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500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气轮胎,其指定了安装到车辆上时的轮胎里外安装方向,其中,在胎面部1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主槽11~13,其中中央主槽12的中心位置配置在从轮胎赤道CL向车辆外侧偏移的位置,主槽11~13划分出4列环岸部20~50,同时,在位于胎面部1轮胎赤道CL处的2列中央环岸部30、40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条细槽31、41以及从该细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多条倾斜槽32、42,车辆外侧中央环岸部30的宽度大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40的宽度,在位于胎面部1胎肩处的2列胎肩环岸部20、50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纹槽22、52,这些凸纹槽22、52与主槽11、13不连通。提供一种可在较好地维持排水性能的同时降低胎面花纹所致噪音的充气轮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胎面部设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主槽的充气轮胎,更具体而 言,是涉及一种可在较好地维持排水性能的同时降低胎面花纹所致噪音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强烈要求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而车辆舒适性的一个指标是与轮胎有 关的噪音性能。以往使用的充气轮胎通常是在胎面部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4条主槽,这些主槽 划分出5列环岸部,并在该环岸部适当设置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纹槽(例如可参 照专利文献1 幻。这种充气轮胎可通过主槽和凸纹槽发挥良好的排水性能。但在上述结构的充气轮胎中,胎面花纹会引发噪音,且该噪音具有凸纹槽及主槽 条数越多噪音越大的倾向。例如,可减少主槽条数,抑制主槽引发的气柱共鸣,因此使噪音 降低成为可能。然而,减少主槽条数后,排水性能将下降。因此,难以兼顾排水性能和噪音 性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302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16239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9-1018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较好地维持排水性能的同时降低胎面花纹所致 噪音的充气轮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充气轮胎指定了安装到车辆上时的轮胎里外安装方向, 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主槽,其中中央主槽的中心位置配置在 从轮胎赤道向车辆外侧偏移的位置,所述主槽划分出4列环岸部,同时,在位于所述胎面部 轮胎赤道处的2列中央环岸部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条细槽以及从该细槽向轮胎 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多条倾斜槽,车辆外侧中央环岸部的宽度大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的 宽度,在位于所述胎面部胎肩处的2列胎肩环岸部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 凸纹槽,这些凸纹槽与所述主槽不连通。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在胎面部的主槽条数为3条,并且胎肩环岸部的凸纹槽与主槽不 连通,由此可降低胎面花纹导致的噪音。进而,中央主槽的中心位置配置在从轮胎赤道向车 辆外侧偏移的位置,同时,车辆外侧中央环岸部的宽度大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的宽度,其结果使车辆外侧的主槽靠近触地端一侧,由此可提高胎面花纹所致噪音的降低效果。如上所述,设置在胎面部的主槽条数为3条、胎肩环岸部的凸纹槽与主槽不连通 的做法将导致排水性能降低,但本专利技术在2列中央环岸部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 条细槽以及从该细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多条倾斜槽,因此可较好地维持排水性 能。为了更好地兼顾排水性能和噪音性能,本专利技术优选具备以下结构。即,车辆外侧中 央环岸部宽度Wo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宽度Wi的比Wo/Wi可位于1. 15 1. 35范围内。 细槽与倾斜槽的交叉角度可位于30° 50°范围内。车辆外侧主槽比车辆内侧主槽窄,车 辆内侧主槽宽度Li与车辆外侧主槽宽度Lo的比Li/Lo可位于1. 05 1. 25范围内。中央 主槽中心位置与轮胎赤道的偏移量d可位于该中央主槽宽度L的5% 100%范围内。如上所述,设置在胎面部的主槽条数为3条、中央主槽配置在轮胎赤道附近的做 法可能导致驾驶稳定性降低。因此,在胎面部中,优选由互不相同的橡胶组合物构成包含中 央主槽在内的中央部分和位于其两外侧的外侧部分,使中央部分的硬度高于外侧部分的硬 度。由此,可在兼顾排水性能和噪音性能的同时,较好地维持驾驶稳定性。此时,中央部分的宽度X优选位于胎面部触地宽度TCW的10% 35%范围内。此 外,中央部分硬度与外侧部分硬度的差优选位于3 7范围内。由此,可在无损噪音性能改 善效果的情况下改善驾驶稳定性。此处,胎面部的触地宽度是指,在轮胎执行规格所规定的 轮胎静态负载半径测量条件下测量的触地区域中的轮胎轴向尺寸。另外,硬度是指20°C下 的硬度,是使用JIS K6253中规定的杜罗回跳式硬度计(A型)测量的计示硬度。在本专利技术中,主槽是指槽宽5. Omm 15. 0mm、槽深7. Omm 10. Omm的槽,细槽是指 槽宽1. Omm 3. 