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气囊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1028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车辆乘客安全装置的一种气囊组件,包括一个设有一个充气口的气囊,加压气体经该充气口可充入气囊(16)的内部,以便将气囊(16)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在气囊(16)的内部,其充气口和与充气口相对的囊壁之间设有至少一块保护挡板(30,32,40),以便保护气囊壁免受经充气口充入的加压气体的冲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气囊组件本专利技术述及一种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用的气囊组件(gas bagmodule),该气囊组件包括一个设有充气口的气囊,在压力作用下,气体经充气口可以充入气囊内部,以便将气囊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靠来自气体发生器的加压气体充胀气囊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当气体进入气囊内部时,由于极高压力和高温的冲击气体的作用,存在破坏构成气囊壁的气袋纤维的危险。按照常规,气囊的折叠壁与充气口相对,从而,在压力下充入的气体直接冲击在壁上。为防止加压气体中所含颗粒以及气体的热量损坏囊壁,有可能要采用较粗的纤维。作为另一方案,可采用附加的纤维件,将其配置在充气口和与充气口相对的气囊壁之间;因此,加压气体不直接冲击气囊壁。与此对照,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首段所述类型的气囊组件,其结构是:在气囊内部其充气口和与充气口相对的气囊壁之间,设有至少一块保护挡板,以便保护气囊壁以防在压力作用下经充气口充入的气体的冲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保护挡板保护与充气口相对的气囊壁免受由气体发生器供给的加压气体的直接冲击。因此,在压力下充入的气体则不可能对那里产生任何损坏。与常规气囊组件不同,常规气囊组件中的气囊是靠充入其中的加压气体的作用开始展开;而在本专利技术的气囊舱中,气囊是随保护挡板开启靠它的机械作用开始展开。一旦保护挡板已稍有开启,加压气体将充入气囊并将其完全展开。在这一点上,保护挡板转至不再与充气口相对的位置。相应,在此处恰好气囊壁与充气口已相距一个安全距离,于是,无损耗的加压气流进入气囊内部而对气囊壁无任何损害。由于保护挡板使气袋纤维负载较低,将采用一种只须考虑安全作用而与充入的加压气体可能引起的损坏无关的较细的并且相应较便宜的纤维进行制作。因采用保护挡板还有另一条优点,在气囊展开和保护挡板开启之前,展开工序一开始的时刻,在压力下进入气囊内部的气体将沿与气体发生器相对的保护挡板的侧边均-->匀分布。这对于其充气口相对于气囊呈不对称配置的气囊组件是一个更突出的优点,以便当不采取特殊措施时,展开工序将不对称地进行。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结构如下:在气囊内部配置一个槽形支撑件,其底部配置在充气口周围的气囊壁上并设有一个与充气口叠合的通道,槽形支撑件具有两个相互相对的侧件,两侧件中至少一个设有保护挡板。槽形支撑件与保护挡板一起构成一个与充气口相联的风道,展开工序一开始时,气体发生器供给的加压气体将进入其中。一旦风道中已进入一定量的加压气体,随着至少一块保护挡板打开的同时,气囊的展开动作开始。即使气体在压力下注入风道内的轴向端部,在展开工序启动之前,风道内的加压气体也将均匀分布,以便展开的动作可平稳地开始。支撑件的底部保护围绕气囊充气口的袋壁不被充入的加压气体损坏。最好设置两块保护挡板,分别配置在槽形支撑件两个相对侧件的自由边缘。采用两块保护挡板的情况下,每一块单独的保护挡板可以做得较小,从而较易于开启。最好,采用另一种结构,将气囊与支撑件一起组成一个预组装的组件。为此,可将气囊壁折叠在背离充气口的保护挡板或挡板的侧面,并且,例如,借助于一片可拉断的薄片定位。除用作保护挡板的联接件功能之外,支撑件还具有辅助框架的功能,在传统气袋上,它是配置在其内部并用于气囊与气体发生器或其外壳联接。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如从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现将参照附图所示最佳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气囊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气囊组件用的支撑件的透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支撑件的剖视图,表示保护挡板的不同位置。