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608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在汽车拉力赛或场地越野赛等越野行驶中能够大幅度提高横向抓地性能。该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2)具备划分有多个花纹块(B)的块状花纹,并且被指定了向车辆的安装方向。在胎面部(2)设有:多条倾斜沟(6),它们在以车辆行进方向(F)为前方的俯视观察时,从车辆外侧的接地端(To)越过轮胎赤道(C)向车辆内侧的接地端(Ti)侧延伸,并且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45度的角度(α)向轮胎转动方向(R)的先着地侧倾斜延伸;多条连通沟(7),它们在各倾斜沟(6、6)间将该倾斜沟(6、6)连通。连通沟(7)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以90~180度的角度(β)倾斜,并且在各倾斜沟(6、6)间,上述连通沟(7)的角度越靠车辆内侧越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大幅提高汽车拉力赛或场地越野赛等越野行驶时的横向抓地性 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例如,在越野行驶中使用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尤其是汽车拉力赛等 使用的竞技用的不平整地面行驶用充气轮胎中,为了发挥横向抓地性能而对沟的配置、花 纹块的形状等的块状花纹提出有多种方案。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设置有在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俯视观察中,从 车辆外侧的接地端向轮胎赤道延伸、并且向轮胎旋转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延伸的多条倾斜 沟、和在各倾斜沟间进行连接的多条连通沟。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85004号公报然而,就现有的块状花纹而言,虽然对横向抓地性能有一些提高,但是仍有进一步 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充气轮胎以在胎面 部设置多条倾斜沟和多条连通沟,而且在各倾斜沟间,越靠车辆内侧连通沟的角度β越小 为基本,其中倾斜沟,从车辆外侧的接地端向相对于轮胎赤道以一定范围的角度向轮胎转 动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延伸;连通沟,在上述倾斜沟间连通,从而能够大幅提高横向抓地性 能。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划 分有多个花纹块的块状花纹,并且被指定了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 上述胎面部设置有多条倾斜沟,在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俯视观察中,它们从车辆外侧 的接地端越过轮胎赤道向车辆内侧的接地端侧延伸,并且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 45度的 角度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延伸;多条连通沟,它们在上述各倾斜沟间将这些倾 斜沟连通,上述连通沟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以90 180度的角度β倾斜,并且在上述各倾 斜沟间,上述连通沟的上述角度β越靠车辆内侧越小。此外,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各倾 斜沟间,位于车辆最内侧的上述角度β 1与位于车辆最外侧的连通沟的上述角度βη之比 (β 1/β η)为0.5以上且小于1.0。此外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各 倾斜沟间,位于车辆最内侧的连通沟的上述角度β 1为90度。此外,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 上,在上述各倾斜沟间设有4条连通沟。此外,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在上述各倾斜沟间,通过连通沟而划分有多个倾斜花纹块,上述倾斜花纹块包括踏面重 心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车辆外侧的多个外侧倾斜花纹块,上述外侧倾斜花纹块包括踏面面 积不同的多种,并且最小踏面面积与最大踏面面积之比为0. 90以上。此外,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 上,在上述各倾斜沟间,通过连通沟而划分有多个倾斜花纹块,在上述各倾斜沟间,上述倾 斜花纹块的轮胎轴向的最大长度亦即花纹块宽度为,越靠车辆内侧越大。此外,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倾斜花 纹块包括踏面重心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车辆外侧的多个外侧倾斜花纹块,上述外侧倾斜花 纹块包括上述花纹块宽度不同的多种,并且最小的花纹块宽度与最大的花纹块宽度之比为 0. 5 0. 9。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有多条倾斜沟,在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俯视 观察中,它们从车辆外侧的接地端越过轮胎赤道向车辆内侧的接地端侧延伸,并且相对于 轮胎周向以20 45度的角度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延伸;多条连通沟,它们在各 倾斜沟间将该倾斜沟连通。这样的倾斜沟在车辆外侧的胎面部的接地压力变大的转弯外侧的轮胎上,能够以 与车辆的横向滑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接地于路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倾斜沟能够发挥更大 的摩擦力,能够提高横向抓地性能。此外,连通沟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以90 180度的角度β倾斜,并且在各倾斜沟 间,连通沟的角度β为越靠车辆内侧越小。