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注塑模具及注塑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5488801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包括: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做成一条直线;将搭接浇口设置于分界线在后模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首先,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即产品的分形线)做成一条直线,以保证在搭接浇口时不影响产品的正面外观,然后,在注塑模具后模的分界线位置设置搭接浇口,在注塑过程中,位于后模的浇口能够使得产品的进胶流动方式更合理,避免气纹的产生,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产品的表面外观,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注塑模具及注塑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一种注塑模具及一种注塑产品。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注塑模具的浇口是接通主流道(或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所以浇口是整个流道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但是浇口却具有极大的作用,其会使通过的熔料受到较强的剪切而升高温度,从而降低表观粘度以提高流动性,并且浇口的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圆形,截面积宜小而长度宜短,而注塑过程中因存于这部分的熔料早凝而防止倒流,以便于制品与流道系统分离,其中,浇口形状、尺寸和位置的设计取决于塑料的性质、制品的大小和结构。目前,注塑模具的浇口通常是按控制品尺寸进行各零件的设计及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组合方式来进行的,而如果浇口的位置设置不当,将造成产品外观面出现外观面气纹,浇口尺寸设置不当,将导致在浇口去除后的残留过大,进而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提出了一种注塑产品。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包括: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做成一条直线;将搭接浇口设置于分界线在后模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首先,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即产品的分形线)做成一条直线,以保证在搭接浇口时不影响产品的正面外观,然后,在注塑模具后模的分界线位置设置搭接浇口,在注塑过程中,位于后模的浇口能够使得产品的进胶流动方式更合理,避免气纹的产生,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产品的表面外观,提生产品合格率。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搭接浇口与产品边缘的搭接距离设置为H1,H1的取值范围为,0.8mm≤H1≤1.1m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搭接浇口与产品边缘的搭接距离H1的取值范围为设置为0.8mm≤H1≤1.1mm,使得在注塑完成去除浇口后,产品浇口处的残留胶料的面积少,进而保证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浇口的外端面的端面高度设置为H2,H2的取值范围为,2.5≤H2≤3.0m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浇口的外端面的端面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2.5≤H2≤3.0mm,使得在注塑完成去除浇口后,产品浇口处的残留胶料的高度低,进而保证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浇口的外端面至与流道连接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H3,H3的取值范围为,3mm≤H3≤5m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浇口的外端面至与流道连接面之间的距离H3的取值范围为3mm≤H3≤5mm,使得在注塑完成去除浇口后,产品浇口处的残留胶料的长度短,进而保证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浇口过渡到流道的倾斜边与分界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α,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35°≤α≤4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浇口过渡到流道的倾斜边与分界线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35°≤α≤45°,使得在注塑完成去除浇口后,产品浇口处的残留胶料的体积小,进而保证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其中,优选地,夹角α的取值为,α=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流道截面设置为梯形时,梯形流道的梯形截面的中位线长度A的取值范围为,0<A≤6mm,梯形流道高度B的取值范围为,0<B≤8mm。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流道的截面为梯形时,将梯形流道的梯形截面的中位线长度A的取值范围为0<A≤6mm,梯形流道高度B的取值范围为0<B≤8mm,在产品注塑阶段,能够使得胶料的流速更合理,进而避免了产品产生气纹气泡等不良缺陷。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流道截面设置为圆形时,圆形流道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0mm<D≤8mm。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流道截面设置为圆形时,将圆形流道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0mm<D≤8mm,在产品注塑阶段,能够使得胶料的流速更合理,进而避免了产品产生气纹气泡等不良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通过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制造成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注塑模具,因由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制造的成型,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在一一陈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塑产品,采用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注塑产品,因由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在一一陈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浇口与分界线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浇口与流道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中浇口、产品、分界线以及流道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注塑模具,10浇口,12分界线,14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及注塑模具1。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步骤402,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12做成一条直线;步骤404,将搭接浇口10设置于分界线12在后模的位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首先,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12(即产品的分形线)做成一条直线,以保证在搭接浇口10时不影响产品的正面外观,然后,在注塑模具1后模的分界线12位置设置搭接浇口10,在注塑过程中,位于后模的浇口10能够使得产品的进胶流动方式更合理,避免气纹的产生。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对相关技术中的注塑模具1浇口10的搭接方式进行改进,通过对浇口10的搭接位置进行限定,能够避免产品的外观出现气纹,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产品的表面外观,提高产品合格率,并且,经实践不会增加能耗及工艺时间。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步骤502,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12做成一条直线;步骤504,将搭接浇口10设置于分界线12在后模的位置;步骤506,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注塑模具及注塑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做成一条直线;将搭接浇口设置于所述分界线在所述后模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前模与后模的分界线做成一条直线;将搭接浇口设置于所述分界线在所述后模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搭接浇口与产品边缘的搭接距离设置为H1,所述H1的取值范围为,0.8mm≤H1≤1.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浇口的外端面的端面高度设置为H2,所述H2的取值范围为,2.5≤H2≤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浇口的外端面至与所述流道连接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H3,所述H3的取值范围为,3mm≤H3≤5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搭接浇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浇口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映娥曹春德杨榕华肖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