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17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架及汽车,该汽车悬架包括副车架、前减振器总成及后减振器总成,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前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后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后方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悬架,由于前、后减振器总成都有衰减振动的作用,因此,在保证减振性能的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前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的角度以及后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后方倾斜的角度可以较大,使得整个悬架占用的汽车高度空间较小,有利于新能源车在车身底部布置电池以及各种电器的线束。

Automobile suspension and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vehicle suspension and vehicle,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ubframe, including front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and rear damper assembly, wherein one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is connect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side fram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body, the rear end of the rear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the connection of the sub fram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body, the front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height direction inclined forward, the rear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height direction inclined backward. The invention of the automobile suspension, because before and after the shock absorber of Chengdu vibration attenuation effect, therefore, to ensure the damping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height direction inclined forward angle and rear damper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height direction backward tilt angle can be larger a car, a small height space makes the whole suspension occupied, in favor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the underbody arrangement of cells and harness of various electric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悬架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悬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五连杆-螺旋弹簧后悬架系统,由下控制臂总成、上控制臂总成、横向推力杆总成、螺旋弹簧及减振器总成组成;左右两个上控制臂总成和两个下控制臂总成与横向推力杆总成连接于下车身支架和后驱动桥支架之间,起到传力和导向的作用,螺旋弹簧固定在下控制臂总成和车身纵梁之间,减振器总成的上安装点固定在车身销轴上,下安装点固定在后驱动桥上。配合“三变”螺旋弹簧,降低整车高度,增大了后排乘坐空间和行李箱容积。减振器的行程一般在150~200mm,这种单侧只有一个减振器的悬架系统,为了保证行程,减振器角度不能布置过大(也就是相对车高方向不能太过倾斜),否则会影响悬架的减振效率,导致整车的舒适性急剧恶化,通常,减振器在布置时相对于车高方向的倾斜角度在0~20°。而新能源汽车(例如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由于布置电池、电控等的需要,车身地板一般做的很低,给悬架预留的高度空间较小。因此,而这种形式的悬架系统若应用于新能源车上,只能牺牲减振器的布置角度(相对于车高方向的倾斜角度),减振器在布置时相对于车高方向的倾斜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悬架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悬架,包括副车架、前减振器总成及后减振器总成,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前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后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后方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包括副车架、前减振器总成及后减振器总成,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前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后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后方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的角度为20~60°,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的角度为20~60°。3.一种汽车悬架,包括上臂、下臂、副车架、前减振器总成、后减振器总成、螺旋弹簧及后推力杆总成,所述上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上,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下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上,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上,上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后推力杆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上,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前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副车架的后侧,另一端连接在车身上,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后方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的角度为20~60°,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的角度为20~6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振器总成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所述前减振器总成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且相对于车长方向向外侧倾斜,所述下臂相对于车高方向向前方倾斜,所述下臂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所述上臂的外侧,所述螺旋弹簧在车长方向上位于所述下臂与后减振器总成之间,所述前减振器总成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所述上臂及下臂之间,所述螺旋弹簧沿车高方向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包括中间管段及连接在中间管段两端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植森廖银生杜善勇何二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