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植酸酶的克隆和表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56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植酸酶、编码这个酶的基因及其生产菌株无丙二酸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amalonaticus  B-52)。该植酸酶具有如下性质:比活高达3548±34U/mg,良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适pH4.5,最适温度55℃,强的蛋白酶抗性,且易于工业化发酵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含有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含有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利用基因工程方法产生植酸酶的方法。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植酸酶在制备饲料添加剂中的用途以及相应的饲料添加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离植酸酶基因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活性的植酸酶、其生产菌株的筛选、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分离、植酸酶基因在宿主细胞(如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技术介绍
在动物日粮中,植酸磷占总磷量的50-70%,甚至更高。但是,单胃动物缺乏分解植酸的酶,因此磷的利用率非常低。在通过消化道时植酸磷不能被动物吸收。大量的植酸排泄到环境中,导致土壤和水中磷的富积,造成环境污染。另外,植酸还可以与大量必要离子结合,抑制了这些元素的吸收。同时植酸还可以与其他营养物质结合,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显然磷是生长所必需的,因此为了动物的正常生长添加无机磷(磷酸二氢钙、去氟磷酸盐)或动物性产品(肉骨粉、鱼粉)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植酸酶是能够将谷物中磷的储存形式的植酸(肌醇六磷酸)(E Graf,KL Empson and JW Eaton.Phytic acid.A natural antioxidant.J.Biol.Chem.,Vol.262,Issue 24,11647-11650,Aug,1987)水解为无机磷和肌醇的一类酶的总称。植酸酶广泛地存在于动物、植物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的具有如下性质的植酸酶蛋白:a)理论分子量46.5kDa;b)最适pH在4-5之间;c)最适温度在50-60℃之间;d)理论pI值为6.2;e)比活在3000U/mg以上;且f)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具有高抗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斌罗会颖黄火清王亚茹袁铁铮史秀云柏映国孟昆杨培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