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包括车身和车轮,车身承载在车轮上,所述运输车还具有承载平台,该承载平台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块平台竖框板以及水平设置的多个辊筒,多个辊筒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块平台竖框板上,多个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并排设置,所述的承载平台通过平台竖框板直接放置在车身上,承载平台能够沿平台竖框板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辊筒作为模具的承载输送件,能够实现模具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推入和推出。该运输车能够实现注塑模具安全、快速的装卸及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
技术介绍
注塑机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模具的安装、更换及运输均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费时费力。传统的装模方式是通过专用的模具吊车把模具从模具架上吊装运输到注塑机上进行安装,由于模具总量很重,吊装运输及上模环节模具会升高至一定高度才能进行,因此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使用另一种平台运输车的装模方式时,虽然不用吊装模具,但也因为模具重量原因在模具推入推出平台车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同时也存在模具从平台车上推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该运输车能够实现模具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安全、快速的推入和推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包括车身和车轮,车身承载在车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具有承载平台,该承载平台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块平台竖框板以及水平设置的多个辊筒,多个辊筒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块平台竖框板上,多个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并排设置,所述的承载平台通过平台竖框板直接放置在车身上,承载平台能够沿平台竖框板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辊筒作为模具的承载输送件,能够实现模具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推入和推出。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车采用辊筒式承载平台,通过辊筒将现有模具推入推出运输车时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摩擦系数,从而实现模具推入推出时的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车身在每块平台竖框板的外侧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有一块导向侧板,两块导向侧板也平行设置,两块导向侧板分别与两块平台竖框板相接触,两块导向侧板上均安装有弹簧定位插销,所述平台竖框板上开设有定位插孔,定位插孔与弹簧定位插销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尺寸相适配,所述承载平台沿平台竖框板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时,移动到弹簧定位插销对准定位插孔位置处时插入定位插孔内,实现承载平台的锁紧定位。为了提高运输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承载平台还具有一根与平台竖框板相联动的安全档杆,所述平台竖框板的前端开设有弯折的档杆槽,该档杆槽由位于上部的竖向设置的直槽以及位于下部的与直槽相连通的斜槽组成,直槽的高度高于辊筒的高度,直槽的槽底与导向侧板的顶面相平齐,斜槽最上端的高度高于辊筒的高度,最下端的高度低于辊筒的高度,导向侧板的前端与档杆槽相邻近的位置设有倾斜的斜面,该斜面为推杆斜面,推杆斜面的倾斜方向和斜槽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安全档杆插装在档杆槽内,安全档杆的杆端伸出档杆槽外,安全档杆伸出档杆槽外的杆端靠近推杆斜面,所述承载平台在沿平台竖框板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时,在平台竖框板的档杆槽和导向侧板的推杆斜面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同步带动安全档杆升降,当承载平台相对于车身向前伸出时,安全档杆从直槽内降至斜槽内,且当安全档杆的高度低于辊筒的高度时,模具才能从辊筒上推出;当安全档杆降至斜槽的最下端时,导向侧板上的弹簧定位插销插入平台竖框板上的定位插孔,此时模具能够实现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自由推入和推出;当拔出弹簧定位插销,承载平台相对于车身向后收回时,安全档杆在推杆斜面的推力作用下从斜槽内升至直槽内,对辊筒上的模具形成安全防护。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车中增设一根与平台竖框板相联动升降的安全档杆,安全档杆通过平台竖框板的档杆槽和导向侧板的推杆斜面的共同作用来实现与平台竖框板的联动升降,安全档杆的升降过程随承载平台的移动即可自动完成,结构巧妙且操作方便,能够提高运输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平台竖框板的顶面还开设有缺口,缺口内架设有定位档杆,对辊筒上的模具形成进一步的安全防护。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辊筒为六个。本专利技术的运输车采用辊筒作为模具的承载平台,方便模具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导入导出。而且该承载平台可向前伸出一定距离,最大程度的接近注塑机上模具的工作位置,避免了因为注塑机与运输车间距离过大而导致模具跌落的风险。同时,在承载平台向前伸出时,承载平台上的安全档杆会自动滑落,模具才能从运输车上推出。