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材铸轧机机架的调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300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1:59
一种带材铸轧机机架的调控机构,属于冶金机械领域,其特征是铸轧机机架的下端两侧装有相互平行的左轴和右轴,在铸轧机机架的下方位安有底板,在底板上面左部位安装有第一、二、三支座,在该三个支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轴,左轴与第一轴之间通过第一、二连杆相铰接,第一、二连杆的下端与第一轴的铰接点位于第一、二、三支座之间的空档处,第一、二连杆的下端固接有第一、二限位块,与其相紧密接触的第一、二挡块装在底板上。在底板的右部位安有第四、五、六支座,在其上安有第二轴,在第二轴和右轴间由第三、四连杆相铰接。自锁式液压缸的底端与第七支座相铰接,活塞杆顶端与左轴相铰接,铸轧机机架上装有角度仪,优点是可调控铸轧机机架任意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材铸轧机机架的调控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材铸轧机机架的调控机构。
技术介绍
铸轧机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发展和进步。从上铸式铸轧机的诞生,发展到下铸式铸轧机,再到固定角度倾斜式铸轧机和水平式铸轧机。目前,国内外主流带材铸轧机多为水平式和倾斜式铸轧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带材产品的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对带材的精度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各种金属不同生产方式的对比,铸轧是最为快捷、简便的一种短流程合金带材生产方式。然而,对于不同的合金带材而言,想要铸轧出较高的品质,对铸轧机的倾斜角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至今为止,所有铸轧机都只能在某一固定角度上进行铸轧,这就很难满足对于不同合金的最佳铸轧角度的要求,这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尚未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是提供一种带材铸轧机机架的调控机构,能够方便准确地调整控制铸轧机机架达到生产中要求的位置上。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结构特征是铸轧机机架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左轴和右轴,在铸轧机机架的下方位安有底板,在底板上面左部位与铸轧机机架下端左轴相平行的直线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材铸轧机机架的调控机构,其结构特征是:铸轧机机架(1)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左轴(2)和右轴(19),在铸轧机机架(1)的下方安装有底板(7),在底板(7)上面左部位同一直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支座(8)、(10)、(11),在该三个支座上的顶端同一直线上通过键联接安装有与左轴(2)相平行的第一轴(9),左轴(2)和第一轴(9)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连杆(3)、(4)相铰接,第一、第二连杆(3)、(4)下端与第一轴(9)的铰接点位于第一、第二、第三支座(8)、(10)、(11)之间空档处,第一、第二连杆(3)、(4)的下端固接有第一、第二限位块(24)、(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材铸轧机机架的调控机构,其结构特征是:铸轧机机架(1)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相互平行的左轴(2)和右轴(19),在铸轧机机架(1)的下方安装有底板(7),在底板(7)上面左部位同一直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支座(8)、(10)、(11),在该三个支座上的顶端同一直线上通过键联接安装有与左轴(2)相平行的第一轴(9),左轴(2)和第一轴(9)之间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连杆(3)、(4)相铰接,第一、第二连杆(3)、(4)下端与第一轴(9)的铰接点位于第一、第二、第三支座(8)、(10)、(11)之间空档处,第一、第二连杆(3)、(4)的下端固接有第一、第二限位块(24)、(25),与该两个限位块紧密接触的第一、第二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煜高林王立孙尧王君杨小容陈帅彰王龙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科大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