0_、槽深3. Omm 7. Omm的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平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剖面图。图3是示出一种常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 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该充气轮胎指定了安装到车辆上时的轮胎里外安装方向。图1中, CL为轮胎赤道,IN为安装到车辆上时的车辆内侧,OUT为安装到车辆上时的车辆外侧。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1上,形成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主槽11、12、13。其中中 央主槽12的中心位置配置在从轮胎赤道CL略向车辆外侧偏移的位置。这些主槽11 13 从车辆外侧向车辆内侧划分出4列环岸部20、30、40、50。在位于车辆外侧的胎肩环岸部20上,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纹槽 22。这些凸纹槽22的轮胎赤道CL 一侧的端部在胎肩环岸部20内终结,与车辆外侧的主槽 11不连通。在位于车辆外侧的中央环岸部30上,形成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条细槽31、以及 从细槽31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与主槽11连通的多条倾斜槽32、从细槽31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在中央环岸部30内终结的多条切槽33。倾斜槽32与切槽33相互向相 反方向倾斜,形成V字形状。在位于车辆内侧的中央环岸部40上,形成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条细槽41、以及 从细槽41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并与主槽13连通的多条倾斜槽42。另外,车辆外侧中 央环岸部30的宽度Wo大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40的宽度Wi。在位于车辆内侧的胎肩环岸部50上,形成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条细槽51、以及 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纹槽52。这些凸纹槽52的轮胎赤道CL 一侧的端部在胎肩环 岸部50内终结,与车辆内侧的主槽13不连通。具有上述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中,在胎面部1上设置3条主槽11 13,同时胎肩 环岸部20、50的凸纹槽22、52与主槽11、13不连通,由此可降低胎面花纹导致的噪音。艮口, 主槽条数为3条时,与4条主槽相比,可抑制主槽引发的气柱共鸣,从而降低噪音。此外,当 胎肩环岸部20、50的凸纹槽22、52与主槽11、13不连通时,胎面花纹导致的噪音将难以泄 漏到轮胎外部。进而,中央主槽12的中心位置配置在从轮胎赤道CL向车辆外侧偏移的位置,同 时,车辆外侧中央环岸部30的宽度Wo大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40的宽度Wi,其结果使车 辆外侧的主槽11靠近轮胎宽度方向的触地端一侧,由此可提高胎面花纹所致噪音的降低 效果。即,由于在轮胎宽度方向的触地端一侧,轮胎周向的触地长度变短,因此当车辆外侧 的主槽11靠近轮胎宽度方向的触地端一侧时,可抑制主槽11引发的气柱共鸣。另一方面, 由于车辆外侧主槽11对排水性能的作用比车辆内侧主槽13小,因此对排水性能的影响较 小。此外,上述充气轮胎中,在2列中央环岸部30、40上形成有向轮胎周向延伸的细槽 31、41以及从细槽31、41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多条倾斜槽32、42。因此,即使在胎面 部1上设置3条主槽11 13,细槽31、41以及倾斜槽32、42也能与主槽1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指定了安装到车辆上时的轮胎里外安装方向,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主槽,其中中央主槽的中心位置配置在从轮胎赤道向车辆外侧偏移的位置,所述主槽划分出4列环岸部,同时,在位于所述胎面部轮胎赤道处的2列中央环岸部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条细槽以及从该细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多条倾斜槽,车辆外侧中央环岸部的宽度大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的宽度,在位于所述胎面部胎肩处的2列胎肩环岸部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纹槽,这些凸纹槽与所述主槽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30 250198/20091.一种充气轮胎,其指定了安装到车辆上时的轮胎里外安装方向,其特征在于,在胎面 部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主槽,其中中央主槽的中心位置配置在从轮胎赤道向车辆外 侧偏移的位置,所述主槽划分出4列环岸部,同时,在位于所述胎面部轮胎赤道处的2列中 央环岸部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周向延伸的1条细槽以及从该细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的多条倾斜槽,车辆外侧中央环岸部的宽度大于车辆内侧中央环岸部的宽度,在位于所述 胎面部胎肩处的2列胎肩环岸部上分别设置向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凸纹槽,这些凸纹 槽与所述主槽不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车辆外侧中央环岸部宽度Wo与车辆内 侧中央环岸部宽度Wi的比Wo/Wi在1. 15 1.35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场崇史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