲鞴两侧设置有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所述的第 一压力腔与预控压力通道一端可控连通,所述的第二压力腔与制动缸压力通道一端常通且与总风压力通道一端以及排风通道一端分别可控导通。所述的制动缸压力通道另一端与制动缸导通,所述的总风压力通道另一端与风源导通,所述的排风通道另一端与大气导通。该具体的连接结构实现了传递比为I:I的精确控制。另外,所述的鞲鞴与所述阀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鞲鞴分隔其两侧压力腔的膜板,所述的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被所述的膜板密封隔离。膜板被嵌装在所述的鞲鞴体内。在另一方面,所述的缓解机构包括设置在阀腔内的阀导向杆,该阀导向杆通过设置在其上弹簧的作用力压合在所述进风阀阀座上控制所述总风压力通道的开闭。所述的缓解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的阀导向杆连接排风阀阀座,所述的排风阀阀座控制所述的排风通道的开闭。所述的阀导向杆与所述的排风阀阀座具有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中的空腔形成所述的排风通道并与设置在所述阀体上的排风口导通。为了满足整个中继阀的气密性,在所述的阀导向杆与所述的进风阀阀座之间的密封,或者所述的鞲鞴与所述的阀导向杆连接排风阀阀座之间的密封,均通过橡胶密封件进行。而在整体安装过程中,所述的阀体既可以设置在气路板上,所述气路板对应不同的压力通道均设置有接口 ;还可以设置在专用管座上,所述管座对应不同的压力通道设置有接口。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制动过程中纵向冲力小,缩短制动距离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用于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该中继阀反应迅速、控制精确、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中显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中继阀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中显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代表的组件名称说明如下IK形圈2K形圈3弹簧 4阀导向杆5阀体6进风阀阀座7缩堵 8鞲鞴9K形圈10膜板11连接件 12连接辅件13排风阀阀座14缩堵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实现制动过程中纵向冲力小,缩短制动距离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用于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该中继阀反应迅速、控制精确、安全可靠。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中显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2中显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显示的中继阀包括阀体5以及设置在阀体5内的阀腔,该中继阀内设置有在阀腔中预设范围内做定向移动的膜板10和鞲鞴8,所述的膜板10和鞲鞴8两侧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至少两个压力腔,所有所述压力腔分别与一条压力通道连通,所述的中继阀还包括缓解机构,该缓解机构与所述鞲鞴8连接。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该中继阀能够实现压力的传递,达到本技术中控制制动压力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的膜板10和鞲鞴8两侧设置有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所述的第一压力腔与预控压力通道一端可控连通,所述的第二压力腔与制动缸压力通道一端常 通且与总风压力通道一端以及排风通道一端分别可控导通。所述的制动缸压力通道另一端与制动缸导通,所述的总风压力通道另一端与风源导通,所述的排风通道另一端与大气导通。该具体的连接结构实现了传递比为I : I的精确控制。另外,所述的鞲鞴8与所述阀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鞲鞴8分隔其两侧压力腔的膜板10,所述的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被所述的膜板10密封隔离。该膜板10被嵌装在所述的鞲鞴8体内。在另一方面,所述的缓解机构包括设置在阀腔内的阀导向杆4,该阀导向杆4通过设置在其上弹簧3的作用力压合在所述进风阀阀座6上控制所述总风压力通道的开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该中继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腔,其特征在于,该中继阀内设置有在阀腔中根据其两侧压力在预设范围内做定向移动的膜板和鞲鞴,所述的膜板和鞲鞴两侧设置有相互隔离的至少两个压力腔,所有所述压力腔分别与至少一条压力通道连通,所述的中继阀还包括缓解机构,该缓解机构与所述鞲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板和鞲鞴两侧设置有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所述的第一压力腔与预控压力通道一端可控连通,所述的第二压力腔与制动缸压力通道一端常通且与总风压力通道一端以及排风通道一端分别可控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缸压力通道另一端与制动缸导通,所述的总风压力通道另一端与风源导通,所述的排风通道另一端与大气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中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鞲鞴与所述阀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所述鞲鞴分隔其两侧压力腔的膜板,所述的第一压力腔以及第二压力腔被所述的膜板密封隔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君孙栋栋刘鹏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