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制动踏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595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制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制动踏板踏板臂与助力器推杆间多增加了两根连杆:二力杆和摆杆,二力杆与摆杆间通过第三销轴连接,二力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踏板臂连接,摆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助力器U型叉连接,U型叉底部带有螺纹。当驾驶员踩下踏板片时,二力杆和摆杆的相互作用加剧制动踏板在工作过程中压力角的变化量,从而实现踏板比随踏板行程的变化而变化;在制动踏板支架第二转轴处开一长孔,长孔可设置成直线形长孔、半弧形长孔、折角形长孔,通过调整第二转轴的在长孔中的位置实现踏板比的更改。这种更改不会引起制动踏板部件的重新设计,也不会引起踏板臂的初始位置、踏点的初始位置和制动踏板运动轨迹的变化(即不会影响到制动踏板人机工程点)。最终降低了制动踏板的设计风险,并有利于整车开发周期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制动踏板结构,属于汽车制动踏板结构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广泛使用踏板臂与真空助力器推杆直接连接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是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踏板臂围绕一根转轴旋转,直接推动真空助力器推杆,实现踏板力的传递。这种结构的制动踏板,在工作过程中踏板比基本为一个恒定的值,不能满足踏板比随踏板行程的变化而变化。汽车使用这种结构的制动踏板,如果更改踏板比就需要更改踏板臂的长度或者更改踏板臂上与助力器推杆连接孔的位置,有可能还会更改制动踏板在前围上的安装位置,这不仅会引起制动踏板人机工程点的变化,还要重新更改零部件的生产模具,不利于整车开发周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制动踏板结构,在制动踏板踏板臂与助力器推杆间多增加了两根连杆二力杆和摆杆,加剧制动踏板在工作过程中压力角的变化量,实现踏板比随踏板行程的变化而变化,并实现在不改变制动踏板人机工程点和主要踏板结构的前提下更改制动踏板踏板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制动踏板结构,由踏板片,踏板臂,二力杆,销轴,摆杆,制动踏板支架,真空助力器,助力器推杆,U型叉,推杆长度调整螺母组成,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斌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