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辉专利>正文

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136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5:38
一种无级的机械变速器装置。将动力输入端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摆动,往复摆动推动一个储能弹簧,储能弹簧的另一端推动一个单向离合装置,当往复摆动线速度超越单向离合装置速度时,单向离合装置锁止,往复摆动动力通过储能弹簧向外动力输出端输出动力。往复摆动与单向离合装置之间的储能弹簧为柔性连接,可实现无级变速,且变速比与传递的力矩可实现一定程度的自适应效果。该变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小、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无级的机械变速器装置。将动力输入端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摆动,往复摆动推动一个储能弹簧,储能弹簧的另一端推动一个单向离合装置,当往复摆动线速度超越单向离合装置速度时,单向离合装置锁止,往复摆动动力通过储能弹簧向外动力输出端输出动力。往复摆动与单向离合装置之间的储能弹簧为柔性连接,可实现无级变速,且变速比与传递的力矩可实现一定程度的自适应效果。该变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小、重量轻。【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器装置,特别是一种无级的机械变速器装置。可应用于汽车 和工程机械等领域。 变速器
技术介绍
当前机械变速器包括以下两种。 1)齿轮传动式。齿轮传动式变速器只能实现有级变速,应用于自动变速时,控制结 构复杂,尺寸大、重量重,成本高昂。 2)摩擦传动式。摩擦传动式可实现无级变速,但存在传递力矩小,容易打滑,传动 效率低,控制结构复杂,尺寸大、重量重,成本高昂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变速器,该变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小、重量轻。该变 速器可实现无级变速,且变速比与传递的力矩可实现一定程度的自适应效果,控制简单。 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将动力输入端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摆动, 往复摆动推动一个储能弹簧,储能弹簧的另一端推动一个单向离合装置,当往复摆动线速 度超越单向离合装置速度时,单向离合装置锁止,往复摆动的动力通过储能弹簧向动力输 出端输出动力。往复摆动与单向离合装置之间的储能弹簧为柔性连接,可实现无级变速,具 体实现方法如下。 变速器包含三部分核心装置:往复摆动装置、储能装置和单向离合装置。往复摆动 装置为动力输入端,单向离合装置为动力输出端。往复摆动装置连接至储能装置,在其往复 摆动过程中向储能装置输送动力,同时储能装置还连接至单向离合装置,将储存的动力向 单向离合装置输出。 往复摆动装置包括曲轴、滑块和带滑槽的摆杆。滑块装于曲轴与摆杆的滑槽之间, 滑块可以绕曲轴旋转,同时可以在摆杆的滑槽内做直线滑动。摆杆在滑块作用下,在曲轴的 旋转平面上作往复摆动,摆动形式可以为直线往复摆动,也可以为圆周往复摆动。摆杆的摆 动幅度由曲轴偏心确定。 单向离合装置包括内圈、外圈和介于两者之间方向可控的单向锁止机构,内圈和 外圈可同轴旋转。单向锁止机构的锁止方向可以被设置为双向释放、单正向和单反向,单 向锁止机构为公知技术,这里不具体展开说明。当单向锁止机构的锁止方向被设置为双向 释放时,内圈与外圈可分别自由旋转,互不干涉,此时变速器不能传递动力,处于空挡状态。 当单向锁止机构的锁止方向被设置为单正向时,如果内圈在正向方向上的旋转速度低于外 圈,则内圈与外圈可分别旋转,互不干涉,如果内圈在正向方向上呈现超越外圈的趋势,则 单向锁止机构进入锁止状态,内圈与外圈被锁止保持同步旋转,此时变速器只能正向传递 动力,处于前进挡状态。当单向锁止机构的锁止方向被设置为单反向时,如果内圈在反向方 向上的旋转速度低于外圈,则内圈与外圈可分别旋转,互不干涉,如果内圈在反向方向上呈 现超越外圈的趋势,则单向锁止机构进入锁止状态,内圈与外圈被锁止保持同步旋转,此时 变速器只能反向传递动力,处于倒挡状态。