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77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悬架,其包括: 车轮支撑件,用于分别在竖直方向中将左和右车轮可移动地支撑在车辆本体上; 第一板簧,在车辆本体的下侧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具有两个端部,每个端部设置在所述的车轮支撑件的其中之一的上侧; 第二板簧,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板簧与车辆本体之间并沿所述的第一板簧延伸; 枢轴,从所述车辆本体的下表面突出并支撑所述车辆本体上的第二板簧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 衬垫,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板簧与第一板簧之间并位于所述枢轴的附近; 滑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板簧的两个端部的下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板簧的两个端部的上表面滑动接触;和 接收件,分别插入在所述的两个端部与车轮支撑件之间; 其中,每个车轮支撑件包括向上开口的凹槽部分,所述的接收件安装在所述的凹槽部分以防止发生脱落; 每个接收件都包括啮合部分,用于与所述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两个端部的其中之一啮合;和 每个接收件都包括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能发生变形以跟随所述的第一板簧与车轮支撑件的其中之一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的车辆宽度方向中的移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中的悬架,尤其涉及横向安装的板簧类型的独立悬架,其利用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板簧独立地悬挂车辆两侧的车轮。
技术介绍
JP-UM-A-6-79609中描述了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中的板簧的常规悬架的示例。所述的悬架包括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单一的板簧和分别设置在车辆左侧和右侧的盘簧。当一辆具有大承载量的卡车除了采用板簧之外还采用盘簧时,会产生下列问题。除了由于采用盘簧会增加成本之外,还需要确保一个用于将所述盘簧分别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左右两侧的空间。还有,使得将左右两侧的盘簧装配到车辆上的工时增加。因此,需要一种独立的悬架,其通过叠置两片板簧来充分保证悬架的弹簧刚度,从而不需要盘簧,并且该悬架耐久性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独立的悬架,通过采用两片叠置的板簧能充分保证所述悬架的弹簧刚度,且所述悬架的耐久性良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架,其包括用于分别在竖直方向将左右车轮可移动地支撑在车辆本体上的车轮支撑件;沿车辆宽度方向在车辆本体的下面延伸的第一板簧,且所述板簧的两个端部每一个都设置在所述车轮支撑件其中之一的上面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簧与所述车辆本体之间,并沿所述第一板簧延伸的第二板簧;从所述车辆本体的下表面突出并支撑所述车辆本体上的第二板簧的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的枢轴(pivot);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簧与第一板簧之间位于所述枢轴附近的衬垫(spacer);固定在所述第二板簧的两个端部的下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板簧的两个端部的上表面滑动接触的滑板;和分别插入在所述的两个端部与车轮支撑件之间的接收件;其中每个车轮支撑件包括一个向上开口的凹槽部分,所述的接收件安装在所述凹槽部分上以防止脱落;每个接收件包括一个啮合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两个端部的其中之一啮合;且每个接收件包括一个弹性件,能产生变形以跟随(follow)所述的第一板簧与所述车轮支撑件的其中之一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移动。因此,将所述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以这种方式应用到车辆上的结果如下,当车轮支撑件的负载输入到所述的两个板簧的各自的两个端部时,所述的两个板簧以枢轴和设置在其附近的衬垫为支点发生弯曲变形。因此,所述的车轮能从所述的车辆本体中弹性地悬挂下来。另外,当所述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弯曲时,所述的两个板簧的各自的端部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但是,可能只在竖直方向中将负载从所述的第二板簧的两个端部传送到所述第一板簧的两个端部,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基本上不产生任何负载。而且,当所述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一板簧与车轮支撑件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发生相对位移。但是,由于所述接收件的弹性件分别产生变形以跟随所述第一板簧的两个端部与车轮支撑件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中的相对位置的移动,所以能避免在所述的第一板簧的两个端部与所述车轮支撑件之间产生摩擦。