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40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具体涉及连杆上润滑油供油实施冷却的结构。发动机连杆的大头部(10)的端面(11)上设置有开口朝向连杆小头部(20)的油槽(12),油槽(12)与连杆轴颈润滑油槽(13)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置对原有系统的轴承承载和机油流量没有任何影响,同时对小头孔的润滑和活塞的冷却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冷却与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杆,具体涉及连杆上润滑油供油实施冷 却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连杆小头孔是润滑油供油最为困难的地方,为给连杆小头孔提供 足够的润滑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当前主要有两种方案, 一种 方案是用一个通的直孔将大小头孔连接起来,通过连杆大头孔给连杆 小头提供足够的润滑油,该方案虽然实用,但加工比较困难,同时在承载力最大的位置开有油孔,对轴承承载力的要求较高;另外一种方 案是在活塞内腔处设置喷油孔,对应与连杆小头端上开设的通油孔, 通油孔与油槽相通。该方案较前述方案加工要简单,但同样存在在承 载力最大的位置开有油孔的问题,对轴承承载力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在确保轴承承载力的前 提下实现连杆小头端的冷却与润滑。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 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大头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开口朝向连杆小头部 的油槽,油槽与连杆轴颈润滑油槽连通。本专利技术是在连杆大头端面增加朝向连杆小头的油槽,做为连杆轴 颈润滑油流出通道,同时该位置为非承载区域,故对原有系统的轴承 承载和机油流量没有任何影响,油槽可以是加工也可以是在毛坯上锻 造出来,如果将油槽锻造在毛坯上则不会改变现有加工工艺,同时对 小头孔的润滑和活塞的冷却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冷却与 润滑效果。附图概述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附图说明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发动机连杆包括杆体,连杆大头部10通过轴瓦40 与连杆轴颈50相连,连杆大头部10的端面11上设置有开口朝向连 杆小头部20的油槽12,油槽12与连杆轴颈润滑油槽13连通。通过 在连杆大头部10端面11上开设的油槽12,增加对连杆小头部20和 活塞30的喷射供油以改善连杆小头部20润滑条件和活塞30的冷却 效果。所述的连杆大头部10的两侧端面11上对称设置油槽12,每侧 端面ll上以连杆的杆体为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参见图l、 2。这些油 槽12均处在非承载区域内,因此,油槽12设置将不会对原有系统的 轴承承载和机油流量造成负面影响。所述的油槽12的喷油方向指向活塞30的内腔表面,如图1中的 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反射后覆盖连杆小头部20的上部,连杆小头 部20上的通油孔21为位于该覆盖区域内。所述连杆小头部20上的通油孔21的布置方向与连杆的杆体构成 Y形,参见图1,这样可以保证通油孔21能够承接到由油槽12 喷出经活塞30反射的润滑油。以下简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连杆轴颈50和连杆大头部10之间设置有轴瓦40,轴瓦40与连 杆轴颈50之间的油槽41中的高压润滑油经油槽12喷出,沿油槽12 的方向喷至活塞30的内腔表面,高压润滑油的喷射和反射路径如图 l中的虚线箭头60所示,经活塞30内腔表面反射后,有一部分润滑 油将飞溅进入连杆总成的连杆小头部20的上部通油孔21中,起到润滑作用,同时经过活塞30内腔表面的润滑油也能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起到冷却活塞30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大头部(10)的端面(11)上设置有开口朝向连杆小头部(20)的油槽(12),油槽(12)与连杆轴颈润滑油槽(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连杆大头部(10)的端面(11)上设置有开口朝向连杆小头部(20)的油槽(12),油槽(12)与连杆轴颈润滑油槽(13)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大头部(10)的两侧端面(11)上对称设置油槽(12),每侧端面 (11)上以连杆的杆体为中心对称设置两个。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繁衍朱小平邓炯炯张欣林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