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增效载体pBVIM的构建与表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80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个全长4338bp的嵌合表达载体pBVIM,它包含质粒pBV220的大部分序列和一些小分子免疫佐剂基因,其中SLC(secondary  lymphoidchemokine,SLC)为次级淋巴趋化因子,PADRE是通用DR等位基因表位,阳离子肽能够以静电吸附结合核酸,穿膜肽、吞噬泡释放剂使该载体具有增加外源基因向肿瘤细胞内转运和避免降解的特性。此外,还包含有增强外源基因表达的四肽序列,以及便于外源基因插入的多克隆酶切位点。该载体主要用于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可全面提升其免疫原性,促进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呈递和识别,并通过在肿瘤局部募集活性细胞,创造合适的免疫微环境,有利于抗肿瘤的免疫生物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和免疫学等多个领域,具体地说包括具有免疫增效功能的表达载体pBVIM及其构建与表达,该载体主要用于表达肿瘤特异性抗原,在肿瘤疫苗和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功效。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命杀手。目前,外科手术虽能有效切除肉眼所见的肿瘤,但无法保证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被切除,也不能改变肿瘤发生的内环境;放疗和化疗除了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外,许多肿瘤对其不敏感或产生抗性。此外,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恶性肿瘤发生和演进中最危险的阶段,它涉及一系列复杂、多步骤的变化,使目前治疗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肿瘤疫苗,由于能够激发机体免疫系统,重建正常的免疫预警功能,对于预防肿瘤的复发,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提高肿瘤抗原/细胞的免疫原性,制备高效的治疗性肿瘤疫苗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前沿。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疫苗研究中的难点,机体无法实现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其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弱或缺乏有效的免疫递呈机制,肿瘤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减少或缺如,肿瘤抗原呈递细胞加工处理抗原能力不足,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丧失等原因,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肿瘤抗原免疫增效的嵌合表达型载体pBVIM,其特征在于既能增强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又能促进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呈递和识别能力,还能在肿瘤局部大量募集和活化抗肿瘤效应细胞,创造合适的免疫微环境,全面提升表达抗原的免疫活性,有利于打破肿瘤自身的免疫耐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继云阎瑾琦修冰水刘荷中贾锐黄悦陈兴刘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