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香枝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42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组件、车架组件、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以及第二后轮;所述的把手组件通过把手组件座枢接于车架组件的前侧上端,并设置有折叠卡销,所述的所述的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通过联动连接杆枢接,可实现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转向时可联动。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通过联动连接杆枢接可以靠重力倾斜实现联动不用转动把手组件实现转弯,并且采用第一后轮第二后轮并列组合的方式设置,增加了儿童玩耍的稳定性,更加安全,同时把手组件可以折叠,减少滑板车收纳空间,该可折叠滑板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宜推广应用。

A collapsible scoo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ldable scooter,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ssembly, frame assembly, the first front wheel, second rear wheels and second rear wheels, front wheel first front end; wherein the handle assembly is connected to the frame assembly by the handle assembly seat is pivoted, and is provided with a folding card pin, the front wheel and the first the second front wheel connecting rod pivot through the linkage connected, can realize the first front wheel and second wheel steering linkage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front wheel connecting rod pivot through the linkage can be connected by gravity tilt linkage without turn turn the handle assembly and the first rear wheel second rear wheels parallel combined set,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children's play, more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handle assembly can be folded to reduce the storage space of the scooter. Foldable scoot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afe and reliable,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本技术属于玩具车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技术介绍
目前儿童滑板车在使用的时候,转向时需要扭动把手组件驱动前轮转向,同时后轮也采用独轮形式,在儿童玩耍时容易发生侧翻摔伤或者是撞击到在一同玩耍的小朋友;同时大部分滑板车没有折叠功能在收纳时占用空间较大,不方便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折叠滑板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组件、车架组件、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以及第二后轮;所述的把手组件通过把手组件座枢接于车架组件的前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分别枢接与车架组件的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所述的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均分别与联动连接杆枢接,可实现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转向时可联动;所述的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并列设置在车架组件的后侧;所述的所述的车架组件在枢接把手组件座位置设置有第一折叠卡槽和第二折叠卡槽,且所述的第一折叠卡槽与第二折叠卡槽与枢接轴线连线的夹角为80°-100°,所述的把手组件座设置有折叠卡销,所述的折叠卡销与把手组件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把手组件与把手组件座的组合折叠后折叠卡销自动复位卡在第二折叠卡槽内。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车架组件上面的把手组件座与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之间设置有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往外侧呈圆弧鼓出设计状态,以增加脚踏板面积,方便踩踏。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上侧设置有刹车。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组件、车架组件、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以及第二后轮;所述的把手组件通过把手组件座枢接于车架组件的前侧上端,并设置有折叠卡销,所述的所述的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通过联动连接杆枢接,可实现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转向时可联动。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通过联动连接杆枢接可以靠重力倾斜实现联动不用转动把手组件实现转弯,并且采用第一后轮第二后轮并列组合的方式设置,增加了儿童玩耍的稳定性,更架安全,同时把手组件可以折叠,减少滑板车收纳空间,该可折叠滑板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宜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图2均为本技术可折叠滑板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组件;2:车架组件;3:第一前轮;4:第二前轮;5:第一后轮;6:第二后轮;7:联动连杆;8:把手组件座;9:脚踏板;10:刹车;21:第一折叠卡槽;22:第二折叠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把手组件1、车架组件2、第一前轮3、第二前轮4、第一后轮5以及第二后轮6;所述的把手组件1通过把手组件座8枢接于车架组件2的前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分别枢接与车架组件2的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所述的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均分别与联动连接杆7枢接,可实现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转向时可联动;所述的第一后轮5和第二后轮6并列设置在车架组件2的后侧;所述的所述的车架组件2在枢接把手组件座8位置设置有第一折叠卡槽21和第二折叠卡槽22,且所述的第一折叠卡槽21与第二折叠卡槽22与枢接轴线连线的夹角为80°-100°,该角度即为把手组件1折叠收纳的角度,所述的把手组件座8设置有折叠卡销,所述的折叠卡销与把手组件座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把手组件1与把手组件座8的组合折叠后折叠卡销自动复位卡在第二折叠卡槽22内。优选的,在所述的车架组件2上面的把手组件座8与第一后轮5和第二后轮6之间设置有脚踏板9,所述的脚踏板9往外侧呈圆弧鼓出设计状态,以增加脚踏板面积,方便踩踏。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后轮5和第二后轮6上侧设置有刹车1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组件、车架组件、第一前轮、第二前轮、第一后轮以及第二后轮;所述的把手组件通过把手组件座枢接于车架组件的前侧上端,并设置有折叠卡销,所述的所述的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通过联动连接杆枢接,可实现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转向时可联动。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前轮和第二前轮通过联动连接杆枢接可以靠重力倾斜实现联动不用转动把手组件实现转弯,并且采用第一后轮第二后轮并列组合的方式设置,增加了儿童玩耍的稳定性,更架安全,同时把手组件可以折叠,减少滑板车收纳空间,该可折叠滑板车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适宜推广应用。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组件(1)、车架组件(2)、第一前轮(3)、第二前轮(4)、第一后轮(5)以及第二后轮(6);所述的把手组件(1)通过把手组件座(8)枢接于车架组件(2)的前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分别枢接与车架组件(2)的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所述的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均分别与联动连接杆(7)枢接,可实现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转向时可联动;所述的第一后轮(5)和第二后轮(6)并列设置在车架组件(2)的后侧;所述的所述的车架组件(2)在枢接把手组件座(8)位置设置有第一折叠卡槽(21)和第二折叠卡槽(22),且所述的第一折叠卡槽(21)与第二折叠卡槽(22)与枢接轴线连线的夹角为80°‑100°,所述的把手组件座(8)设置有折叠卡销,所述的折叠卡销与把手组件座(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把手组件(1)与把手组件座(8)的组合折叠后折叠卡销自动复位卡在第二折叠卡槽(2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把手组件(1)、车架组件(2)、第一前轮(3)、第二前轮(4)、第一后轮(5)以及第二后轮(6);所述的把手组件(1)通过把手组件座(8)枢接于车架组件(2)的前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分别枢接与车架组件(2)的前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所述的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均分别与联动连接杆(7)枢接,可实现第一前轮(3)和第二前轮(4)转向时可联动;所述的第一后轮(5)和第二后轮(6)并列设置在车架组件(2)的后侧;所述的所述的车架组件(2)在枢接把手组件座(8)位置设置有第一折叠卡槽(21)和第二折叠卡槽(22),且所述的第一折叠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香枝
申请(专利权)人:应香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