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034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元件夹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包括伸缩器、夹持旋转组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器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所述夹持旋转组件设置在支撑座的旁侧,所述夹持旋转组件包括摆杆、可驱动摆杆旋转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摆杆一侧的爪片以及用于固定摆杆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爪片式夹持装置,对工件尺寸大小以及元件的排列位置均不受影响;同时对于趋向薄、软、宽的工件,爪片式夹持装置也能稳定快速的夹持,并且不会破坏工件的形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元件夹持
,尤其涉及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及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件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特别在清洗、除胶渣、电镀等工艺中,电子元件通常被集合在一片金属框架上,形成片状半成品,方便进行加工处理。早期,由于电子元件体积较大,而且金属框架较厚,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片状工件在拾取、放置时一般使用真空吸取方式和手指夹取方式。当前,由于微电子技术及表面黏装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产能大幅提升,片状工件发生很大变化,包括元件封胶面积趋于细小,金属框架材料趋向薄及软,同时为提升产能,每片工件排放更多的电子元件,使工件趋向越来越宽。传统的真空吸取方式,由于封胶面积太小而受到限制;手指夹持方式由于工件趋向薄、软、宽,而出现夹持的稳定性降低和容易造成工件变形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该爪片式夹持装置对工件尺寸大小以及元件的排列位置均不受影响,同时对于趋向薄、软、宽的工件, 爪片式夹持装置也能稳定快速的夹持,并且不会破坏工件的形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器、夹持旋转组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器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所述夹持旋转组件设置在支撑座的旁侧,所述夹持旋转组件包括摆杆、可驱动摆杆旋转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摆杆一侧的爪片以及用于固定摆杆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旋转气缸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旋转气缸连接, 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摆杆连接。其中,所述爪片包括手指和手掌,所述手掌连接在手指上。其中,所述手掌为开设有圆孔的薄板。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导向块、与导向块配合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导向块套设在摆杆上,所述定位块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爪片式夹持装置还包括平板,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设置有“7”字形的凹槽,所述平板与所述凹槽配合。其中,所述爪片式夹持装置还包括弯折连接部,所述弯折连接部的一端与旋转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器、夹持旋转组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开设有通孔,所述伸缩器设置在支撑座的上方,所述夹持旋转组件设置在支撑座的旁侧,所述夹持旋转组件包括摆杆、可驱动摆杆旋转的动力装置、设置在摆杆一侧的爪片以及用于固定摆杆的固定装置。本技术所述的爪片式夹持装置,对工件尺寸大小以及元件的排列位置均不受影响;同时对于趋向薄、软、宽的工件,爪片式夹持装置也能稳定快速的夹持,并且不会破坏工件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准备抓取工件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准备抓取工件时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准备抓取工件时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抓取工件时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抓取工件时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抓取工件时的后视图。