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20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和接合到衬底的半导体薄膜,其中半导体薄膜包括多个分立工作区和隔离多个分立工作区的元件隔离区,且将元件隔离区蚀刻到比半导体薄膜的厚度更浅的深度,并且是比多个分立工作区更薄的区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半导体薄膜例如LED外延膜接合到衬底上形成的半导体器件、使用该半导体器件的LED打印头、使用该LED打印头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常规技术中,通过接合引线进行LED芯片和用于驱动和控制LED芯片的驱动器IC芯片之间的电连接(例如,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1-244543)。图13是表示其中LED芯片和驱动器IC芯片通过接合引线连接的常规半导体器件的透视图,而图14是示出图13的LED芯片放大了的透视图。如图13或图14中所示,半导体器件包括单元板301、LED芯片302和驱动器IC芯片303。LED芯片302包括发光部件304、分立电极305和电极焊垫306。LED芯片302的电极焊垫306和接合IC芯片303的电极焊垫307通过接合引线308连接。而且,驱动器IC芯片303的电极焊垫309和单元板301的电极焊垫310通过接合引线311连接。然而,在前述的常规半导体器件中,电极焊垫306的表面积(例如,约为100μm×100μm的量级)比由LED芯片302上的发光部件304所占的表面积更大。因此,只要提供电极焊垫306,就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2、52);和接合到所述衬底(12、52)的半导体薄膜(14、54);其中所述的半导体薄膜(14、54)包括多个分立工作区(14a、54a),每一个分立工作区具有工作层,以及元件隔离区( 14b、54b),其是将多个分立工作区(14a、54a)的所述工作层(23)相互隔离的所述半导体薄膜(14、54)的变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9-11 319423/03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2、52);和接合到所述衬底(12、52)的半导体薄膜(14、54);其中所述的半导体薄膜(14、54)包括多个分立工作区(14a、54a),每一个分立工作区具有工作层,以及元件隔离区(14b、54b),其是将多个分立工作区(14a、54a)的所述工作层(23)相互隔离的所述半导体薄膜(14、54)的变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的半导体薄膜(14、54)的接合面积比所述多个分立工作区(14a、54a)的总面积更大。3.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的衬底(12、52)是包括集成电路的驱动电路衬底。4.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分立互连层(32、72),其从所述分立工作区(14a、54a)的顶部穿过所述元件隔离区(14b、54b)延伸到所述衬底(12、52)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的半导体薄膜(14、54)包括多层半导体外延结构,从所述衬底(12、52)一侧依次包括下部接触层(21、61)、下部包层(22、62)、激活层(23、63)作为所述工作层、上部包层(24、64)和上部接触层(25、65),其中所述的元件隔离区(14b、54b)包括所述的下部接触层(21、61)和部分所述的下部包层(22、62)。6.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的半导体薄膜(14、54)包括多层半导体外延结构,从所述衬底(12、52)一侧依次包括下部接触层(21、61)、下部包层(22、62)、激活层(23、63)作为所述工作层、上部包层(24、64)和上部接触层(25、65),其中所述的元件隔离区(14b、54b)包括部分所述的下部接触层(21、61)。7.根据权利要求6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公共互连层(74),从所述元件隔离区(54b)的所述下部接触层(61)的顶部延伸到所述衬底(52)的顶部。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之一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介于所述衬底(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贵人藤原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