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4026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其包括一沿垂直带钢运行方向设置的集管,若干排沿集管轴向方向均布的喷管,每一排喷管均包括若干个沿集管径向方向排布的喷管,若干套柱塞装置,对应设于所述若干排喷管上方,其中每一套柱塞装置均包括:若干彼此平行设置的定位套,分别对应垂直设于若干个喷管的上方;若干柱塞套,分别对应固定设于若干定位套内,所述若干柱塞套与喷管导通,柱塞套通过设于其上的进水口实现与集管的导通;若干柱塞,分别对应设于若干柱塞套内,沿柱塞套轴向方向滑动阻断进水口;以及与柱塞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于精轧机架间的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热轧冷却流程中冷却水宽度可调的上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钢铁企业的精轧生产线都要使用到带钢冷却装置,其主要功能就是根据设定的精轧目标温度将精轧带钢进行快速冷却,以保证带钢的产品组织和性能。随着冶金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带钢品种、规格逐渐扩大,微合金钢和碳锰钢替代普通钢成为主要产品。现有的带钢冷却装置,随着轧线轧制规格的不断拓展和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不能满足部分钢种生产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含有合金元素的强度钢(如85600、85700、85101^、545(、55400等)。这些强度钢在轧线生产过程中,多次出现带钢产品由于冷却不均造成的C翘,以及带钢宽度方向冷却不均造成的板形变化,尤其是带钢边部温度降低较大会在后续冷却过程中产生带来双边浪趋势的内应力,从而给带钢的板形、机械性能、温度及相变在宽度方向的均勻性都带来很大影响。研究发现,带钢边浪和边部组织不均勻的根本原因在于带钢宽度方向温度的不均勻,因此要改善带钢边部质量就迫切需要解决热轧带钢冷却温度均勻性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外针对如何改善带钢边部质量研发了安装在精轧机入口的边部加热器(简称EH)和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对带钢质量进行综合控制,国内多家冶金企业的热轧生产线都引进了德国SMS公司的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期待该装置能够改善带钢边部的质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该设备还存在以下缺点1.边部加热器需要较大设备配置空间,而已有热轧产线的精轧机架区域,往往没有充足的空间设置如此一套庞大的设备,例如宝钢股份热轧2250mm产线就无法设置该边部加热器装置;2.边部加热器初期投入成本高。以宝钢1580产线为例,其边部加热器(简称EH) 初期投入就需8000万元;3.边部加热器使用能耗高。钢铁行业面临着实施低碳经济的艰巨使命,而热轧产线设置的为提高带钢边部温度的边部加热器(EH)技术为电感应加热,在生产使用时消耗电量大,宝钢热轧1580mm产线边部加热器的电热转换效率仅40 %多,目前宝钢热轧1880mm 产线边部加热器的电热转换效率虽然已达80%,但造成带钢边部加热处理成本居高不下是无法避免的,不利于生产资源的节约和控制;4.边部加热器(EH)的电感应加热头故障率和维护成本高。以宝钢1580产线为例,加热头寿命只有6个至12个月,多个成本要80万,装机量8个加热头,仅加热头备件消耗一年就要超过600万元,进口的隔热布费用也非常高。因此,申请人希望专利技术另外一种用于精轧生产线的带钢冷却装置,该装置在不影响精轧带钢稳定性的前提下,以较少的设备制造量和设备配置成本,达到能够根据精轧带钢不同宽度的冷却工艺要求,对应建立相应于带材通道宽度的精轧机架缝隙冷却水,从而实现精轧机架冷却水在带钢宽度上的相应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该装置在不影响精轧带钢冷却稳定性的前提下,以较少的设备制造量和设备配置成本,达到能够根据精轧带钢不同宽度的冷却工艺要求,对应建立相应于带材通道宽度的精轧机架缝隙冷却水,实现精轧机架冷却水在带钢宽度上的相应变化,从而调节精轧机架冷却水在通道宽度方向上的冷却宽度区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装置对带钢宽度方向冷却分布不均勻的问题无法解决的现象,实现减少精轧区域带钢边部的温降,确保带钢的板形、机械性能、温度及相变在带钢宽度方向的均勻性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该装置设于精轧机架入口侧的带钢上方,包括一集管,沿垂直带钢运行方向设置,若干排喷管,沿所述集管轴向方向均布于集管上方,每一排喷管均包括若干个喷管,沿所述集管径向方向排布;若干套柱塞装置,对应设于所述若干排喷管上方,所述每一套柱塞装置均包括若干彼此平行设置的柱塞套,分别对应垂直设于每一排的各喷管上方,所述各柱塞套的上端穿过集管管壁并与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各柱塞套的下端分别与各喷管的上端对应固定连接用以实现与喷管的导通,所述各柱塞套上均设有一进水口,柱塞套通过进水口与集管导通;若干柱塞,分别对应设于若干柱塞套内,沿柱塞套轴向方向滑动阻断进水口。优选地,所述精轧机架上喷冷却装置还包括若干驱动装置,对应驱动每一套柱塞装置,所述每一驱动装置通过一连接机构与所述每一套柱塞装置中的若干柱塞连接。优选地,所述柱塞上端设有球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一上板,其下端面设有若干上半球形槽;一下板,与所述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板上设有若干对应上半球形槽设置的下半球形槽,所述若干上半球形槽和下半球形槽组成若干球形槽,所述若干球头对应设于所述若干球形槽内。