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一伸缩器 2—夹持旋转组件3—支撑座 4一通孔5—平板 6—弯折连接部23—爪片 24—固定装置231—手指 232—手掌杆摆11222—动力装置221—旋转气缸222—联轴器 241—导向块 242—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包括伸缩器1、夹持旋转组件2和支撑座 3,所述支撑座3开设有通孔4,所述伸缩器1设置在支撑座3的上方,所述夹持旋转组件2 设置在支撑座3的旁侧,所述夹持旋转组件2包括摆杆21、可驱动摆杆21旋转的动力装置 22、设置在摆杆21 —侧的爪片23以及用于固定摆杆21的固定装置对。所述支撑座3上开设有通孔4,可以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技术中,伸缩器1可控制夹持旋转组件2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当爪片式夹持装置需要夹持工件时,伸缩器1将夹持旋转组件2下降,当夹持旋转组件2接触到工件并夹持成功后,伸缩器1可将夹持旋转组件2升起,从而达到拾取工件的目的。所述夹持旋转组件2由摆杆21、动力装置22、若干个爪片23和若干组固定装置M组成,当爪片23需要夹持工件时,通过顺时针调整动力装置22可达到驱动摆杆21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安装在摆杆21上的爪片23顺时针旋转夹持工件;当爪片23需要将夹持的工件放下时,通过逆时针调整动力装置22,可驱动摆杆21逆时针旋转, 带动固定安装在摆杆21上的爪片23逆时针旋转松开工件。本技术所述的爪片式夹持装置,对工件尺寸大小以及元件的排列位置均不受影响;同时对于趋向薄、软、宽的工件,爪片式夹持装置也能稳定快速的夹持,并且不会破坏工件的形状。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22包括旋转气缸221和联轴器222,所述联轴器222的一端与旋转气缸221连接,所述联轴器222的另一端与摆杆21连接。本技术通过调节旋转气缸221压缩联轴器222产生驱动力,带动联轴器222另一端连接的摆杆21产生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完成工件的拾取及放置,此动力装置22结构简单,速度均勻,旋转角度准确。当然,本技术的动力装置22不仅限于由旋转气缸221和联轴器222组成,还可为其他的驱动方式,比如马达驱动。所述爪片23包括手指231和手掌232,所述手掌232连接在手指231上。所述手指231在摆杆21带动下,驱动手掌232旋转拾取工件,手掌232将拾取到的工件夹紧在平板5上,动作灵活,夹持稳定。所述手掌232为开设有圆孔的薄板。作为优选,手掌232设置为开设有圆孔的薄板,对趋向薄、软、宽的工件,不但能快速稳定的夹持,并且不会破坏工件的形状,同时可减轻重量,节约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固定装置M包括导向块Ml、与导向块241配合连接的定位块M2,所述导向块241套设在摆杆21上,所述定位块242与支撑座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242固定安装在支撑座3的旁侧,所述导向块Ml固定连接在定位块242上并穿过摆杆21,此固定装置 M保证摆杆21在旋转的同时安装牢固,实现快速稳定的夹持工件。作为优选,设置在摆杆 21端部的定位块242为“7”字形,设置在摆杆21中部的定位块242呈“凸”形。所述爪片式夹持装置还包括平板5,所述支撑座3的下表面设置有“7”字形的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平板5与所述凹槽配合。在本技术中,所述平板5的端面与支撑座3的端面齐平,通过手掌232拾取到的工件被夹紧在平板5上,不会破坏工件的形状,对趋向薄、软、宽的工件,也能实现稳定快速的夹持。所述爪片式夹持装置还包括弯折连接部6,所述弯折连接部6的一端与旋转气缸 221固定连接,所述弯折连接部6的另一端与支撑座3固定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弯折连接部6通过一端与旋转气缸2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3固定连接,在爪片23被旋转拾取及放置工件时,起到平衡稳固的作用。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器(1)、夹持旋转组件(2)和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开设有通孔(4),所述伸缩器(1)设置在支撑座(3)的上方,所述夹持旋转组件(2)设置在支撑座(3)的旁侧,所述夹持旋转组件(2)包括摆杆(21)、可驱动摆杆(21)旋转的动力装置(22)、设置在摆杆(21)一侧的爪片(23)以及用于固定摆杆(21)的固定装置(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器(1)、夹持旋转组件(2)和支撑座 (3),所述支撑座(3)开设有通孔(4),所述伸缩器(1)设置在支撑座(3)的上方,所述夹持旋转组件(2 )设置在支撑座(3 )的旁侧,所述夹持旋转组件(2 )包括摆杆(21)、可驱动摆杆 (21)旋转的动力装置(22)、设置在摆杆(21)—侧的爪片(23)以及用于固定摆杆(21)的固定装置(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22)包括旋转气缸(221)和联轴器(222),所述联轴器(222)的一端与旋转气缸(221)连接,所述联轴器(222)的另一端与摆杆(2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爪片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爪片(23)包括手指 (231)和手掌(232),所述手掌(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树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骏自动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