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充气轮胎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24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包括胎面接触面上的至少一个陆部,一个或多个连结体刀槽配置在陆部中的至少一者上,连结体刀槽包括在第一预定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和在主体部的侧方相对于第一预定方向倾斜地从主体部延伸的侧部,侧部包括配置在主体部的一侧的侧部中的第一侧部和配置在主体部的另一侧的侧部中的第二侧部,并且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1、常规上,充气轮胎、尤其是防滑轮胎的胎面部的陆部已经设置有被称为刀槽的窄槽,以改善冰上抓地性能。刀槽允许因结冰的路面融化而涌出到轮胎接地面上的水从接地面中排出,从而改善冰上抓地性能。

2、已经提出了如下的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该现有技术通过在使陆部的刚性的降低最小化的同时以高密度布置刀槽来改善冰上抓地性能。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68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不足以平衡陆部的刚性和刀槽的排水性,并且在改善冰上抓地性能方面存在改善的空间。

3、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的冰上抓地性能的充气轮胎。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如下。

6、(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表面中具有至少一个陆部,其中

7、一个或多个连结体刀槽布置在陆部中的至少一个陆部上,

8、连结体刀槽具有在第一预定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和相对于第一预定方向以一角度从主体部向主体部的一侧延伸的侧部,

9、侧部具有布置在主体部的一侧的第一侧部和布置在主体部的另一侧的第二侧部,并且

10、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配置。

11、在本文中,术语“胎面表面”是指在将充气轮胎组装在适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在最大负载下滚动时充气轮胎的与路面接触的外周表面。另外,“连结体刀槽”中的“刀槽”是指在将轮胎组装在适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载时刀槽宽度在刀槽深度的50%以上的区域中为1mm以下的刀槽。在本文中,刀槽深度是在上述条件下垂直于胎面表面测量的,并且刀槽宽度是在与胎面表面上的刀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平行于胎面表面测量的。

12、如本文所用,“适用轮辋”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轮胎的地区有效的产业标准中记载的或未来可能记载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etrto标准手册中的测量轮辋和tra年鉴中的设计轮辋),所述产业标准诸如是日本的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jatma年鉴、欧洲的etrto(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的标准手册和美国的tra(轮胎和轮辋协会)的年鉴(也就是说,上述“轮辋”包括在前述产业标准中的当前尺寸以及待列出的未来尺寸。“未来将要记载的尺寸”的示例可以是2013版etrto中列出为“未来发展(future developments)”的尺寸)。对于这些产业标准中未列出的尺寸,“适用轮辋”是指宽度与轮胎的胎圈宽度相对应的轮辋。另外,“规定内压”是指如前述jatma等中所记载的与适用尺寸和帘布层等级下的单个车轮的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在前述产业标准中未列出的尺寸的情况下,“规定内压”是指与为安装有轮胎的各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此外,“最大负载”是指与上述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负载。

13、专利技术的效果

14、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具有改善的冰上抓地性能的充气轮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表面中具有至少一个陆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端终止于所述陆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主体部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具有在第二预定方向上配置多列所述连结体刀槽的所述陆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列所述连结体刀槽在轮胎周向上配置在相位偏移的位置中,使得一列所述连结体刀槽的侧部和作为在所述第二预定方向上与所述一列所述连结体刀槽相邻的相邻列所述连结体刀槽的另一列所述连结体刀槽的侧部在轮胎周向上交替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表面中具有至少一个陆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主体部的至少一端终止于所述陆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主体部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具有在第二预定方向上配置多列所述连结体刀槽的所述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浩幸加地与志男野村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