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41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米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中药或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进行鉴定、炮制、干燥,预粉碎或用传统方法提取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将提取物干燥成粉,然后用球磨粉碎等一种或多种粉碎的方法,将上述中药粉碎成颗粒度在1微米~75微米间的超微颗粒,作为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基料,用于制备微米功能性食品,微米功能性食品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生理活性物质作用,提高功能性食品在体内的吸收速率,能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本方法还适宜于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袋泡剂(茶)等微米功能性食品制剂的制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涉及微米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关于功能性食品,世界各国的称谓不仅相同,欧美国家称为“健康食品”或日“营养食品”,日本则称为“功能性食品”或日“特定保品”,我国至今仍称其为“保健食品”。虽然名称尚未统一,但上述各种名称的食品均指具备三大功能的食品,即除营养(一次功能)和感觉(二次功能)之外,还具有调节生理活动(三次功能)的食品,这一点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功能性食品的提法在我国现已为社会各界人士普遍接受。本专利技术所称的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上述三大功能的食品。我国功能性食品中,起调节生理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或称功能性食品基料,其原料多数来自于中药、包括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理论,并积累了利用中草药强身健体的丰富经验。但由于我国人口激增,对药材自然资源索取无度,致使一些中药材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供需矛盾突出。而目前我国生产的功能性食品,制备工艺较落后,以饮食片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其药效学物质提取率低,不能节省中药材,保健食品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造成中药材使用量的增加,加剧了供需矛盾。微米中药是指中药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中药超微颗粒。微米中药可作为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基料。中药微米提取物是指中药经提取生理活动药效物质所得到的提取物的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中药提取物。微米中药提取物可作为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基料。微米功能性制剂是指用微米中药或中药微米提取物制成的颗粒剂、散剂、胶囊剂、袋泡剂、片剂等微米功能性食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微米功能性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将中药或药食同源中药加工成微米中药或中药微米提取物,以其为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质,制备成微米功能性食品。该食品可有效增加药物溶解度,改善吸收效率,提高生物利用度,并能进一步提高生理活性物质的作用。因此,可减少服用量,节省中药材资源,缓解供需矛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用微米中药或中药微米提取物制成微米功能性食品,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鉴定所选用的是《中国药典》(一部)公布的中药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经传统方法炮制、干燥,然后将其粉碎成微米中药材或经提取药效物质后粉碎成中药微米提取物,作为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基料或生理活性物质,用传统的工艺,制成功能性食品;也可加乳糖、木蜜醇、淀粉、糊精等辅料制成微米功能性颗粒剂、微米功能性片剂、微米功能性胶囊制剂、微米功能性散剂、微米功能性速溶片、微米功能性袋泡剂(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微米中药材或中药微米提取物的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粒径在此范围不涉及原子和分子结构的层面,所以不影响药效物质原有的中药属性、药效特征和主要功能,但此粒径范围可使大多数药材细胞破壁,因此,微米功能性食品能增强调节生理活动,提高生物利用度。2、由于固体药物的扩散释放速率与其面积成正比,而微米中药和中药微米提取物的粒度比目前更小,从而增加了其表面积及溶解度,因此,食用微米中药材或中药微米提取物制成的微米功能性食品,使人体的吸收更为方便和迅速,可有效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3、因微米功能性食品比传统功能性食品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可减少中药材的使用量,缓减药食同源中药材的供需矛盾,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4、由于微米功能性食品具有以上优点,可提高中药材的附加价值,使中药材资源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5、由于技术含量的提高,食用量的减少,从而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更易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框示意图。下面依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由图1可见,本专利技术微米功能性食品有下列5种制备方法,现分别加以叙述。第一种制备方法1、鉴定所选用的是《中国药典》(一部)公布的中药材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2、按传统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炮制;3、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干燥;4、对经过上所述方法处理后的中药材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粒度达到76微米至800微米;5、用气流粉碎、球磨粉碎、振动粉碎、超声粉碎、搅拌粉碎、离心粉碎其中之一的粉碎方法或者其中两种粉碎方法的结合,将中药材制成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微米中药;6、将上述微米中药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微米功能性食品;或者加辅料制成微米功能性制剂。