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轮胎的固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37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备用轮胎的固定工具,通过使轴的旋入方向与壳体的安装方向为相反方向,从而能够对备用轮胎不慎脱落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在壳体(60)上具备:嵌入空腔(42)内且具有比贯通孔(41)的内径大的外形并具有空心部(71)的壳体主体(70);从壳体主体(70)向贯通孔(41)延长且具有该贯通孔(41)的内径以下的外径并且与空心部(71)连通且具有可插入轴(51)的插入孔(101)的圆筒部(100);以及位于壳体主体(70)与圆筒部(100)之间并用于阻止主体壳体(70)从贯通孔(41)脱落的阶梯部(7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备用轮胎的固定工具,通过使轴的旋入方向与壳体的安 装方向为相反方向,从而能够对备用轮胎不慎脱落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备用轮胎的固定工具,已知的有由螺母部件和旋入该螺母部件钟的螺栓部件的工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0010段、图1 )。上述现有的螺母部件沿着与螺栓部件的旋入方向相同的方向插入地安装在托架的安装孔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的第0021段、图16及图17)。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1 -97253号公报(第0010段、第0021段、图1、图16及图17)。但是,就上述现有的固定工具而言,由于螺栓部件的旋入方向与螺母部件的安装方向一致,因此存在对螺栓部件施加了脱落方向的力时,担心螺母部件也从托架的安装孔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各方案分别记载的各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做出, 其目的如下。方案一记载的专利技术以以下内容为目的。向,从而能够对备用轮胎不慎脱落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的&出上,以以下内容 为目的。即,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把手部能够旋入或便于松开轴。 方案三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或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的基础上,以 以下内容为目的。即,方案三记载的专利技术包括螺紋部将轴用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形,从而能够3减少制造工序和部件件数。方案四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三中任一项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的基础 上,以以下内容为目的。即,方案四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用铰链部相互连接邻接的分割片,不仅能够减 少部件件数,而且通过从铰链部折弯分割片,能够简便地组装螺母部件。方案五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四中任一项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目的的基础 上,以以下内容为目的。即,方案五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金属制的弹簧即加力构件以外,将轴、壳体及 螺母部件做成树脂制,从而能够轻量化备用轮胎的固定工具。各方案分别记载的各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各目的而做出,以下,使用附图所示 的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说明各专利技术的特征。而且,符号是在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符号,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 范围。另外,附图编号表示在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图号,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范围。方案一记载的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例如图2所示,为备用轮胎20的固定工具10。 第二,固定工具IO例如图1~3所示,具备如下结构。(1) 固定部40固定部40例如图2所示,用于固定备用轮胎20。(2) 轴51轴51例如如图2-4所示,可插入到备用轮胎20的轮21的安装孔22中 并在长度的中途至少具有螺紋部53。(3) 壳体60壳体60例如如图1 ~ 3所示,具有轴51的螺紋部53可旋入的螺紋孔81 并固定在固定部40上。第三,在壳体60内例如图3及图13所示,具备如下结构。 (4 )螺母部件80螺母部件80例如图12所示,可变更螺紋孔81的内径。(5)空心部71空心部71例如图13 ~ 15所示,相对于轴51的旋入方向可滑动地容纳螺 母部件80。(6 )倾斜面72倾斜面72例如图3所示,形成于空心部71的内周面上并向朝向与轴51 的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使该空心部71的内径变窄的方向倾斜,用于对螺母部 件80的螺紋孔81的内径进行缩径。(7) 加力构件(例如弹簧90)加力构件(例如弹簧90)例如图13所示,用于在空心部71内向与轴51 的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对螺母部件80进行加力。第四,固定部40例如图l及图2所示,具备如下结构。(8) 贯通孔41贯通孔41例如图1所示,固定壳体60并贯通内外。(9) 空腔42空腔42位于贯通孔41与固定部40进^t固定的底面之间,可嵌入壳体60。 第四,壳体60例如图3、图7及图8所示,具备如下结构。(10) 壳体主体70壳体主体70例如图1所示,嵌入空腔42内具有比贯通孔41的内径大的 外形且具有空心部71。