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悬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2171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多用途车辆(100)。该多用途车辆可包括具有带流体刚度调节和机械刚度调节的减震器(406)的多用途车辆用悬架系统。该多用途车辆可包括电动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车辆并且特别涉及具有并排座位的多用途车辆。
技术介绍
已知多用途车辆。本公开涉及车辆,包括多用途车辆。本公开涉及包括减震器 的用于多用途车辆的悬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本体 构件,所述第一本体构件支撑活塞并且具有第一止动构件;第二本体构件,所述第二本 体构件具有第二止动构件,所述第一本体构件容纳在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所述活 塞容纳在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弹簧,所述弹簧被压缩在所述第一本体构件的第一 止动构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第二止动构件之间,所述第一止动构件或所述第二止动 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构件和所述第二本体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移 动;以及进气口构件,所述进气口构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成流体连通。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止动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移动,以调节 位于所述第一止动构件与所述第二止动构件之间所述弹簧的压缩。在其变型中,所述第 二止动构件是具有带螺纹的内表面的环,所述带螺纹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带 螺纹的外表面相接合。在另一示例中,可通过机械刚度和流体刚度二者来调节所述减震 器的总的刚度。在其变型中,所述机械刚度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止动构件和所述第二止 动构件的间隔来调节的。在其另一变型中,所述流体刚度是通过使空气穿过进气口而进 入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或者使空气穿过进气口而离开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来调 节的。在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第一 本体构件,所述第一本体构件支撑活塞并且具有第一外部止动构件;第二本体构件,所 述第二本体构件具有第二外部止动构件,所述活塞容纳在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进 气口构件,所述进气口构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成流体连通;以及弹簧,所述弹 簧被压缩在所述第一本体构件的第一外部止动构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第二外部止动 构件之间。所述减震器的刚度既能够通过改变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的空气压力来调 节,又能够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外部止动构件和所述第二外部止动构件的间隔来调节。在 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外部止动构件和所述第二外部止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 所述第一本体构件和所述第二本体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移动。在本公开的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调节车辆悬架的刚度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置空气减震器,所述空气减震器具有用于接收压缩空气以调节 所述空气减震器的流体刚度的内部、以及设置在两个止动构件之间的外部弹簧,能够调 节所述两个止动构件的间隔以调节所述空气减震器的机械刚度,所述流体刚度和所述机械刚度的和给出用于所述空气减震器的总的刚度;以及将所述机械刚度和所述流体刚度 设定成对应于用于所述悬架的标准设置的总的刚度。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空气减震器被 调节到第二设置,在所述第二设置中,通过添加另外的压缩空气来增加所述空气减震器 内部的空气压力。在其变型中,所述第二设置对应于当负荷被置于车辆上、以及所述另 外的压缩空气被添加以补偿车辆上所增加的所述负荷的时候。在进一步的变型中,所述 空气减震器的内部的压力在所述标准设置中为大气压力而在所述第二设置中为正压。在本公开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通 过所述车架支撑的动力源;通过所述车架支撑的座位,所述座位具有至少一个座椅底部 表面和至少一个座椅靠背表面;操作者区域,所述操作者区域适于当所述车辆处于运动 中时由车辆操作者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底部表面和至少一个座椅靠背表面设置在所 述操作者区域内;由所述车架支撑并且设置用以保护所述操作者区域的横滚安全笼;将 所述车架支撑在地面上方的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 操作者区域前方的至少两个前地面接合构件以及位于所述操作者区域后方的至少两个地 面接合构件,其中,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动力源以 相对于地面推进所述车辆;将所述至少两个前地面接合构件中的第一地面接合构件联接 至所述车架的前悬架,所述前悬架包括减震器;以及将所述至少两个后地面接合构件中 的第一地面接合构件联接至所述车架的后悬架,所述后悬架包括负荷调平式减震器。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前悬架的所述减震器是可调节的、非负荷调平式减震器。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减震器具有可调节的流体刚度以及可调节的机械刚度。在其变型 中,所述减震器是带有设置在两个止动构件之间的外部弹簧的空气减震器,并且其中, 所述减震器的刚度能够通过改变所述减震器内部的空气压力以及改变所述两个止动构件 之间的间距来调节。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下面结合附图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以 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专利技术本身将被更好地理解。图1是示例性多用途车辆的透视图;图2示出图1的示例性多用途车辆的左视图;图3示出图1的示例性多用途车辆的右视图;图4示出图1的示例性多用途车辆的俯视图;图5示出图1的示例性多用途车辆的仰视图;图6示出图1的示例性多用途车辆的正视图;图7示出图1的示例性多用途车辆的后视图;图8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在移除了货斗(cargo bed)以及模块化分部与车辆分 开的情况下的透视图;图9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车架的正面透视图;图10示出图9的车架的侧视图;图11示出图9的车架的后侧透视图;图12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该图示出前差速器、动力源、变速器以及后差速器的布局;图13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操作者控制装置的一部分,包括转向组件的一部 分、制动系统的一部分以及速度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图14示出图13的该操作者控制装置的所述部分的透视图;图15示出结合到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转向组件内的电动转向单元;图16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非动力转向的转向组件;图17是用于图16中示出的转向组件的控制系统的表示图;图17A是图15的动力转向单元的表示图;图18示出在非下压式布置中的图13的速度控制系统的加速器踏板的侧视图;图19示出在完全下压布置中的图18的加速器踏板,其中起动器(kicker)与节气 门拉索相互作用以调节节气门的开度;图20示出用于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发动机的空气供应系统以及用于图1的多用 途车辆的CVT (无级变速器)的空气供应系统;图21示出位于图1的多用途车辆中的图20的两个空气供应系统;图22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前悬架,包括对每个车轮设置的一对控制臂以及 减震器;图23示出与多用途车辆的车架分开的操作者侧前悬架的一对控制臂和减震器;图24示出在图23的该对控制臂与车轮支架之间的连接;图25示出图24的俯视图;图26示出图22的前悬架,该前悬架具有与之相联的前地面接合构件并且以横截 面示出;图27示出图26的操作者侧地面接合构件的详细图;图28示出图22的减震器的横截面图;图29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制动系统;图30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操作者区域的下部车身板以及图1的座位的组 件;图31示出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操作者区域的下部车身板的透视图;图32示出图30的地板车身板、第一侧车身板、可移除的发动机入口车身板的连 接;图33示出在图1的多用途车辆的座位下面存放的可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406),包括:第一本体构件(500),所述第一本体构件(500)支撑活塞(520)并且具有第一止动构件(540);第二本体构件(502),所述第二本体构件(502)具有第二止动构件(542),所述第一本体构件容纳在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并且所述活塞容纳在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以及,弹簧(544),所述弹簧(544)被压缩在所述第一止动构件与所述第二止动构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构件和所述第二止动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构件和所述第二本体构件中的相应的一个移动;以及进气口构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内部流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托尼J金斯曼路易斯J布拉迪凯利J克努森D布雷特加斯
申请(专利权)人: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