反之,在运输车接入模具时,伸出承载平台,导入模具后将承载平台收回,承载平台上的安全档杆自动升高复位,在模具的前方承载平台出口处形成了一道安全锁,防止模具滑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运输车装载模具后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运输车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运输车装载模具后的正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运输车中平台竖框板的零件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运输车中导向侧板的零件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运输车装载模具后的局部正视图,此时承载平台处于向后收回状态,安全档杆位于直槽内,防止模具滑出;图8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运输车装载模具后的局部正视图,此时承载平台处于向前伸出状态,安全档杆位于斜槽的最下端,导向侧板上的弹簧定位插销插入平台竖框板上的定位插孔,模具能够实现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自由推入和推出。附图标记说明1、车轮;2、车身;3、模具;4、承载平台;41、平台竖框板;411、档杆槽;411a、直槽;411b、斜槽;412、缺口;413、定位插孔;42、辊筒;5、导向侧板;51、推杆斜面;6、安全档杆;7、定位档杆;8、弹簧定位插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包括车身2、车轮1和承载平台4,车身2承载在车轮1上,车轮1采用万向轮,承载平台4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块平台竖框板41以及水平设置的六个辊筒42,六个辊筒42结构相同且等间距设置,六个辊筒42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块平台竖框板41上,六个辊筒4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并排设置,六个辊筒42分别与两块平台竖框板41相垂直,承载平台4通过平台竖框板41直接放置在车身2上,承载平台4能够沿平台竖框板41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辊筒42作为模具3的承载输送件,能够实现模具3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推入和推出。这里平台竖框板41的板身长度方向是指与辊筒42的轴向相垂直的方向。本实施例的运输车采用六个辊筒42,保证有足够的数量与强度,通过辊筒42将现有模具3推入推出运输车时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摩擦系数,从而实现模具推入推出时的省时省力。辊筒4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本实施例中,车身2在每块平台竖框板41的外侧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有一块导向侧板5,两块导向侧板5也平行设置,两块导向侧板5分别与两块平台竖框板41相接触,两块导向侧板5上均安装有弹簧定位插销8,平台竖框板41上开设有定位插孔413,定位插孔413与弹簧定位插销8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尺寸相适配,承载平台4沿平台竖框板41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时,移动到弹簧定位插销8对准定位插孔413位置处时插入定位插孔413内,实现承载平台4的锁紧定位。为了提高运输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该承载平台4还具有一根与平台竖框板41相联动升降的安全档杆6,平台竖框板41的前端开设有弯折的档杆槽411,平台竖框板41的前端是指如图7、图8所示的靠左侧的一端,该档杆槽411由位于上部的竖向设置的直槽411a以及位于下部的与直槽411a相连通的斜槽411b组成,直槽411a的高度高于辊筒42的高度,直槽411a的槽底与导向侧板5的顶面相平齐,斜槽411b最上端的高度高于辊筒42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包括车身(2)和车轮(1),车身(2)承载在车轮(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具有承载平台(4),该承载平台(4)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块平台竖框板(41)以及水平设置的多个辊筒(42),多个辊筒(42)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块平台竖框板(41)上,多个辊筒(4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并排设置,所述的承载平台(4)通过平台竖框板(41)直接放置在车身(2)上,承载平台(4)能够沿平台竖框板(41)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辊筒(42)作为模具(3)的承载输送件,能够实现模具(3)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推入和推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运输车,包括车身(2)和车轮(1),车身(2)承载在车轮(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具有承载平台(4),该承载平台(4)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块平台竖框板(41)以及水平设置的多个辊筒(42),多个辊筒(42)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块平台竖框板(41)上,多个辊筒(4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并排设置,所述的承载平台(4)通过平台竖框板(41)直接放置在车身(2)上,承载平台(4)能够沿平台竖框板(41)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辊筒(42)作为模具(3)的承载输送件,能够实现模具(3)在运输车及注塑机上的推入和推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2)在每块平台竖框板(41)的外侧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有一块导向侧板(5),两块导向侧板(5)也平行设置,两块导向侧板(5)分别与两块平台竖框板(41)相接触,两块导向侧板(5)上均安装有弹簧定位插销(8),所述平台竖框板(41)上开设有定位插孔(413),定位插孔(413)与弹簧定位插销(8)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尺寸相适配,所述承载平台(4)沿平台竖框板(41)的板身长度方向移动时,移动到弹簧定位插销(8)对准定位插孔(413)位置处时插入定位插孔(413)内,实现承载平台(4)的锁紧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4)还具有一根与平台竖框板(41)相联动的安全档杆(6),所述平台竖框板(41)的前端开设有弯折的档杆槽(411),该档杆槽(411)由位于上部的竖向设置的直槽(411a)以及位于下部的与直槽(411a)相连通的斜槽(411b)组成,直槽(411a)的高度高于辊筒(42)的高度,直槽(41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程江,覃孟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鼎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