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14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用柴油发动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包括连杆、第一轴瓦和第二轴瓦;所述连杆的大端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一油槽,所述第一轴瓦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油槽与第一轴瓦的内环面连通;所述连杆的小端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二轴瓦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使所述第二油槽与第二轴瓦的内环面连通;所述连杆内部开设有连通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油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次通过第一通孔、第一油槽、油道、第二油槽以及第二通孔将连杆与曲轴主轴颈之间的滑油引入连杆与活塞销之间的环形缝隙中,滑油渗透路径简单高效,能够大幅度提升连杆两端的润滑效果。

A lubricating structure of the connecting rod of a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用柴油发动机生产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运转过程中,连杆与曲轴配合部位以及连杆与活塞配合部位需要采用机油进行润滑,传统的润滑方式是利用油管将机油注入连杆与曲轴和活该之间的配合间隙内,这种润滑方式油路设计较为复杂,机油渗透速度较慢,润滑效果较差,尤其是对于船用发动机这种大型发动机而言,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船用发动机润滑效果的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包括连杆、第一轴瓦和第二轴瓦,所述第一轴瓦位于连杆的大端内环面上,用于连接曲轴的主轴颈,所述第二轴瓦位于连杆的小端内环面上,用于连接活塞销;所述连杆的大端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一油槽,所述第一轴瓦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使所述第一油槽与第一轴瓦的内环面连通;所述连杆的小端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二油槽,所述第二轴瓦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使所述第二油槽与第二轴瓦的内环面连通;所述连杆内部开设有连通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油道。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大端为两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0)、第一轴瓦(11)和第二轴瓦(12),所述第一轴瓦(11)位于连杆(10)的大端(13)内环面上,用于连接曲轴的主轴颈,所述第二轴瓦(12)位于连杆(10)的小端(14)内环面上,用于连接活塞销;所述连杆(10)的大端(13)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一油槽(103),所述第一轴瓦(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使所述第一油槽(103)与第一轴瓦(11)的内环面连通;所述连杆(10)的小端(14)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二油槽(104),所述第二轴瓦(12)上设有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使所述第二油槽(104)与第二轴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连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0)、第一轴瓦(11)和第二轴瓦(12),所述第一轴瓦(11)位于连杆(10)的大端(13)内环面上,用于连接曲轴的主轴颈,所述第二轴瓦(12)位于连杆(10)的小端(14)内环面上,用于连接活塞销;所述连杆(10)的大端(13)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一油槽(103),所述第一轴瓦(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使所述第一油槽(103)与第一轴瓦(11)的内环面连通;所述连杆(10)的小端(14)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二油槽(104),所述第二轴瓦(12)上设有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使所述第二油槽(104)与第二轴瓦(12)的内环面连通;所述连杆(10)内部开设有连通第一油槽(103)和第二油槽(104)的油道(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的大端(13)为两半式结构,其中一半与连杆柄连接形成连杆体(10a),另一半形成独立的连杆盖(10b),所述第一油槽(103)开设在连杆盖(10b)一侧的半环面上,且第一油槽(103)的两端延伸至连杆体(10a)的半环面两端;所述第一轴瓦(11)为两半式结构,其中一半位于连杆体(10a)的半环面上,另一半位于连杆盖(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显徐淳唐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