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其通过一支撑架固定设于所述柱塞装置的上方,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上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柱塞套与集管管壁之间还设有一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壁和外壁分别与柱塞套和集管管壁密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柱塞套上端还设有一密封件。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装置,使其能够根据精轧带钢不同宽度的冷却工艺要求,对应建立相应于带材通道宽度的精轧机架缝隙冷却水,实现精轧机架冷却水在带钢宽度上的相应变化,从而调节精轧机架冷却水在通道宽度方向上的冷却宽度区域,实现减少精轧区域带钢边部的温降,确保带钢的板形、机械性能、温度及相变在带钢宽度方向的均勻性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在达到同样带钢边部温降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资源浪费,特别是电源的消耗,从而在提高带钢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在精轧机组中的设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中柱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中柱塞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中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中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具体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L设于精轧机架H入口侧的带钢上方,经过冷却的带钢在轧辊P的轧制下成形。如图2和图3所示,该上喷冷却装置包括一根集管1,集管1沿垂直带钢运行方向设置,若干排喷管沿集管1轴向方向均布于其上,每一排喷管均包括三个喷管4,这三个喷管4沿集管1径向方向排布,所有喷管4均与集管1导通,若干套柱塞装置,对应设于所述若干排喷管上方。其中,每一套柱塞装置均包括三个彼此平行设置的定位套5,定位套5 分别对应垂直设于三个喷管4的上方,定位套5穿过集管1的管壁与其固定连接;三个柱塞套6,其上开有如图5所示的进水口 61,三个柱塞套6分别对应固定设于三个定位套5内, 其下端与若干个喷管4的上端对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与喷管4的导通;三根柱塞7,分别对应设于三个柱塞套6内,沿柱塞套6的轴向方向滑动阻断进水口 61,从而实现开、闭进水口 61 ; —台气缸3通过固定设于集管1上的支撑架2固定架设在集管1的上方,气缸3在支撑架2上的定位通过法兰9实现,气缸杆31通过连接机构与三根柱塞7连接,从而实现一台气缸同步驱动三根柱塞。该装置中的柱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设于精轧机架入口侧的带钢上方,包括一集管,沿垂直带钢运行方向设置,若干排喷管,沿所述集管轴向方向均布于集管上,每一排喷管均包括若干个喷管,沿所述集管径向方向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架上喷冷却装置还包括若干套柱塞装置,对应设于所述各排喷管上方,所述每一套柱塞装置均包括:若干彼此平行设置的柱塞套,分别对应垂直设于每一排的各喷管上方,所述各柱塞套的上端贯穿集管管壁并与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各柱塞套的下端分别与各喷管的上端对应固定连接用以实现与喷管的导通,所述各柱塞套上均设有一进水口,柱塞套通过进水口与集管导通;若干柱塞,分别对应设于各柱塞套内,沿柱塞套轴向方向滑动阻断进水口,所述柱塞的外径与柱塞套的内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设于精轧机架入口侧的带钢上方,包括一集管,沿垂直带钢运行方向设置,若干排喷管,沿所述集管轴向方向均布于集管上,每一排喷管均包括若干个喷管,沿所述集管径向方向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机架上喷冷却装置还包括若干套柱塞装置,对应设于所述各排喷管上方,所述每一套柱塞装置均包括若干彼此平行设置的柱塞套,分别对应垂直设于每一排的各喷管上方,所述各柱塞套的上端贯穿集管管壁并与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各柱塞套的下端分别与各喷管的上端对应固定连接用以实现与喷管的导通,所述各柱塞套上均设有一进水口,柱塞套通过进水口与集管导通;若干柱塞,分别对应设于各柱塞套内,沿柱塞套轴向方向滑动阻断进水口,所述柱塞的外径与柱塞套的内径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于精轧机架间的上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驱动装置,对应驱动每一套柱塞装置,所述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杨玉芳袁文清林红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