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003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前照灯,包括凸透镜、安装架、主光源、遮光板以及反射镜,所述凸透镜、反射镜依次对齐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镜所述反射镜安装在所述主光源上,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凸透镜和主光源之间的安装架上,所述主光源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遮光板照射在所述凸透镜上,车用前照灯还包括补光碗和补光源,所述补光源对齐安装在所述主光源远离凸透镜一侧的安装架上,所述补光碗表面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可将所述补光源发出的光线沿凸透镜方向反射,通过补光源和主光源的光线叠加,使LED灯发出的光比一般的LED前灯更亮,可以照到更远的距离,增加行车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前照灯
技术介绍
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汽车已如手机一样普及,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前照灯在汽车领域中是一种很重要的零部件,前灯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很多新型技术开始运用到前灯上来,在信号灯上LED光源的 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但在远、近光的光源中使用LED目前仍然是一项技术难题,由于LED光源的特性,以及前灯工作时的恶劣环镜,使得LED作为前照灯的光源亮度不好,照射距离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车用前照灯使用LED作为光源亮度不高、照射距离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LED作为光源,亮度高、照射距离远的车用前照灯。I、一种车用前照灯,包括凸透镜、安装架、主光源、遮光板以及反射镜(5),所述凸透镜、反射镜依次对齐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反射镜安装在所述主光源上,以及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凸透镜和主光源之间的安装架上,所述主光源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遮光板和所述凸透镜的配合折射出明暗相交的条纹,所述车用前照灯还包括补光碗和补光源,所述补光源安装在所述主光源远离凸透镜一侧的安装架上,所述补光碗表面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可将所述补光源(6)发出的光线沿凸透镜方向反射。进一步地,所述补光碗的反射方向与所述反射镜的反射方向平行。进一步地,所述主光源和补光源的照射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主光源有三个,所述主光源位于同一劣弧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凸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平凸透镜的平面一侧朝向所述主光源。进一步地,所述车用前照灯还包括用于主光源和补光源散热的散热模组,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散热模组上,所述主光源及补光源安装在散热模组上。进一步地,所述车用前照灯还包括用于实时检测散热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模组上。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组包括用于散热的条形散热筋和用于给条形散热筋降温的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散条形散热筋上。进一步地,所述主光源、补光源及补光碗均抵靠在所述条形散热筋上。进一步地,所述主光源和补光源为LED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前照灯,包括凸透镜、安装架、主光源、遮光板以及反射镜,所述凸透镜、反射镜依次对齐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反射镜安装在所述主光源上,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凸透镜和主光源之间的安装架上,所述主光源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遮光板照射在所述凸透镜上,还包括补光碗和补光源,所述补光源对齐安装在所述主光源远离凸透镜一侧的安装架上,所述补光碗表面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可将所述补光源发出的光线沿凸透镜方向反射,通过补光源和主光源的光线叠加,使LED灯发出的光比一般的LED前灯更亮,可以照到更远的距离,增加行车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车用前照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用前照灯的一种实施例的主光源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用前照灯的一种实施例的补光源的原理示意图。其中1.凸透镜;2.安装架;3.主光源;4.遮光板;5.反射镜;6.补光源;7.温度传感器;8.补光碗;9.散热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一种车用前照灯,包括凸透镜I、安装架2、主光源3、遮光板4以及反射镜5,所述凸透镜I、反射镜5依次对齐固定在所述安装架2上,所述反射镜5安装在所述主光源3镜上,所述遮光板4位于所述凸透镜I和主光源3之间的安装架2上,所述主光源3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遮光板4照射在所述凸透镜I上,车用前照灯还包括补光碗8和补光源6,所述补光源6安装在所述主光源3远离凸透镜I 一侧的安装架2上,所述补光碗8表面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可将所述补光源6发出的光线沿凸透镜I方向反射。为了使得补光源6发出的光线经过经过反射后能与主光源3的光线叠加,增大亮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光碗8的反射方向与所述反射镜5的反射方向平行,所述主光源3和补光源6的照射方向垂直,补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补光碗8的反射作用,使得反射后补光源6光线与经过折射的主光源3光线平行,这样补光源6和主光源3光线叠加,亮度增加。所述主光源3和补光源6为LED灯,所述主光源3有三个,所述主光源3位于同一劣弧上间隔设置,所述凸透镜I、主光源3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中,主光源3为5W的LED灯,所述补光源6为IOW的LED灯。所述凸透镜I为现有技术中凸透镜1,用于汇聚光线,将发散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平行射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为平凸透镜,平凸透镜为一种包括一个凸面和一个平面的透镜,所述平凸透镜的平面一侧朝向所述主光源3。所述车用前照灯还包括用于主光源3和补光源6散热的散热模组9,所述安装架2固定在所述散热模组9上,所述主光源3及补光源6安装在散热模组9上。为了防止散热模组的温度过高,所述车用前照灯还包括用于实时检测散热模组9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安装在散热模组9上,所述散热模组9上设有条形散热筋,所述主光源3、补光源6及补光碗8均抵靠在所述散热模组上。所述散热模组9上还设有用于降温的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模组9的散热片上,通过风扇对散热模组9持续散热。所述遮光板4为条形板,可以阻挡部分LED光线,经过凸透镜I的折射后,形成明暗交替的条纹。所述反射镜5为近似碗型,可以将中心的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结合图2所示,主光源3明暗截止线实现原理LED灯LI发出的光线11,LED灯L2发出的光线12、13,LED灯L3发出的光线14通过遮光板4遮挡,再通过透镜的折射,将遮光板4的像呈在透镜的另一侧,形成了遮光板4的像的区域为暗区,例外的区域为亮区。结合图3所示,补光源6补光原理LED灯L5发出的光线通过补光碗8的反射,直射向前方,如光线15、16、17,形成一个明显的光型分布区域。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用前照灯是这样工作的采用3颗5W的LED灯发出的光线经过近光反光碗反射后,在遮光板4处聚焦,然后经过透镜折射后,形成具有清晰明暗截止线的光型,以满足标准对光型的要求,再通过I颗IOW的LED灯发出的光线经过近光补光碗8的反射后,直接照射到前方与由3颗5W的LED灯行成的光型进行叠加,使LED灯发出的光比一般的LED前灯更亮,可以照到更远的距离,增加行车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前照灯,包括凸透镜(I)、安装架(2)、主光源(3)、遮光板(4)以及反射镜(5),所述凸透镜(I)、反射镜(5)依次对齐固定在所述安装架(2)上,所述反射镜(5)安装在所述主光源(3)上,以及所述遮光板(4)位于所述凸透镜(I)和主光源(3)之间的安装架(2)上,所述主光源(3)发出的光线可通过遮光板(4)和所述凸透镜(I)的配合折射出明暗相交的条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前照灯还包括补光碗(8)和补光源(6),所述补光源(6)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向顾卫东陆惠杰曾荣李得学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