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轮胎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40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8
为了维持行驶后的轮胎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1),其具备:一对胎圈部(10);至少一层胎体层(13),架设在一对胎圈部(10)间;带束层(14),配置于胎体层(13)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及胎体内侧橡胶层(20),相对于胎体层(13)配置于轮胎内腔侧,所述充气轮胎(1)具备线状导电部(50),所述线状导电部(50)至少从胎圈部(10)连续地延伸至带束层(14),配置于胎体内侧橡胶层(20),线状导电部(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胎体内侧橡胶层(20)内,且所述线状导电部(50)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10^8[Ω·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等,对低耗油量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使轮胎低耗油量化的方法,采用了通过在用于轮胎的胎面部、胎侧部的橡胶中配合二氧化硅,来抑制轮胎的滚动阻力的方法。然而,二氧化硅的绝缘特性高,因此当胎面橡胶的二氧化硅含量增加时,胎面橡胶的电阻值增加,轮胎的静电抑制性能降低。当轮胎的静电抑制性能降低时,车辆在行驶时产生的静电容易蓄积,因此容易引起无线电噪声等电波障碍。

2、因此,在以往的充气轮胎中有时具备电阻值低的导电构件,用于提高静电抑制性能而容易将车辆行驶时在车辆中产生的静电释放到路面。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配置导电性线来减小轮胎的电阻,该导电性线具有小的电阻,并沿着帘布层在一对胎圈芯间呈环状延伸。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34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在将导电性线这样的导电性纤维沿着帘布层配置的情况下,虽然轮胎新品时的电阻低,但因装接了该轮胎的车辆在行驶时的轮胎变形,导电性纤维容易摩擦帘布层。在该情况下,因导电性纤维反复摩擦帘布层而发生断线,恐怕会无法利用导电性纤维来通电。在因导电性纤维断线而无法利用导电性纤维通电的情况下,轮胎电阻容易上升,轮胎的静电抑制性能降低,因此从维持行驶后的轮胎电阻的观点来看,仍有改良的余地。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维持行驶后的轮胎电阻的轮胎。

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具备:一对胎圈部;至少一层胎体层,架设在所述一对胎圈部间;带束层,配置于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及胎体内侧橡胶层,相对于所述胎体层配置于轮胎内腔侧,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具备线状导电部,所述线状导电部至少从所述胎圈部连续地延伸至所述带束层,配置于所述胎体内侧橡胶层,所述线状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胎体内侧橡胶层内,且所述线状导电部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10^8[ω·cm]。

6、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带束层具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一片以上的带束帘布层,在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最宽的所述带束帘布层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端部朝向轮胎内表面分别画垂线时,将此时的所述垂线与所述轮胎内表面的交点间的周线长度设为lbp,将所述线状导电部的位于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的周线方向的长度设为la的情况下,所述线状导电部满足0.01≤la/lbp≤1。

7、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关于所述线状导电部,至少在比所述胎圈部靠轮胎径向外侧的区域,所述胎体内侧橡胶层的厚度t与所述线状导电部中距轮胎内表面的距离最小的部分处的距所述轮胎内表面的距离t1的关系满足0.2≤t1/t≤0.8。

8、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胎圈部配置有与轮辋凸缘抵接的胎圈部橡胶,所述胎圈部橡胶的体积电阻率小于1×10^8[ω·cm],所述线状导电部具有与所述胎圈部橡胶重叠的部分。

9、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从轮胎内表面侧越过所述胎圈部的胎趾并至少延伸至胎圈基部,在比所述胎趾靠所述胎圈基部侧的位置与所述胎圈部橡胶接触。

10、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至少在所述带束层与所述胎圈部之间的区域沿周线方向延伸。

11、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的位于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和位于所述胎圈部的部分分别具有相对于周线方向以30°以下的倾斜角向轮胎周向倾斜的部分。

12、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胎体内侧橡胶层中层叠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线状导电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之间。

13、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层是内衬,所述第二层是接合橡胶。

14、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被缝入所述接合橡胶。

15、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以1mm以上且30mm以下的长度露出于所述接合橡胶的表面,并且被缝入所述接合橡胶。

16、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是将包括一条以上的具有小于1×10^8[ω·cm]的体积电阻率的导电线状体的多条线状体捻合而成的。

17、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是将所述导电线状体与具有1×10^8[ω·cm]以上的体积电阻率的非导电线状体捻合而成的。

18、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电线状体是金属纤维,所述非导电线状体是有机纤维。

19、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电线状体是将多条碳纤维捻合而成的。

20、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电线状体是由碳纤维形成的单线的帘线。

21、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的总纤度为20[dtex]以上且1000[dtex]以下。

22、此外,在上述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线状导电部的伸长率为1.0[%]以上且70.0[%]以下。

23、专利技术效果

24、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实现能维持行驶后的轮胎电阻这一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具备:一对胎圈部;至少一层胎体层,架设在所述一对胎圈部间;带束层,配置于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及胎体内侧橡胶层,相对于所述胎体层配置于轮胎内腔侧,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胎,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轮胎,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轮胎,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轮胎,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轮胎,具备:一对胎圈部;至少一层胎体层,架设在所述一对胎圈部间;带束层,配置于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以及胎体内侧橡胶层,相对于所述胎体层配置于轮胎内腔侧,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江亮畑宽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