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56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无损其它性能便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进行驶时的抗湿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指定有装配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的摩托车用轮胎。在轮胎胎面具备主槽(10)和副槽(20),该主槽(10)至少具有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槽(11)以及第二槽(12),主槽以及副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对称地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反复形成,而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地配置,主槽以及副槽在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S内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每一个图案间距,包含两个以上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内向槽,该外向槽朝向指定的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内向槽朝向指定的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地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摩托车用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用轮胎(以下简称为“轮胎”),具体地涉及设于轮胎胎面的槽的配置条件的改良的摩托车用轮胎。
技术介绍
摩托车用轮胎在车辆直进行驶时和回转时,在轮胎胎面的使用区域不同这方面具有较大的特征。即,在摩托车用轮胎中,一般是在直进行驶时主要是胎面中央部接地,在回转时胎面肩部接地。作为摩托车用轮胎所涉及的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摩托车用充气轮胎,即,在轮胎胎面具备弯曲的主槽,该主槽包括:在直进时接地区域内朝向指定轮胎旋转方向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的第一槽;从第一槽的指定轮胎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端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并向指定轮胎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延伸的第二槽;以及从第二槽的指定轮胎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端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并向指定轮胎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延伸的第三槽,而且,相比第二槽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2,第三槽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θ3形成得较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21945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无损行驶时的稳定性,便能够得到提高轻型性、抓地性能、抗湿性能等其它性能的摩托车用充气轮胎。然而,伴随进一步提高性能的要求变高,尤其是关于直进行驶时的抗湿性能,期望实现进一步提高的轮胎。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轮胎,无损其它性能,便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进行驶时的抗湿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上述那样的摩托车的特性上、直进行驶时的轮胎性能,较大地影响隔着轮胎赤道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槽配置。根据该观点,本专利技术者努力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下述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用轮胎,指定有装配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其特征在于,在轮胎胎面具备主槽和副槽,该主槽至少具有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槽以及第二槽,上述主槽以及上述副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对称地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反复形成,而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地配置,上述主槽以及上述副槽在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内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每一个图案间距,包含两个以上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内向槽,该外向槽朝向指定的上述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内向槽朝向指定的上述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地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中,优选上述主槽以及上述副槽在轮胎周向的任意部位都在直进行驶时接地的接地面内包含两个以上的上述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的上述内向槽。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槽是上述内向槽,上述副槽是上述外向槽,该第一槽与该副槽的轮胎周向重叠部分占该第一槽的长度的比率[(重叠部分的轮胎周向长度(mm)/第一槽的轮胎周向长度(mm))×100(%)]为25~75%。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周向所成的锐角侧的角度θ1为20~40度,上述第二槽的延伸方向与轮胎周向所成的锐角侧的角度θ2为20~40度,上述副槽中的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内所包含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轮胎周向所成的锐角侧的角度θS为20~40度。在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直进行驶时的接地面”以及“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是指下述区域,即,在生产、使用轮胎的地域,在组装于以有效的产业规格规定的轮圈上且填充了在该产业规格规定的内压的状态下,使轮胎在规定载荷下直进行驶时的成为轮胎接地面以及轮胎接地面的区域。另外,上述产业规格是指,在日本为JATMA(日本汽车轮胎协会)年鉴(YEARBOOK),在欧洲为ETRTO(EuropeanTyreandRimTechnicalOrganisation)标准手册(STANDARDMANUAL)在美国为TRA(轮胎与轮辋协会、THETIREandRIMASSOCIATIONINC.)年鉴(YEARBOOK)等。另外,指定轮胎旋转方向是指指定将轮胎装配到车辆上时的轮胎旋转方向,是图1中的箭头的方向。另一方面,逆旋转方向是指将指定轮胎旋转方向作为顺方向时的反方向。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无损其它性能便能够实现进一步提高直进行驶时的抗湿性能的摩托车用轮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用轮胎的一例的胎面的部分展开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用轮胎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胎面的轮胎赤道面附近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表示现有例的摩托车用轮胎的胎面的部分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用轮胎的一例的胎面的部分展开图。另外,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用轮胎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用轮胎具有胎面部1、在其两侧依次相连的侧壁部2以及胎圈部3,并具有指定车辆装配时的旋转方向的所谓方向性图案。此外,图1中的箭头表示装配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指定旋转方向)。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在轮胎胎面具备主槽10和副槽20,该主槽10至少具有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槽11以及第二槽12,这些主槽10以及副槽20相对于轮胎赤道CL线对称地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反复形成,而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地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以下方面具有特征,即,这些主槽10以及副槽20在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S内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每一个图案间距,分别包含两个以上例如两个以上四个以下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例如一个以上两个以下内向槽,该外向槽朝向指定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延伸,该内向槽朝向指定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延伸。在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槽稍微进入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S内,则在接地区域S内包含槽。在图示的例子中,主槽10以及副槽20关于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S内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右侧区域,在每一个图案间距,分别包含两个作为外向槽的第二槽12以及副槽20、和一个作为内向槽的第一槽11。在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一个图案间距是指由设于轮胎胎面上的槽形成的花纹的、在轮胎周向上的重复的一个单位的意思。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槽形状具有弯曲部,作为槽整体而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槽部分也计算为一个外向槽计算,同样,作为槽整体而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的槽部分也计算为一个内向槽。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轮胎胎面中的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S内配置两个以上的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的内向槽,从而与以往相比较,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直进行驶时的排水性。这根据以下那样的理由。即,由于作为外向槽的第二槽12、副槽20向蹬出侧的与接地面的轮廓大致平行的方向倾斜,因此具有以下功能:在踏入时向槽内取入水,另一方面,在蹬出时,提升接地端附近的接地压,防止水从槽内溢出。另外,由于作为内向槽的第一槽11向踏入侧的与接地面的轮廓大致平行的方向倾斜,因此具有以下功能:通过在踏入时提升接地端附近的压力,从而抑制原本水向槽内的进入,另一方面,在蹬出时促进来自槽内的排水。本来在接地面积小的摩托车用轮胎中,外向槽的功能更为重要,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配置两个以上外向槽,并且配置一个以上内向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直进行驶时的抗湿性能。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主槽10以及副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摩托车用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用轮胎,指定有装配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其特征在于,在轮胎胎面具备主槽和副槽,该主槽至少具有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槽以及第二槽,上述主槽以及上述副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对称地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反复形成,而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地配置,上述主槽以及上述副槽在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内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每一个图案间距,包含两个以上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内向槽,该外向槽朝向指定的上述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内向槽朝向指定的上述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地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26 JP 2014-1974501.一种摩托车用轮胎,指定有装配于车辆时的旋转方向,其特征在于,在轮胎胎面具备主槽和副槽,该主槽至少具有倾斜方向不同的第一槽以及第二槽,上述主槽以及上述副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对称地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反复形成,而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一方侧和另一方侧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地配置,上述主槽以及上述副槽在直进行驶时的接地区域内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单侧每一个图案间距,包含两个以上外向槽以及一个以上内向槽,该外向槽朝向指定的上述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赤道侧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倾斜地延伸,该内向槽朝向指定的上述旋转方向的逆旋转方向且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向轮胎赤道侧倾斜地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淳一内田光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