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55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该二轮摩托车具备:至少具有从能转向地支承转向手柄的头管向后下延伸的下构架的车架;支承于车架的乘员用座;至少具有从上方覆盖下构架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构架罩部、及配置于下构架罩部的左右两侧的腿部挡泥板部的车体罩,其中,其能够容易地兼顾收纳量增大与上下性及乘坐性的提高,在乘员用座上的乘员能够操作的位置设置有收纳部。在下构架罩部(25)的左右至少一侧,在腿部挡泥板部(2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置面向上方的台阶部(39),并在该台阶部(39)设置收纳部(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轮摩托车,其具备至少具有从能转向地支承转向手柄的头管向后下延伸的下构架的车架;支承于该车架的乘员用座;至少具有从上方覆盖所述下构架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构架罩部、及覆盖坐在所述乘员用座上的乘员的腿部前方且配置于所述下构架罩部的左右两侧的腿部挡泥板部的车体罩,特别是涉及一种使乘员用座上的乘员能操作的收纳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特许文献1中公知有一种小型二轮摩托车,其在覆盖乘员的腿部前方的腿部挡泥板上设置有收纳箱。特许文献1特许3319633号公报但是,在所述特许文献1公开的小型二轮摩托车中,使腿部挡泥板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后方膨出而形成有收纳箱,因此,收纳箱的收纳容量增大时,就可能导致乘员的上下性及乘坐性降低,这样就难以兼顾收纳容量增大与上下性及乘坐性的提高。尤其是,在车体罩上设置有坐在乘员用座上的乘员跨过且覆盖下构架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构架罩部的二轮摩托车中,应用所述特许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时,如果在腿部挡泥板上设置的向后方膨出的收纳箱的容量增大,则收纳箱向乘员上下时跨过的下构架罩部侧的膨出量增大,因而担心使乘员的上下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能够容易地兼顾收纳量增大与上下性及乘坐性的提高,且在乘员用座上的乘员能够操作的位置设置有收纳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该二轮摩托车具备至少具有从能转向地支承转向手柄的头管向后下延伸的下构架的车架;支承于该车架的乘员用座;至少具有从上方覆盖所述下构架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构架罩部、及覆盖坐在所述乘员用座上的乘员的腿部前方且配置于所述下构架罩部的左右两侧的腿部挡泥板部的车体罩,其中,在所述下构架罩部的左右至少一侧,在所述腿部挡泥板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置面临上方的台阶部,在该台阶部设置有收纳部。还有,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车体罩具有踏板部,该踏板部配置于所述乘员用座上乘坐的乘员跨过而形成所述下构架罩部的左右两侧,并且与所述腿部挡泥板部的下部连接,承载坐在所述乘员用座上的乘员的腿。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收纳部及所述踏板部的前端之间,设有从踏板部的前端向上方立起的壁部。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收纳部从侧面看配置于在前挡泥板的后方。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收纳部分别设于所述下构架罩部的两侧面与所述两个腿部挡泥板部之间。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收纳部面向所述乘员用座上乘坐的乘员侧向斜上方形成开口。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一~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收纳部形成为可收纳携带饮料容器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收纳部形成为,具有收纳小物品的小物品收纳部、和能够收纳携带饮料容器且从所述小物品收纳部的底面凹陷的饮料容器收纳部。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所述饮料容器收纳部形成为,选择横截面为圆形及横截面为方形的携带饮料容器的任一种都可收纳的形状。还有,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在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基础上,所述饮料容器收纳部在横截面为圆形的凹部的内侧面突设多个突部,这些突部配置为,插入所述凹部的所述携带饮料容器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及方形的任一种,都能够与该携带饮料容器的外面的多个位置相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在下构架罩部的左右至少一侧设置于腿部挡泥板部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且面对上方的台阶部设置有收纳部,因此,即使增大收纳部的容量,也能够避免收纳部成为乘员上下时的障碍,从而一方面能够实现乘员的上下性及乘坐性的提高,一方面能够增大收纳容量。