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板簧和与其啮合的滑板的其中之一包括在竖直方向中延伸的凸块。所述第二板簧和与其啮合的滑板中的另一个包括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凸块的孔部分。所述的接收件的啮合部分是孔部分,所述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各自的两个端部连同所述的滑板能插入所述的孔部分。因此,通过采用将所述凸块装配到所述的孔部分中的简单结构能将所述的滑板锁定在所述的第二板簧上。在以这种方式装配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簧之间的滑板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簧的各自的两个端部分别连同所述滑板插入所述接收件的孔部分中,在板簧集成到所述车辆之前形成板簧组件。因此,缩短了装配的工时。优选地,成形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板簧,使其各自的两个端部的宽度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中朝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逐渐变窄。每个接收件的啮合部分是沿着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簧各自的一个端部设置的直立壁。所述的滑板包括一法兰部分,该法兰部分从其一端部边缘至少向下延伸,所述的端部边缘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的法兰部分能沿着所述凹槽部分的侧壁滑动。因此,当所述的第二板簧的两个端部相对于所述的接收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向外移动时,所述的两端部与所述接收件的直立壁接触。另外,当所述的第二板簧的两个端部相对于所述的接收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向内移动时,固定在所述第二板簧的一个端部的滑板的法兰部分能沿着所述第一板簧和沿着所述凹槽部分的侧壁滑动。因此,可以避免所述第二板簧的脱落。另外,通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簧之间安装滑板,限制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簧相互之间的位置转换。因此,便于实现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簧的各自的两个端部连同所述滑板插入所述接收件的孔部分的操作。优选地,所述的衬垫包括粘结在所述第二板簧上的金属板;和由橡胶制成的弹性件,通过硫化粘结与所述金属板连接并与所述的第一板簧接触。因此,所述衬垫的金属板通过采用粘结剂被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二板簧上和由橡胶制成的弹性件通过采用硫化粘结被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的金属板上。所以,能使所述的衬垫更加不可拆卸。另外,由于所述的金属板粘结在所述板簧的上面,所述的上面是受拉面,因此能有利地保持所述粘结剂的粘结力。当由橡胶制成的弹性件通过硫化作用直接粘结在所述板簧上时,会出现由于高温而导致板簧的强度下降的问题。但是,根据所述的结构,能避免出现这个问题。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立体放大视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剖的纵剖面放大视图;图4是图1的IV部分的放大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构件1与车辆本体(未示出)连接。所述横向构件1的左右两端中的每一端都枢轴地与下悬架臂2的一端连接并通过塔形件3与上悬架臂4的一端枢轴地连接。车轮(未示出)与万向接头5连接。所述的万向接头5跨接在所述的下悬架臂2和上悬架臂4之间。设置减震器6横跨所述的下悬架臂2和塔形件3。根据本实施例,每个车轮支撑件包括下悬架臂2、上悬架臂4和万向接头5。由橡胶制成的接收件8安装在凹槽部分7内。所述的凹槽部分7大致为梯形并形成在所述的左和右下悬架臂2上,并同时定位所述的接收件8。两片都是由弹簧钢制成的板簧9(第二板簧)和板簧10(第一板簧)在竖直方向中相互叠置并沿着所述的横向构件1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中。滑板11具有由合成树脂,诸如聚甲醛树脂制成的平面部分12。所述的平面部分12夹在所述板簧9和10之间的左端和右端处。从所述的平面部分12向上延伸形成椭圆形状的凸块13。所述的凸块13安装在要固定的缝隙14(孔部分)中。因此,板簧9和10各自的两端都插入孔部分8A中从而使滑板11相对于板簧9定位。沿板簧9和10的切削端部边缘9A和10A形成接收件8的直立壁17。所述板簧9和10的各自的端部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宽度沿着所述切削端部边缘9A和i0A并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中朝向外侧逐渐变窄。所述的滑板11具有在其端部的下表面上形成的斜面部分15且该部分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中朝外设置。所述的斜面部分15使得所述滑板11的厚度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中朝外侧变薄。法兰16与所述的滑板11一体成形。所述的法兰16从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板11的端部边缘向上和向下延伸。沿着所述的板簧9和10以及所述下悬架臂2的凹槽部分7的侧壁7A设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