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乘员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5403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气囊(20)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该气囊在折叠状态中被接纳在车辆座椅(12)的靠背(14)中并且在展开状态中延伸于车辆的两个座椅(12)之间。气囊(20)具有胸区和头区,所述胸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40)的胸部并且所述头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40)的头部。头区逆着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直到车辆座椅(12)的头枕(18)后方并且在侧面完全覆盖头枕(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气囊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有考虑在两个车辆座椅之间设置气囊,以便在侧面碰撞的情况下防止车辆乘员相互碰撞。这种车辆乘员保护系统例如在DE102009014103 Al中被描述。车辆乘员保护系统的俘获距离(Auffangweg)较短,并且气囊须构造成大面积的,以便在不同的碰撞情况下提供良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气囊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该系统能够可靠地保护相邻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尤其是座椅位置错开时保护相邻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 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在车辆乘员保护系统中借助这样的气囊来解决,该气囊在折叠状态中被接纳在车辆座椅的靠背中并且在展开状态中延伸于车辆的两个座椅之间。气囊具有胸区和头区,所述胸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的胸部并且所述头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的头部。头区逆着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直到车辆座椅的头枕后方并且在侧面完全覆盖头枕。尤其是在相邻车辆座椅上向后错开地就座的车辆乘员碰撞时,通过气囊的这种形状确保两个车辆乘员不相互碰撞并且就座于相邻座椅上的车辆乘员被气囊可靠俘获。同时也可很好地保护就座于接纳有气囊的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 气囊尤其是设计用于俘获相邻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为此气囊如已知气囊那样从车辆座椅的靠背中展开,但却设置在靠背中的朝向相邻车辆座椅的一侧上,而非朝向车壁或门的座椅侧上。 气囊主要在车辆座椅之间的一个平面内并且大致平行于车辆侧壁地延伸。靠背不包括头枕,头枕在此被看作单独的、连接靠背上端部的部件。 气囊的头区顺着车辆纵向方向优选延伸直到车辆乘员的头部前方,在此当座椅向前或向后彼此错开地设置时,大的头区尤其能够为车辆乘员的头部提供良好的保护。 气囊的头区具有上端部,该上端部优选延伸超过头枕的上端部,从而也可在整个头枕上为相邻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提供可靠的约束效果。 因此优选将头区构造得如此之大,以致完全覆盖头枕和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员的头部。 气囊的胸区可在其宽度上明显窄于头区,尤其是头区的宽度可约比胸区宽度大1/3或约为胸区宽度的两倍。宽度在此沿气囊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纵向延伸方向上测量。该设计使得气囊保持相对小的充气量,这有利于快速展开和低成本的制造。但却保证气囊为两个并排就座的车辆乘员提供非常好的头部保护。 该设计使得气囊在展开状态中具有L形形状,在此在充气的且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中该L为倒置的L。 气囊可包括两个基本上相同的坯件区段,所述坯件区段沿外周固定装置彼此连接。坯件区段当然也可在一侧上一体连接,或整个气囊可通过编织来制造。这种制造由传统的侧面气囊公开并且气囊因此可低成本地制造。 为了减小气囊在展开时的运动并且使气囊本身稳定在其于车辆座椅上的位置中,可在气囊上设置第一固定区段,该第一固定区段直接设置在气体发生器上,该气体发生器提供用于气囊的充气气体,并且在气囊上设置第二固定区段,该第二固定区段设置在第一固定区段和靠背上端部之间。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借助两种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如下: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在纯横向柱碰撞且座椅位置位于相同高度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在纯横向柱碰撞且座椅位置错开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在倾斜柱碰撞且座椅位置位于相同高度时的不意性俯视图;和 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在倾斜柱碰撞且座椅位置错开时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车辆座椅12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10,该车辆座椅具有座垫和向上延伸的靠背14。