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12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复合式风叶包括有风叶、转子和转轴,包括有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动模部分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动模型腔,定模部分朝向动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定模型腔,动模型腔和定模型腔共同构成用于注塑风叶的注塑型腔;动模部分包括有动模型芯,动模型腔设置在动模型芯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转子和转轴通过定位组件同轴固定在动模型芯内,且转子、转轴的一端伸进动模型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以转子、转轴为嵌件,与风叶注塑融合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铆压、过盈配合组装成的复合式风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出来的复合式风叶的平衡度和同轴度更好,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效率稿,至少成本低。

A compound injection mold for wind blad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site type vane injection mold, composite type fan blade comprises a blade, rotor and shaft, comprises a movable mold part and the fixed mould part, dynamic mold part towards one side of the fixed mould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mould cavity model, part of the movable part on the side of the di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mold cavity, moving die cavity and the fixed mold cavity for injection molding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cavity injection fan; dynamic simulation part comprises a movable core model, dynamic model cavity set on one side of the movable mold core toward the fixed mould part; rotor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on the movable mold core by coaxial positioning component the rotor shaft, and one end, and precession model cavity. The injection mol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rotor, shaft inserts, and fan injection together,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by riveting, interference fit composite fan blad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made composite blades balance and better concentricity, simple process and production. The efficiency of release, low cost at le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轴流风机以功耗低、散热快、噪音低、节能环保等优点获得广泛应用。各类轴流风机的定子结构差异不大,所不同的是转动体结构部件,若其结构能获得优化则意味着工艺过程得以简化,这将直接惠及风机成本的下降。如图1中所示,为传统的铆压式带转子风叶结构,利用钻模在铸铝转子端面钻出Φ2.9孔,再将其铰至Φ30+0.012,并借助工装将Φ3钢转轴压入该转子孔中,获得带轴转子;最后利用铆压工装将风叶和带轴转子铆压成整体,最终获得如图1所示铆压式带转子风叶。现有的带转子风叶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转轴紧配于铸铝转子的端环平面孔,而纯铝(端环和导条都为纯铝)的强度太差,当风机工作一段时间后,转轴即发生松动,导致风叶部件发生不规则晃动甚至飞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1、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复合式风叶包括有风叶、转子和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动模型腔,所述定模部分朝向所述动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定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共同构成用于注塑风叶的注塑型腔;所述动模部分包括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型腔设置在所述动模型芯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所述转子和转轴通过定位组件同轴固定在所述动模型芯内,且所述转子、转轴的一端伸进所述动模型腔内。较佳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转子定位芯,所述动模型芯上动模型腔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转子定位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子定位芯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内径与所述转子外径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转子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进行,且一端伸进所述动模型腔内;转轴定位芯,其外径与所述转子的中心孔的内径相匹,所述转轴定位芯安装在所述转子定位芯内,且一端穿设在所述转子的中心孔内;所述转轴定位芯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内径与所述转轴外径匹配的第二限位孔,所述转轴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且一端伸进所述动模胸腔内。较佳地,所述转轴定位芯上还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转轴定位芯的端部形成出气口。较佳地,所述风叶由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四周的多个叶片组成;所述动模型腔包括有动模主体部型腔和动模叶片型腔,所述转子定位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其上端伸进动模型腔内,所述转子定位芯上端与所述动模型芯之间构成动模主体部型腔,所述动模叶片型腔布置在所述动模主体部型腔的四周并与之相通。较佳地,所述动模部分还包括有顺序设置有底板、动模盖板,所述动模型芯通过动模板安装在所述动模盖板上;所述底板与所述动模盖板之间设置有垫块,之间形成有一间距,所述间距内布置有开模后用于推出注塑件的推杆组件。较佳地,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推板,通过推板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注塑件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板上,另一端穿过顺序穿过所述动模盖板、所述转轴定位芯,且所述注塑件推杆可相对于所述动模盖板、转子定位芯轴向移动;复位杆,一端连接所述推板,另一端穿过所述动模盖板,与动模板的右平面平齐。较佳地,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有转子推杆,所述转子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推板上,另一端顺序穿过所述动模盖板、所述转子定位芯后抵在所述转子端面上,且所述转子推杆可相对于所述动模盖板、转子定位芯轴向移动。