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5926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9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架,包括减震装置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一,圆柱形筒体一顶部设置有车身连接板,车身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第一磁体,圆柱形筒体一内部设置有第二磁体,减震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二,圆柱形筒体二内部设置有第三磁体,第三磁体上部设置有第四磁体,第四磁体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圆柱形筒体一和圆柱形筒体二并与车身连接板固接,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箱靠近面磁极相同,第三磁体与第四磁体向靠近面磁极相同。本汽车悬架改变了传动的弹性元件实现减震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车身与减震装置之间的连接支撑装置,有效的避免了汽车转向时零部件的磨损,也大大降低了汽车在行驶中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及其零部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悬架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是用于连接汽车的车身和车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行驶。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前悬架一般包括减震器和套设于减震器外的弹簧,弹簧的上端设置有平面轴承,平面轴承远离弹簧的一端通过缓冲件与车身连接,这样弹簧与减振器处于同一轴线上,汽车悬架的顶部与车身之间通过缓冲件相连接,当汽车转向时,汽车悬架会跟着转向节一起与车身之间发生会相对转动,弹簧和缓冲件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平面轴承在悬架工作时需要承受不断变化的外界针对和摩擦,对平面轴承的质量要求极高,且在使用中,平面轴承极易受到磨损等损害,使用寿命低,且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多采用弹簧等弹性元件实现减震,减震效果差,对弹性元件的磨损较为厉害,减震元件使用寿命低,减震效果会随着使用时间快速降低,已经不能满足现有技术中人们对车辆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架,本汽车悬架改变了传动的弹性元件实现减震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车身与减震装置之间的连接支撑装置,有效的避免了汽车转向时零部件的磨损,也大大降低了汽车在行驶中的震动。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悬架,包括减震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一端与减震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减震装置远离支撑装置端与车
轮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一,所述圆柱形筒体一顶部设置有车身连接板,所述车身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圆柱形筒体一内部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二,所述圆柱形筒体二内部设置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上部设置有第四磁体,所述第四磁体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圆柱形筒体一和圆柱形筒体二并与车身连接板固接,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箱靠近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三磁体与第四磁体向靠近面磁极相同。优选的,所述圆柱形筒体一和圆柱形筒体二之间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圆柱形筒体二口部固接,所述活塞杆穿过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圆柱形筒体一底部固接,另一端与圆柱形筒体二口部固接,所述固定套高度小于复位弹簧被压缩后的最短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二磁体与圆柱形筒体一底部固接,所述第三磁体与圆柱形筒体二底部固接,所述第四磁体与活塞杆端部固接,所述第一磁体与车身连接板固接。本技术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悬架,将支撑装置中的弹簧和平面轴承连接改为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形成的结构,汽车转向时通过车身连接板转动第一磁体,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磁性相同,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磁不接触且中间形成一段空白区域,车身连接板带动第一磁体转动时,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磁之间不会产生摩擦,不会对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磁造成磨损,延长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磁使用寿命,同时延长汽车悬架中的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悬架,在减震装置中运用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之间的斥力实现减震,避免了减震元件间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减震元气件的磨
损和损坏,保证了减震效果和减震能力,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悬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悬架,包括减震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一端与减震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减震装置远离支撑装置端与车轮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一6,所述圆柱形筒体一6顶部设置有车身连接板5,所述车身连接板5底部设置有第一磁体1,所述圆柱形筒体一6内部设置有第二磁体2,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二10,所述圆柱形筒体二10内部设置有第三磁体3,所述第三磁体3上部设置有第四磁体4,所述第四磁体3上连接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穿过圆柱形筒体一6和圆柱形筒体二10并与车身连接板5固接,所述第一磁体1与第二磁体2箱靠近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三磁体3与第四磁体4向靠近面磁极相同,所述圆柱形筒体一6和圆柱形筒体二9之间设置有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与圆柱形筒体二10口部固接,所述活塞杆9穿过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一端与圆柱形筒体一6底部固接,另一端与圆柱形筒体二10口部固接,所述固定套7高度小于复位弹簧8被压缩后的最短长度,所述第二磁体2与圆柱形筒体一6底部固接,所述第三磁体3与圆柱形筒体二10底部固接,所述第四磁体4与活塞杆9端部固接,所述第一磁体1与车身连接板5固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悬架,减震装置工作时,车轮将震动传递给
圆柱形筒体二10,圆柱形筒体二10内部的活塞杆9将震动传递给与车身连接板5连接的车架及车身,圆柱形筒体二10内部的第三磁体3和活塞杆9上的第四磁体4之间的磁力作用实现减震,第三磁体3和第四磁体4之间没有结束,车轮通过圆柱形筒体二10传动给活塞杆9及与车身连接板5连接的车身震动大大减小,且在震动产生或减震的过程中,减震装置的元器件没有磨损,这也大大延长了减震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悬架,支撑装置在工作时,车身连接板5在转向节的作用下实现转动,第一磁体1与第二磁体2之间没有接触,在车身连接板5带动第一磁体1进行转动时,第一磁体1与第二磁体2之间不会产生摩擦,第一磁体1与第二磁体2不会产生磨损,延长了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悬架,包括减震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一端与减震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减震装置远离支撑装置端与车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一,所述圆柱形筒体一顶部设置有车身连接板,所述车身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圆柱形筒体一内部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二,所述圆柱形筒体二内部设置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上部设置有第四磁体,所述第四磁体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圆柱形筒体一和圆柱形筒体二并与车身连接板固接,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箱靠近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三磁体与第四磁体向靠近面磁极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包括减震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一端与减震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减震装置远离支撑装置端与车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一,所述圆柱形筒体一顶部设置有车身连接板,所述车身连接板底部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圆柱形筒体一内部设置有第二磁体,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圆柱形筒体二,所述圆柱形筒体二内部设置有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上部设置有第四磁体,所述第四磁体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圆柱形筒体一和圆柱形筒体二并与车身连接板固接,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箱靠近面磁极相同,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胡新林王云霞高众方怀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