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和重型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73932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系统以及具有该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重型车辆,该系统包括位于驾驶室后部的龙门架上支架(1)和龙门架下支架(2),龙门架上支架(1)和龙门架下支架(2)之间设有弹性减振装置,该弹性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器(4)和空气弹簧(3),减振器(4)的两端和空气弹簧(3)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在龙门架上支架(1)和龙门架下支架(2)上。减振器(4)和空气弹簧(3)独立分开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克服了复合式气囊减振器中制造工艺困难、制造成本高问题以及车辆运行中减振器热量不易散发的缺点,还可有效防止部件使用寿命不匹配问题,降低单车制造成本与维修费用,提高使用经济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置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系统以及具有该悬置系统的重型车辆。
技术介绍
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对车辆驾驶室起支撑与减振作用,具有弹性、减振和减缓颠簸等功用,关系着司机在驾驶室工作时的舒适度。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是气囊弹簧悬置形式,即采用如图3所示的复合式气囊减振器,其内部的气囊弹簧13与减振器15为串联连接,该复合式气囊减振器的上连接点12和下连接点16分别安装连接在龙门架上支架和龙门架下支1 ο如图3、图4所示,这种复合式气囊减振器,结构复杂、紧凑,具有较好地弹性与减振性能,能很好地解决驾驶室的舒适度问题,但相对的价格高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作为液压易损件的减振器15漏油、阻尼失效等情形,且复合式气囊减振器中气囊弹簧13与减振器底座(图中未显示)之间密封结构以及气囊弹簧13与减振器活塞杆18间的密封结构都比较复杂,减振器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出去。此外,气囊弹簧13和减振器15之间寿命不匹配,在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就需要将气囊弹簧和减振器整体更换,增加维护成本,造成更换频率高,制造及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系统,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系统,该驾驶室后悬置系统包括位于驾驶室后部的龙门架上支架(1)和龙门架下支架(2),所述龙门架上支架(1)和龙门架下支架(2)之间设有弹性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器(4)和空气弹簧(3),所述减振器(4)的两端和所述空气弹簧(3)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龙门架上支架(1)和所述龙门架下支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银萍孟全国朱思宇赵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