改变单向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变速器可以在空 挡、前进挡和倒挡之间切换挡位模式。 储能装置包括储能弹簧,储能弹簧的伸缩方向与往复摆动装置的摆动方向一致或 近似,其两端同时与往复摆动装置上的摆杆卡口、以及单向离合装置上的内圈卡口相抵接 并被预压缩。摆杆卡口和内圈卡口互相错开,可分别在各自不同的摆动平面上摆动,互不干 涉。 常态下,单向锁止机构未进入锁止状态时,其内圈在储能弹簧预压缩力作用下与 摆杆保持同步摆动。当单向锁止机构进入锁止状态时,内圈与外圈保持同步旋转,而不再与 摆杆的摆动同步,此时摆杆推动储能弹簧、储能弹簧推动内圈、内圈推动外圈,实现动力由 往复摆动装置向单向离合装置输出,摆杆卡口与内圈卡口之间的相位差越大,储能弹簧压 缩量也越大,传递的动力力矩和储存的能量也就越大;随着摆杆的摆动速度下降、摆杆卡口 与内圈卡口之间的相位差越来越小,储能弹簧向内圈释放能量,直到储能弹簧逐渐恢复到 预压缩长度、内圈与摆杆再次保持同步摆动为止,此时,内圈的速度已低于外圈,单向锁止 机构脱离锁止,之后内圈回程摆动,而外圈继续旋转。 由上所述,摆杆在设定的单向锁止方向的线速度大于外圈线速度时,摆杆才能通 过压缩储能弹簧向单向离合装置输出动力,速度差越大,输出动力力矩也越大。阻力矩变大 时速度差即速比会自动降低,反之阻力矩变小时速比会自动升高,因此,该过程具有负反馈 特性,变速比具有自适应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不需要额外干预调节变速比。 然而,这种自适应效果仍不能完全满足全力矩范围的需要,通过调节摆杆摆动幅 度,从而调节储能弹簧最大压缩量,改变可传递的力矩大小。通过改变曲轴偏心幅度,即可 实现调节摆杆摆动幅度,方案如下。 曲轴包括偏心曲柄、曲轴座、控制蜗杆。偏心曲柄安装于曲轴座上,其旋转轴心与 曲轴座的旋转轴心呈偏心结构,偏心量为曲轴座偏心。 偏心曲柄上设置有曲柄销,曲柄销的轴心与偏心曲柄的旋转中心也呈偏心结构, 偏心量为曲柄偏心。 曲轴座上设置有控制蜗杆,控制蜗杆与偏心曲柄为蜗杆-齿轮机构,控制蜗杆的 旋转可驱动偏心曲柄绕自身旋转轴心产生偏转,偏转量为曲柄偏转角(β )。 曲轴座偏心等于曲柄偏心,曲轴偏心为曲轴座偏心与曲柄偏心和曲柄偏转角(β ) 的综合合成结果,曲柄偏转角(β)为0°时,曲轴偏心为0,曲柄偏转角(β)为180°时,曲 轴偏心达到最大值,为曲轴座偏心的两倍。 通过控制蜗杆,可调节曲轴偏心幅度、即摆杆摆动幅度。 由于只有在摆杆线速度大于外圈时变速器才会传递动力,因此动力的传递是不连 续的。为了增加动力传递平稳性,在曲轴上并列布置多套上述往复摆动装置、储能装置和 单向离合装置,各套摆杆的摆动相位在一周即360°内均匀相隔,摆杆设定为直线摆动结构 时,其中相位差互呈180°的两套摆杆可以合并为一体。与多套往复摆动装置相对应地,布 置有各自的单向离合装置和储能装置,全部单向离合装置中的外圈可合并为一体。 综上所述,本专利区别当前公知技术最根本的新颖之处,通过储能弹簧和单向离 合装置,有选择性地将摆杆的摆动传递至动力输出端,动力传递为柔性连接。其最显著的有 益效果就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尺寸小、重量轻,可实现无级变速,且变速比与传递的力矩 可实现一定程度的自适应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偏心量可调的曲轴构造示意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特性示意图。 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第一个实施例,变速器包含三部分核心装置:往复摆动装置(3)、储能装 置(2)和单向离合装置(1)。往复摆动装置(3)为动力输入端,单向离合装置(1)为动力输 出端。往复摆动装置(3 )连接至储能装置(2 ),在其往复摆动过程中向储能装置(2 )输送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其特征是:包含三部分核心装置:往复摆动装置(3)、储能装置(2)和单向离合装置(1);往复摆动装置(3)为动力输入端,单向离合装置(1)为动力输出端;往复摆动装置(3)连接至储能装置(2),在其往复摆动过程中向储能装置(2)输送动力,同时储能装置(2)还连接至单向离合装置(1),将储存的动力向单向离合装置(1)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辉
申请(专利权)人:袁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