较佳地,所述转子的一端上具有倒钩部,所述倒钩部位于所述动模型腔内。较佳地,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T”型部,所述“T”型部位于所述动模型腔内较佳地,所述定模部分还包括有定模板,所述定模型芯通过定模中间板安装在所述定模扳朝向所述动模部分的一侧上;所述定模板上还设置有向所述定模型芯上的定模型腔注入塑料的浇口套组件。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以转子、转轴为嵌件,与风叶注塑融合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铆压、过盈配合组装成的复合式风叶,本专利技术制作出来的复合式风叶的平衡度和同轴度更好,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明显降低。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阐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为现有铆压式带转子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式风叶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式风叶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动模部分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子定位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转轴定位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测试复合式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静平衡架的正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静平衡架的侧视图;图11为测试具有通孔的风叶的静平衡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用于注塑由风叶、转子和转轴构成的复合式风叶结构;该模具包括有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动模部分朝向定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动模型腔,定模部分朝向动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定模型腔,动模型腔和定模型腔共同构成用于注塑风叶的注塑型腔;动模部分包括有动模型芯15,动模型腔设置在动模型芯15朝向定模部分的一侧上;转子8和转轴9通过定位组件同轴固定在动模型芯15内,且转子8、转轴8的一端伸进动模型腔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以转子、转轴为嵌件,与风叶注塑融合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铆压、过盈配合组装成的复合式风叶,本专利技术制作出来的复合式风叶的平衡度和同轴度更好,而且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明显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动模部分包括有底板25、动模盖板18,底板25与动模盖板18之间设置有垫块21之间形成有一间距,间距内用于布置开模后用于推出注塑件的推杆组件;动模型芯15的四周通过一动模板17安装在动模盖板18朝向定模部分的一侧上;底板25、垫块21、动模盖板18、动模板17之间通过一螺钉24顺序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构成一完整的动模部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动模部分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动模型芯15的一端通过一动模板17通过动模板17以及螺钉24压在动模盖板18上,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形成风叶的动模型腔,且动模型腔的中芯部位设置有一贯穿动模型芯15的安装孔,转子8、转轴9通过定位组件安装在该安装孔内。具体的,参照图4-7,定位组件包括有转子定位芯13和转轴定位芯12。结合图4和图6,转子定位芯13的外径同一动模型芯15上的安装孔的孔径相匹配,以使得转子定位芯13插进安装孔内实现径向限位和固定,转子定位芯13的一端的一圈上还设置有凸边1302,安装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台阶;转子定位芯13插进安装孔内后,凸边1302压在安装孔的台阶上,同时转子定位芯13设置有凸边1302的一端的端面紧压在动模盖板18上,从而实现转子定位芯13与动模型芯15之间的同轴安装固定。转子定位芯13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301,第一定位孔130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复合式风叶包括有风叶、转子和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动模型腔,所述定模部分朝向所述动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定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共同构成用于注塑风叶的注塑型腔;所述动模部分包括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型腔设置在所述动模型芯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所述转子和转轴通过定位组件同轴固定在所述动模型芯内,且所述转子、转轴的一端伸进所述动模型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复合式风叶包括有风叶、转子和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所述动模部分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动模型腔,所述定模部分朝向所述动模部分的一侧上设置有定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共同构成用于注塑风叶的注塑型腔;所述动模部分包括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型腔设置在所述动模型芯朝向所述定模部分的一侧上;所述转子和转轴通过定位组件同轴固定在所述动模型芯内,且所述转子、转轴的一端伸进所述动模型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转子定位芯,所述动模型芯上动模型腔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转子定位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子定位芯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内径与所述转子外径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转子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进行,且一端伸进所述动模型腔内;转轴定位芯,其外径与所述转子的中心孔的内径相匹,所述转轴定位芯安装在所述转子定位芯内,且一端穿设在所述转子的中心孔内;所述转轴定位芯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内径与所述转轴外径匹配的第二限位孔,所述转轴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且一端伸进所述动模型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定位芯上还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转轴定位芯的端部形成出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风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由主体部和设置在主体部四周的多个叶片组成;所述动模型腔包括有动模主体部型腔和动模叶片型腔,所述转子定位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其上端伸进动模型腔内,所述转子定位芯上端与所述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波谈正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