图4是图3支撑件的可能的另一改型。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用的气囊组件10的剖视示意图。该气囊舱10包括一个主件,设有支撑件20的气囊16。气囊组件10(靠螺栓18)与其中配置有加压气源12的外壳14联接。也可用铆钉或自攻螺丝代替螺栓。也可采用卡具。外壳14与气囊的充气口(此图中未示)-->相联,以便在气体发生器14点火时,将加压气体充入气囊16的内部。配置在气囊16内部的支撑件20为细长的槽形结构(见图2),并具有一个底部22和两侧件24和26。底部22设有一条通道28,当气囊10完全定位时,该通道与气囊16的充气口重合。对应的保护挡板30,32分别固定在支撑件20的两侧件24和26上,从而,在两块保护挡板30和32,两侧件24和26及底部22之间形成加压气体从充气口28进入气囊16内部用的风道。支撑件20可用合成纤维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造,而保护挡板30和32将整体模压在侧件上。也可将保护挡板制成一个单独的零件,然后将其与支撑件联接。在相互相对的侧面的自由边缘,保护挡板30和32设有翻边,以便不会形成可损坏气囊16的锐边。支撑件20与气囊16一起可预装成一个组件。为此,螺栓18将插入支撑件20的底部22所成型的孔31中。支撑件20连同上述螺栓一起插入气囊16的内部;从而,螺栓18恰好伸出穿过气囊壁中形成的通道开孔,并且气囊16与支承件20相对固定。然后,气囊16折叠在保护挡板30和32上并紧固定位,例如,靠一片金属薄片固定,以便形成一个可与气囊组件10的外壳14固定的预装组件。现将参照图3更具体地说明,在气囊16展开过程中,支撑件20和保护挡板30和32的功能。在气体发生器12启动之后,由其提供的加压气体经充气口和支撑件20的通道28将充入由保护挡板30和32及支撑件20形成的风道。虽然,充气孔在风道内偏心配置;但是,在气体发生器12触发之后的起始阶段,加压气体将在风道内部均匀分布。一旦在风道内部已达到一定的压力,保护挡板30和32则开启,折叠在保护挡板30和32上的气囊16的壁则被推离气体发生器12,气囊的实际展开工序现在开始。保护挡板30和32开启的各中间状态如图3虚线所示,挡板分别沿箭头A、B所示方向转动,直至达到完全开启为止,在此位置,由气体发生器12供给的加压气体可自由充入气囊16的内部。保护挡板30和32可与侧件24和26设计成一个整体,借助于减小壁厚分别制成的铰接段34和36有利于旋转运动。图4中显示图3支撑件20的改型。采用固定在侧件26上的一块单独-->的保护挡板40,代替两块保护挡板30和32。在气体发生器12启动之后,保护挡板40是按箭头C的方向转至完全开启的位置。由于仅采用一块旋转挡板,具体而言,有可能影响气囊16的展开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用的一种气囊组件,包括一个设有一个充气口的气囊,加压气体经该充气口可充入气囊(16)的内部,以便将气囊(16)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在气囊(16)的内部,其充气口和与充气口相对的囊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保护挡板(30,32,40),以便保护气囊壁免受经充气口进入的加压气体的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6-7-23 29612777.91.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用的一种气囊组件,包括一个设有一个充气口的气囊,加压气体经该充气口可充入气囊(16)的内部,以便将气囊(16)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其特征在于,在气囊(16)的内部,其充气口和与充气口相对的囊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保护挡板(30,32,40),以便保护气囊壁免受经充气口进入的加压气体的冲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气囊(16)的内部配置一个槽形支撑件(20),其底部(22)配置在围绕充气口的气囊(16)的壁上并设有一个与充气口重合的通道(28),上述支撑件(20)还具有两个相互相对的侧部(24,26),其中至少一个侧部设有保护挡板(30,32,4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尔根贝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TRW乘员约束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