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92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悬架,包括牵引臂和基本上为板状的底臂,该牵引臂在它的前端通过弹性接头可枢转地支承在车体上,并从该前端朝向车体后部延伸,该底臂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且它的内端可枢转地支承在车体上,它的外端固定在牵引臂的后部上,焊接到牵引臂的后端上的端板的第一扁平支座表面叠置在底臂外端处的第二扁平支座表面上,形成于第二支座表面上的闭合矩形开口的内周通过焊缝焊接在第一支座表面上,底臂的第二支座表面通过一斜表面而从主体部分上凸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架,该车辆悬架包括沿车体纵向方向延伸的牵引臂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柔性臂,其中,该柔性臂的外端与该牵引臂的后端相连,并当车轮制动时向后弯曲,从而使车轮前束(toe-in)。
技术介绍
图7和图8表示了普通的车辆悬架。悬架01悬挂一车轮W(右后轮),并包括牵引臂02、底臂03、上臂04和肘接头05。牵引臂02的前端通过接头06可枢转地支承在车体上。底臂03的内端通过接头07可枢转地支承在车体上。该底臂03的外端焊接在牵引臂02的后端上。上臂04的外端和内端通过接头08、09可枢转地分别支承在肘接头05和车体上。底臂03基本上为板状部件,具有包括第一支承部分03a和第二支承部分03b的分叉外端。膨胀部分03c形成于第一和第二支承部分03a、03b的底部,并沿底臂03的厚度方向朝一侧凸出。底臂03的第一和第二支承部分03a、03b处于这样的状态,即它们环绕牵引臂02后部的外周安装,该牵引臂02的外周表面和底臂03的前表面通过焊缝w1焊接,该牵引臂02的外周表面和底臂03的后表面通过焊缝w2焊接。在该悬架01中,当车轮W制动时,向后的负载作用在肘接头05上,底臂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悬架,包括:牵引臂,该牵引臂在它的前端通过弹性接头可枢转地支承在车体上,并从该前端朝着车体后部延伸;以及基本上为板状的柔性臂,该柔性臂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且它的内端可枢转地支承在车体上,它的外端固定在牵引臂的后部 上,当车轮制动时,由于向后的制动负载作用在牵引臂的后部上,因此该柔性臂的外端向后弯曲,从而允许弹性接头向后和向内运动,以便使车轮前束;其特征在于:在该牵引臂后端处的第一扁平支座表面叠置在柔性臂外端处的第二扁平支座表面上,形成 于所述第二支座表面上的闭合开口的内周或形成于所述第二支座表面上的、具有一端部开口的槽道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满绿川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F泰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