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925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雨水浸入电气安装件内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该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包括:框架(31、32),延伸设置成将设于后门(11)外表面侧的备用轮胎(15)围在自身与后门(11)之间;加强部件(33、34、35),对框架(31、32)间进行加强;铰链(39a、39b),可转动地设置在后门(11)上且支撑框架(31、32)的一端;备用轮胎罩(41),设置成覆盖框架(31、32);电气安装件(37、38),设置在加强部件(33)上;以及电气配线(73a、73b、73c),从框架(32)沿加强部件(33)布线并与电气安装件(37、38)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气安装件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技术背景例如,在多用途四轮驱动车等车辆中,有为了提高外观性且有 效地利用车室内的空间而将用于紧急情况时的备用4仑胎以露出状 态装设在后门的外表面上的车型。 一般地,在这种车辆中,会在备 用轮胎上安装软罩或树脂制罩体等备用轮胎罩。另外, 一般地,在车辆的后端面安装有车辆牌照。在上述将备 用轮胎以露出状态装设在后门外表面上的车辆中,为了提高车辆牌照的可^L性以及防止与路面发生干扰等,有时会将车辆牌照安装在 备用轮胎罩的外表面上。这种现有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例如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92900号公报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提高车辆安全性,会在车辆的后端面 安装车辆牌照灯、后雾灯、后组合照相机及后传感器等以显示后方 车辆^f立置及确保后方纟见野。并且,这些电气安装件在车辆后端面的 各头见定位置分散地i殳置,且具有防止雨水浸入的防水结构。但是,若想在具有现有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车辆的后端面安装 上述电气安装件,则根据备用轮胎的装设位置,有时需要将电气安 装件的配线延长到规定长度以上,另外,必须将电气安装件设置成 不会因备用轮胎而产生死角。即,不仅电气安装件的设置位置受到 限定,车辆后端面的结构也变得复杂。结果是,雨水可能会从大量 的间隙浸入,由此可能会损坏电气安装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 雨水浸入电气安装件内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解决上述问题的第 一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后门的后方保持有备用轮胎的车辆中包括框架部件,延伸设置 成将所述备用轮胎围在自身与所述后门之间,且该框架部件可转动 地设置在所述后门上;加强部件,对所述框架部件进行加强;备用 轮胎罩,设置成覆盖所述框架部件;电气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加强 部4牛上;以及电气配线,沿所述冲医架部4牛及所述加强部^牛布线并与 所述电气安装件连接。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在第 一 专利技术的 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备用轮胎与所述 备用轮胎罩之间设置有挡风条。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三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在第 一 专利技术的 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轮胎安装在设 于所述后门外表面的保持部件上,所述加强部件设置在与所述备用 4仑胎的大致中心部对置的位置上。解决上述问题的第四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在第一至第三 专利技术中任一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从 所述加强部件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后方延伸部与从所述备用轮 胎罩向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前方延伸部相接合的部分上设置所述电气安装件。采用第 一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话,则在后门的后方保持有备用轮胎的车辆中包括框架部件,延伸设置成将所述备用轮胎 围在自身与所述后门之间,且该框架部件可转动地i殳置在所述后门 上;加强部件,对所述框架部件进行加强;备用轮胎罩,设置成覆 盖所述框架部件;电气安装件,i殳置在所述加强部件上;以及电气 配线,沿所述框架部件及所述加强部件布线并与所述电气安装件连 接。因此,可将所述电气安装件集中在雨水不易浸入的部位,从而 可提高所述电气安装件的防水性。采用第二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话,则在第 一专利技术的备用 轮胎安装结构中,在所述备用轮胎与所述备用轮胎罩之间设置挡风 条。