因而,位于车辆内侧的连通沟以相对减小上述角度β的方式接近轮胎轴向,因此 直行时能够发挥大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位于车辆外侧的连通沟,则以增大上述角度β的 方式接近轮胎周向,因此从转弯初期到转弯中期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轮胎的横向滑动方向 发挥大的摩擦力,能够提高横向抓地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安装于四轮的车辆M时的俯视图。图2是安装在车辆M的左轮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放大展开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2的外侧胎面部的展开图。图4是放大表示图2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5局部地表示直行时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接地印迹。图6局部地表示转弯外侧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接地印迹。图7(a)是表示胎面部的剖视图,(b)是表示在与路面摩擦力的作用下胎面部弯曲 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9是比较例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10是比较例的胎面部的展开图。图中符号说明1…轮胎;2…胎面部;6…倾斜沟;7…连通沟;B…花纹块;β…角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为指定了向车辆M的安装方向的不平整地 面行驶用的充气轮胎。这里,所谓“指定了向车辆M的安装方向,,是指,为了有效地发挥在 胎面部2上形成的块状花纹的作用,而指定轮胎转动方向为R(如图2所示)、车辆M的右轮 IR用或左轮IL用。这样的安装的方向,通常通过文字或图案等表示在轮胎的胎侧部(省略 图示)。该车辆M为前轮转向方式的四轮汽车,符号F表示该车辆行进方向(前方)。此 外,车辆M具有负倾角(Negative Camber),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适合用于具有上述负 倾角的车辆用轮胎。这里,所谓负倾角是指,从正面观察车辆M时,被安装成轮胎(尤其是 前轮轮胎)的下方向车身外侧倾斜的大致“〃”字状的车轮定位。如图2所示,上述胎面部2被划分为在安装于车辆M时,构成从轮胎赤道C到车 辆内侧的接地端Ti的区域的内侧胎面部2i,和构成从轮胎赤道C到车辆外侧的接地端To 的区域的外侧胎面部2ο。就本实施方式的具有负倾角的车辆M而言,直行时内侧胎面部2i 的接地压力大于外侧胎面部2ο。在此,各接地端Ti及To为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填充正规内压同时加载正规 载荷,并以外倾角为O度接地成平面时,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端。另外,“正规轮辋”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是按每一轮胎 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 Rim)”,如果是ETRT0,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另外,“正规内压”为在包括轮胎 所依据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 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 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0,则为“INFLATION PRESSURE”。此外,“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 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加载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划分有多个花纹块的块状花纹,并且被指定了向车辆的安装方向,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胎面部设置有:多条倾斜沟,在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俯视观察中,它们从车辆外侧的接地端越过轮胎赤道向车辆内侧的接地端侧延伸,并且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45度的角度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延伸;多条连通沟,它们在上述各倾斜沟间将这些倾斜沟连通,上述连通沟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以90~180度的角度β倾斜,并且在上述各倾斜沟间,上述连通沟的上述角度β越靠车辆内侧越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28 2009-248038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备划分有多个花纹块的块状花纹,并且被指定了向车辆 的安装方向,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胎面部设置有多条倾斜沟,在以车辆行进方向为前方的俯视观察中,它们从车 辆外侧的接地端越过轮胎赤道向车辆内侧的接地端侧延伸,并且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 45度的角度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先着地侧倾斜延伸;多条连通沟,它们在上述各倾斜沟间将 这些倾斜沟连通,上述连通沟相对于轮胎转动方向以90 180度的角度β倾斜,并且在上述各倾斜沟 间,上述连通沟的上述角度β越靠车辆内侧越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上述各倾斜沟间,位于车辆最内侧的上述 角度β 1与位于车辆最外侧的连通沟的上述角度β η之比β 1/β η为0.5以上且小于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上述各倾斜沟间,位于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敬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