而且,能够利用通常不使用的空间而配置收纳部,因此,也不会因配置收纳部而导致二轮摩托车的大型化。再有,收纳部与腿部挡泥板成为一体而能够取得良好的防风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收纳部也不会成为乘员上下时跨过下构架罩部时的障碍。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通过在从踏板部向上方离开的位置配置收纳部,能够防止踏板部上的尘埃侵入收纳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在侧面看,收纳部在前挡泥板的后方,因此,能够防止前轮卷起的砂尘侵入收纳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通过将收纳部配置于下构架罩部的左右两侧,从而既能够避免二轮摩托车的大型化又能够增大收纳容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由于收纳部在面对乘员用座上的乘员向斜上方开口,从而乘员对收纳部收纳的收纳物不仅确认容易,而且向收纳部取放收纳物的操作容易。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在利用通常不使用的空间配置的收纳部中能够收纳携带饮料容器,从而能够避免二轮摩托车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将携带饮料容器收纳于乘员操作容易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收纳小物品及携带饮料容器两者共用收纳部,因此,与分别设计的情况相比能够紧凑地收纳小物品及携带饮料容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在饮料容器收纳部,无论选择横截面为圆形及横截面为方形的携带饮料容器的哪一个都能够将其收纳在饮料容器收纳部,从而很方便。再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在结构简单的饮料容器收纳部,无论选择横截面为圆形及横截面为方形的携带饮料容器的哪一种都能够收纳,从而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小型二轮摩托车的侧面图;图2是图1的2向视图;图3是图1的3-3线剖面图;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图5是对应第二实施例的图3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且对应第一实施例的图2的图;图7是图6的7-7线剖面图;图8是图7的8向视图;图9是图7的9-9线剖面图。图中12 转向手柄13 头管14 下构架16 乘员用座20 车体罩22 腿部挡泥板部23 踏板部25 车架罩部的风道27 前挡泥板33、40、44 收纳部35、51 壁部39、52 台阶部45、46 携带饮料容器47 小物品收纳部48 饮料容器收纳部49 凹部50 突部F 车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图1是小型二轮摩托车的侧面图,图2是图1的2向视图,图3是图1的3-3线剖面图,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首先,在图1中,小型二轮摩托车的车架F由头管13、下构架14及后部车架15构成,其中,所述头管13可转向地支承轴支承前轮WF的前叉11以及与该前叉11的上部连接的棒状转向手柄12;所述下构架14从该头管13向后下延伸;所述后部车架15从下构架14的后部向后上升延伸,支承乘员用座16。在车架F上,可上下摆动地悬挂有由发动机和将该发动机的动力无级变速地传递给后轮WR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M构成的动力装置P,在后部车架15及动力装置P之间设置有缓冲动力装置P的上下摆动的后部减震器18。另外,在动力装置P的前方配置有被下构架14支持的燃料油箱19。所述车架F、所述动力装置P的前部及燃料油箱19由安装在车架F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车体罩20覆盖。车体罩20通过联设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多个罩部件而成,其具有覆盖头管13的前部及前轮WF的上部的前罩部21;覆盖坐在乘员用座16上的乘员的腿部前方而与所述前罩部21的左右两侧结合的腿部挡泥板部22...;从两个腿部挡泥板部22...的下端向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轮摩托车具备:至少具有从能转向地支承转向手柄(12)的头管(13)向后下延伸的下构架(14)的车架(F);支承于该车架(F)的乘员用座席(16);至少具有从上方覆盖所述下构架(14)的至少一部分的下构架罩部(25)、及覆盖乘坐在所述乘员用座席(16)上的乘员的腿部前方且配置于所述下构架罩部(25)的左右两侧的腿部挡泥板部(22)的车体罩(20),其中,在所述下构架罩部(25)的左右至少一侧,在所述腿部挡泥板部(2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有面向上方的台阶部(39、52),在该台阶部(39、52)设有收纳部(33、40、4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薰伟循栎斋利阮原宏和富安健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