第二种制备方法1、鉴定所选用的是《中国药典》(一部)公布的中药材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2、按传统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炮制;3、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干燥;4、对经过上所述方法处理后的中药材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粒度达到76微米至800微米;5、对预粉碎后的中药通过加入其重量4~10倍的溶媒-水或乙醇,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或回流法或萃取法提取中药的药效物质;6、浓缩成清膏或稠膏,相对密度为1.2-1.6,干燥;7、用气流粉碎、球磨粉碎、振动粉碎、超声粉碎、搅拌粉碎、离心粉碎其中之一的粉碎方法,将中药材提取物制成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中药微米提取物;8、将上述中药微米提取物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微米功能性食品;或者加辅料制成微米功能性制剂。第三种制备方法1、鉴定所选用的是《中国药典》(一部)公布的中药材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2、按传统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炮制;3、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干燥;4、对中药材通过加入其重量4~10倍的溶媒-水或乙醇,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或回流法或萃取法提取中药材的药效物质。5、浓缩成清膏或稠膏,相对密度为1.2-1.6,干燥;6、用气流粉碎、球磨粉碎、振动粉碎、超声粉碎、搅拌粉碎、离心粉碎其中之一的粉碎方法,将中药材提取物制成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中药微米提取物;7、将上述中药微米提取物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微米功能性食品;或者加辅料制成微米功能性制剂。第四种制备方法1、鉴定所选用的是《中国药典》(一部)公布的中药材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2、按传统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炮制;3、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干燥;4、对经过上所述方法处理后的中药材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粒度为76微米至800微米;5、超临界流体萃取是通过介质-CO2或惰性气体进行萃取,得到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中药微米提取物;6、将上述中药微米提取物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微米功能性食品;或者加辅料制成微米功能性制剂。第五种制备方法1、鉴定所选用的是《中国药典》(一部)公布的中药材和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2、按传统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炮制;3、对炮制后的中药进行干燥;4、超临界流体萃取是通过介质-CO2或惰性气体进行萃取,得到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中药微米提取物;5、将上述中药微米提取物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微米功能性食品;或者加辅料制成微米功能性制剂。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中药为《中国药典》(一部)公布的中药材和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中药,含有乌梢蛇、腹蛇、酸枣仁、牡蛎、桅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服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寇、白芷、菊花、广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橼、火麻仁、橘红、茯苓、红花、紫苏叶、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实施例1微米功能性紫苏叶颗粒剂1、鉴定紫苏叶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取紫苏叶100kg;2、按传统的紫苏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米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该食品是用微米中药或中药微米提取物作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基料,以传统工艺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米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该食品是用微米中药或中药微米提取物作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基料,以传统工艺制成。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下列步骤顺序进行a、鉴定中药材;b、按传统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炮制;c、干燥;d、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粒度达到76微米至800微米;e、用气流粉碎、球磨粉碎、振动粉碎、超声粉碎、搅拌粉碎、离心粉碎其中之一的粉碎方法或者其中两种粉碎方法的结合,将中药材制成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微米中药;f、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微米功能性食品;或者微米功能性制剂。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微米功能性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下列步骤顺序进行a、鉴定中药材;b、按传统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炮制;c、干燥;d、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使其粒度达到76微米至800微米;e、加入其重量4~10倍的溶媒-水或乙醇,采用浸渍法或渗漉法或回流法或萃取法提取中药的药效物质;f、浓缩成清膏或稠膏,相对密度为1.2-1.6,干燥;g、用气流粉碎、球磨粉碎、振动粉碎、超声粉碎、搅拌粉碎、离心粉碎其中之一的粉碎方法,将中药材提取物制成粒度大于1微米且小于75微米的中药微米提取物;h、用传统工艺,加工成微米功能性食品;或者微米功能性制剂。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微米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家平阮金兰陆付耳余达经杜佐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莱奇尔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