(11) 圆筒部100圆筒部100例如图3、图7及图8所示,从壳体主体70向贯通孔41延长 并具有该贯通孔41的内径以下的外径,并且具有与空心部71连通且可插入轴 51的插入孔101。(12) 阶梯部73阶梯部73如图1、图3、图7及图8所示,位于壳体主体70与圆筒部100 之间,用于阻止主体壳体70从贯通孔41脱落。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 特征。即,轴51上例如图1、图4及图5所示,形成有直径比该轴51的外径大的4巴手部52。方案三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或二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 如下特征。即,轴51包括螺紋部53在内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方案四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 ~三中任一项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基础 上,还具有如下特征。即,螺母部件80例如如图9 ~ 12所示,具备如下结构。 (1 )分割片120 ~ 122分割片120- 122例如如图9~ 12所示,是包围螺紋孔81的周围并与轴 51的旋入方向平行地切割的多个部件。 (2)铰链部130、 1314交链部130、 131例如如图9~ 12所示,互相连4妄邻接的至少一对分割片 120~ 122。方案五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 特征。第一,用合成树脂分别成形壳体60和螺母部件80。 第二,加力构件例如如图3所示,使用金属制的弹簧90。 本专利技术由于如上所述地构成,因此能得到如下记载的效果。 根据方案一记载的专利技术,得到如下效果。即,根据方案一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使轴的旋入方向与壳体的安装方向为相 反方向,从而能够对备用轮胎不慎脱落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根据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得 到如下效果。即,根据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把手部能够旋入或便于松开轴。根据方案三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或方案二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 上,还得到如下效果。即,根据方案三记载的专利技术,包括螺纹部在内将轴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从而能够减少制造工序和部件件数。根据方案四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 ~三中任一项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的基础上,还得到如下效果。即,根据方案四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用铰链部相互连接邻接的分割片,不仅 能够减少部件件数,而且通过从铰链部折弯分割片,能够简便地组装螺母部件。根据方案五记载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方案一 ~四中任一项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效果的 基础上,还得到如下效果。即,根据方案五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金属制的弹簧即加力构件以外,将轴、 壳体及螺母部件做成树脂制,从而能够轻量化备用轮胎的固定工具。 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固定工具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固定工具的安装过程的立体图。图3是固定工具的局部分解剖视图。图4是标度盘(夕'4弋》)的侧视图。图5是标度盘的俯视图。图6是沿着图4的VI - VI线的剖视图。图7是壳体主体的俯视图。图8是关闭了盖状态的壳体主体的侧视图。图9是螺母部件的侧视图。图IO是螺母部件的俯视图。图11是沿着图9的XI-XI线的剖视图。图12是将分割片从铰链部折弯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3是用于说明固定工具的安装过程的图,该图是轴插入前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插入轴后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在插入轴之后旋转后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中IO-固定工具,20-备用轮胎,21-轮,22-安装孔,30-轮胎容纳凹部, 40-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备用轮胎的固定工具,具备:固定备用轮胎的固定部;可插入到上述备用轮胎的轮的安装孔中并在长度的中途至少具有螺纹部的轴;以及具有上述轴的上述螺纹部可旋入的螺纹孔且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壳体内具备: 可变更上述螺纹 孔内径的螺母部件;相对于上述轴的旋入方向可滑动地容纳上述螺母部件的空心部;形成于上述空心部的内周面并向朝向与上述轴的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使该空心部内径变窄的方向倾斜,用于对上述螺母部件的上述螺纹孔内径进行缩径的倾斜面;以及用于在上述空心部内将上述螺母部件向与上述轴的旋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加力的加力构件, 上述固定部具备:固定上述壳体并贯通内外的贯通孔;以及位于上述贯通孔与固定上述固定部的底面之间并可嵌入上述壳体的空腔, 上述壳体具备:嵌入上述空腔内且具有比上述贯通孔内径大的外形 并具有上述空心部的壳体主体;从上述壳体主体向上述贯通孔延长且具有该贯通孔内径以下的外径,并且具有与上述空心部连通且可插入上述轴的插入孔的圆筒部;以及位于上述壳体主体与上述圆筒部之间并用于阻止上述主体壳体从上述贯通孔脱落的阶梯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妻亨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