因此,可防止雨水从所述备用轮胎与所述备用轮胎罩之间的间 隙浸入,/人而可进一步才是高防水性。采用第三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话,则在第 一专利技术的备用 轮胎安装结构中,将所述备用轮胎安装在设于所述后门外表面的保 持部件上,将所述加强部件i殳置在与所述备用4仑胎的大致中心部对 置的位置上。因此,可保护所述备用轮胎的安装,从而防止所述备 用專仑胎^皮盗。釆用第四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话,则在第一至第三专利技术 中任一专利技术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中,在从所述加强部件向车辆后方 延伸设置的后方延伸部与乂人所述备用4仑胎罩向车辆前方延伸设置 的前方延伸部相接合的部分上设置所述电气安装件。因此,可提高 所述电气安装件的支撑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车辆的后方 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备用轮胎安装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备用轮胎罩打开时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电气配线的布线状态的图。 图5是图4的A-A向4见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在车辆1的后端面可开闭地i殳置有后门11。 在后门11的上方嵌入有后门3皮璃12,在后门11的下方、且在后门 11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圆形的备用轮胎安装面13。在 备用轮胎安装面13的大致中心部设置有形成为凸状的支架(保持 部件)14,在该支架14上安装有备用4仑胎15。在备用轮胎15上嵌入有车轮16,在该车轮16上形成有轮毂螺 才全孑Ll6a。另一方面,在凸状的支架14的顶面部分上形成有与4仑毂 螺4全孔16a对应的安装孔14a。即,在车4仑16的外表面朝向车辆后 方的状态下,安装孔14a与轮毂螺栓孔16a对置,使未图示的安装 螺栓穿过这些对置的孔中,从而可将备用轮胎15固定在支架14上。 由此,备用轮胎15配置在后门11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在备用轮胎安装面13的车宽方向两侧设置有树脂制的门侧罩 体17、 18。门侧罩体17、 18由安装在后门11外表面的安装部19、 20和从该安装部19、 20的内侧缘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辅助罩部21 、 22构成。并且,在门侧罩体17的车宽方向内侧形成有安装座23, 另一方面,在门侧罩体18的外表面i殳置有/人辅助罩部22向车辆后 方突出的固定部件24。在备用轮胎15的外侧设置有备用轮胎罩支撑体30。备用轮胎 罩支撑体30由作为骨架的管子等框架31、 32和用于加强这些框架 31、 32的力口强部4牛33、 34、 35斗勾成。框架31、 32在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并延伸设置成在水平方 向上围住备用轮胎15。另外,框架31、 32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间部 间用加强部件33连接,冲匡架31、 32的一端(从车辆后方看时的右 侧)之间用加强部件34连接,另一端(从车辆后方看时的左侧) 之间用加强部件3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力口强部件33、 34、 35是 通过将钢板沖压成形为板状而形成的。中央部分的加强部件33与车轮16的4仑毂螺栓孔16a、即支架 14的安装孔14a对置地配置。在加强部件33的上纟彖形成有/人该整 个上纟彖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上纟彖部(后方延伸部)36。在上纟彖部36 上形成有在其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开口的开口部36a、以及在该开 口部36a的两侧开口的开口部36b。并且,在开口部36a内配置有 后组合照相才几37,在各开口部36b内配置有左右一对的车辆牌照灯 38。后组合照相4几37^皮上纟彖部36支撑而处于朝向斜下后方地穿过 开口部36a的状态,车辆牌照灯38#1上纟彖部36支撑而处于朝向下 方地穿过开口部36b的状态。在乂人车辆后方看时处于右侧的加强部件34的上端及下端连才妄 有上下一对铰链39a、 39b,该铰链39a、 39b安装在安装座23上。 另外,在/人车辆后方看时处于左侧的加强部件35上形成有向车宽 方向外侧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用轮胎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后门的后方保持有备用轮胎的车辆中包括:框架部件,延伸设置成将所述备用轮胎围在所述框架部件与所述后门之间,且该框架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后门上;加强部件,对所述框架部件进行加强;备用 轮胎罩,设置成覆盖所述框架部件;电气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加强部件上;以及电气配线,沿所述框架部件及所述加强部件布线并与所述电气安装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坂哲史浅野胜也牧原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