在靠背14的上端部16安装有单独的头枕18。 气囊20固定在靠背14上并且在其激活之前以已知的方式被接纳在靠背14中(未示出),所述气囊在展开和充气的状态中具有倒置的大L形状。 气囊20具有两个固定区段22、24,气囊在所述固定区段上与靠背14连接。 第一固定区段22直接设置在气体发生器26上,该气体发生器提供用于气囊20的充气气体。第一固定区段例如包括气囊20中的一个或两个开口,气体发生器26的(未示出的)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开口。气体发生器26的紧固螺栓以已知的方式固定在靠背14的框架28上。 第二固定区段24在此由气囊20的外周固定装置30上的扣环构成。 外周固定装置30例如可通过两个构成气囊20的坯件区段32、34的缝合或交织来形成(图4中示出)。 气囊20 (想象地)分为胸区36和与胸区直接连接的头区38 (参见图3)。胸区36沿车辆纵向方向R(参见图4)并且大致垂直于气囊20沿靠背14的纵向延伸L具有宽度BT,该宽度大约是头区38宽度BK的一半至2/3。头区38因此比气囊20的胸区36具有明显更大的宽度BK。 但选择这样大的胸区36宽度BT,使得覆盖就座于车辆座椅12上的车辆乘员40的整个胸部。选择这样大的头区38宽度BK并且这样设置气囊20的头区38,使得车辆乘员40的头部42以及头枕18在侧面被完全覆盖。通过这种方式气囊20获得特征性的、倒置的L形。 第二固定区段24设置在气囊20的胸区36上。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区段24—例如通过一个穿过固定区段24扣环的螺钉一直接固定在靠背14的框架28上。 第二固定区段24位于靠背14上端部16下方一段距离、如10至30厘米。第二固定区段24因此如在图1至3中可见设置在车辆乘员40肩部下方一段距离,在此所示的车辆乘员40为95%试验假人。 在所示示例中,第二固定区段24大致位于靠背14上端部16和气体发生器26高度上的第一固定区段22之间的中间处并且因此与头区38和胸区36之间的(假想的)分界隔开一段距离(参见图3)。 气囊20的头区38逆着车辆纵向方向R在侧面延伸直至车辆座椅12的头枕18后方。气囊20的上端部41延伸超过头枕18的上端部。 气囊的头区38顺着车辆纵向方向R延伸直至固定有气囊20的车辆座椅12 (在此情况下为驾驶员座椅)上的车辆乘员的头部42前方。 头区38如此之大,以致就座于车辆座椅12上的车辆乘员40的头部42以及车辆座椅12的头枕18从侧面观察被头区38完全覆盖。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区段24不直接固定在靠背14的框架28上,而是固定在相对于框架28单独的固定构件44上。单独的固定构件44在此是伸长的安装板,该安装板从第二固定区段24延伸直至气体发生器26的下端部。 第一固定部22也与固定构件44连接。 例如固定构件44具有(未示出的)开口,气体发生器26的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开口并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构件44被固定在靠背14的框架28上。 固定构件44的第二固定点优选通过第二固定区段24在靠背14的框架28上的固定被规定。 气囊20、气体发生器26和固定构件44可构成一个预装配组件,该组件被拧接在框架28上,以便组装气囊系统。 气囊20设置在车辆座椅12的远离车辆侧壁46或者说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气囊(20)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该气囊在折叠状态中被接纳在车辆座椅(12)的靠背(14)中并且在展开状态中延伸于车辆的两个座椅(12、52)之间,其中,气囊(20)具有胸区(36)和头区(38),所述胸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40)的胸部并且所述头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40)的头部(42),头区(38)逆着车辆纵向方向(R)延伸直到车辆座椅(12)的头枕(18)后方并且在侧面完全覆盖头枕(1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26 DE 102012008391.21.一种包括气囊(20)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该气囊在折叠状态中被接纳在车辆座椅(12)的靠背(14)中并且在展开状态中延伸于车辆的两个座椅(12、52)之间, 其中,气囊(20)具有胸区(36)和头区(38),所述胸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40)的胸部并且所述头区在侧面覆盖车辆乘员(40)的头部(42), 头区(38)逆着车辆纵向方向(R)延伸直到车辆座椅(12)的头枕(18)后方并且在侧面完全覆盖头枕(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的头区(38)顺着车辆纵向方向(R)延伸直到车辆乘员(40)的头部(42)前方。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的头区(38)具有上端部(41),该上端部延伸超过头枕(18)的上端部。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区(38)如此之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阿克M·瓦尔
申请(专利权)人: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