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725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及具有该弹簧减振垫的车辆。所述弹簧减振垫包括:第一部件,其安装于悬架弹簧的末端并被构造为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的环形件,在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悬架弹簧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中设有弹簧限位凸肩,所述第一部件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第二部件,其通过限位元件固定安装于车辆后悬架的悬架控制臂上并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卡口,所述第一部件的至少一个定位凸台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卡口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簧减振垫避免了弹簧在装配使用过程中旋转滑移或脱离弹簧减振垫,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弹簧减振垫的滑移,保证了减振系统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的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及具有该弹簧减振垫的车辆。
技术介绍
安装于车辆后悬架中的减振弹簧能较好地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其中,弹簧减振垫主要安装于减振弹簧的末端并随同减振弹簧上下运动以起到缓冲减振作用,因而正确可靠地安装减振弹簧以及合理设计弹簧减振垫的结构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车辆后悬架减振弹簧多采用圆柱形螺旋弹簧1,这种弹簧所能提供的力在理论上只能平行于弹簧几何中轴线的方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弹簧1末端和弹簧减振垫2安装点的受力方向与弹簧几何中轴线方向并不重合,这种不重合就导致了侧向力的产生,使得在行驶过程中,弹簧减振垫2在侧向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旋转及滑移,极易产生磨损导致失效。此外,从图1中还可看出,现有弹簧减振垫2仅有底面与配合零件(即悬架控制臂)贴合而无固定定位结构,这样也容易导致减振垫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滑出,进而导致弹簧旋转窜位,使得减振系统的性能受到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弹簧减振垫受力后产生旋转滑移,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滑和定位结构的弹簧减振垫,使弹簧及弹簧减振垫的安装正确可靠,提高弹簧减振垫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并保证弹簧减振系统的良好使用性能。为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所述弹簧减振垫包括:第一部件,其安装于悬架弹簧的末端并被
构造为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的环形件,在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悬架弹簧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中设有弹簧限位凸肩,所述第一部件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第二部件,其通过限位元件固定安装于车辆后悬架的悬架控制臂上并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卡口,所述第一部件的至少一个定位凸台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卡口内。通过上述方案,悬架弹簧能够被固定定位于第一部件上,从而有效避免弹簧在装配使用过程中旋转滑移。此外,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相互固定以及第二部件相对于悬架控制臂的固定保证了弹簧减振垫的可靠定位,进一步保证了弹性减振系统的良好性能。基于上述构思,本技术还可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下列的优选形式。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内侧壁高于所述外侧壁以卡接于所述悬架弹簧的内侧,由此可进一步固定弹簧,并在弹簧受侧向力时起缓冲作用。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凹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悬架弹簧的截面形状配合。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底部还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减振块。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二部件被构造为具有内侧凸缘和外侧护板的环形件,所述第一部件被安装于形成在所述内侧凸缘和所述外侧护板之间的卡槽内,其中所述内侧凸缘上设有卡扣以卡接所述第一部件的内侧壁。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外侧壁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外侧护板的高度与悬架弹簧的末端首圈螺旋升角成正比。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二部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悬架控制臂配合的限位凸台。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多个排水口或排水槽。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二部件的底部设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凹口,可有效减轻第二部件的质量。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上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本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通过提供分别与悬架弹簧和悬架控制臂定位固定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并设置多种简单有效的防滑和定位结构使得弹簧的固定安装更为可靠,避免在装配使用过程中旋转滑移或脱离弹簧减振垫,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弹簧减振垫的滑移,保证了减振系统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及悬架弹簧的示例性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的示例性示意图,该弹簧减振垫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图3是图2中第一部件的示例性示意图;图4是从图3中第一部件的底部看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图2中第二部件的示例性示意图;图6是从图5中第二部件的底部看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技术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首先参见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的示例性示意图,该弹簧减振垫包括装配在一起的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悬架弹簧(未示出)的末端放置并固定于第一部件100上,并经由第二部件200固定装配于车辆后悬架的悬架控制臂(未
示出)上。第一部件100有利地被构造为具有内侧壁101和外侧壁110的环形件,在内侧壁101和外侧壁110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悬架弹簧的凹槽102。该环形件可被设置为封闭环形,或者,最佳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该环形件也可被设置为C形以减少重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00的内侧壁101和外侧壁110的高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固持悬架弹簧的作用,尤其是凹槽102的截面形状(例如,半圆形)与悬架弹簧的截面形状配合的情况下。并且,在凹槽102中可设有弹簧限位凸肩106,该弹簧限位凸肩106可被设置在C形的一端,如图3所示。以这种方式,第一部件100相比于现有弹簧减振垫能够很好地防止悬架弹簧的旋转和滑移。为了进一步防止悬架弹簧受侧向载荷时发生移位,优选地,第一部件100的内侧壁101可被设置为高于外侧壁110以卡接于悬架弹簧的内侧。根据本技术,有利地提供了布置于第一部件100和悬架控制臂之间的第二部件200,通过将第一部件固定于第二部件上,再将第二部件固定于悬架控制臂上,来有效防止现有悬架减振系统的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减振垫滑移错位导致磨损失效的风险。结合图5所示实施方式,第二部件200也可被构造为具有内侧凸缘201和外侧护板204的环形件,第一部件100被安装于形成在内侧凸缘201和外侧护板204之间的卡槽203内。第一部件100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图3和图4示例性示出三个定位凸台103、105、109,相应地,在第二部件200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卡口,图6示例性示出三个定位卡口205a、205b、205c以分别容置第一部件100的定位凸台在其中。为了进一步将第一部件100固定于第二部件200中,优选地,第二部件200的内侧凸缘201上还设有卡扣202以卡接第一部件100的内侧壁101。当装配完成后,该卡扣202还能够辅助卡接悬架弹簧的内侧起到固定作用。第一部件100与第二部件200装配时,悬架弹簧安装到第一部件的凹槽102内,第一部件100安装到第二部件200的卡槽203内,并通过第一部件100的定位凸台103、105、109与第二部件200的定位卡口205a、205b、205c进行定位,同时,通过第二部件200的内侧凸缘201上的卡扣202卡接于第一部件100的内侧壁101将第一部件100固定。第二部件200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9/201620477775.html" title="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及车辆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及车辆</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减振垫包括:第一部件,其安装于悬架弹簧的末端并被构造为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的环形件,在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悬架弹簧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中设有弹簧限位凸肩,所述第一部件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第二部件,其通过限位元件固定安装于车辆后悬架的悬架控制臂上并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卡口,所述第一部件的至少一个定位凸台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卡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减振垫包括:第一部件,其安装于悬架弹簧的末端并被构造为具有内侧壁和外侧壁的环形件,在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悬架弹簧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中设有弹簧限位凸肩,所述第一部件的底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台;第二部件,其通过限位元件固定安装于车辆后悬架的悬架控制臂上并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卡口,所述第一部件的至少一个定位凸台固定于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卡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内侧壁高于所述外侧壁以卡接于所述悬架弹簧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凹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悬架弹簧的截面形状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后悬架的弹簧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底部还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减振块。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欣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