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1323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器的变速装置,在三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能够实现没有转矩骤减的跳挡变速。第1接合装置(A1)、第2接合装置(A2)以及多个输出接合装置(B1~E2)利用分别形成于多个换挡鼓(SD1~SD3)的导向槽(G1~G5)、和分别与导向槽(G1~G5)卡合的引导销(P1~P5)而在接合位置和接合解除位置之间被驱动,形成于多个换挡鼓(SD1~SD3)的导向槽(G1~G5)具有在某连续的变速挡间的中间位置上使输出接合装置(B1~E2)卡合的槽形状,多个换挡鼓(SD1~SD3)包括仅形成有导向槽(G1~G5)中的一个的换挡鼓、和形成有所述导向槽(G1~G5)中的至少两个的换挡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级离合式的变速器的变速装置,所述三级离合式的变速器具有相互同轴配置的第1~第3输入轴和相对于第1~第3输入轴平行地配置的一对输出轴,且经由3个摩擦离合器将驱动源的驱动力有选择地输入到某输入轴、并且从某输出轴有选择地输出该驱动力。
技术介绍
在具有配置成双重同轴的输入轴和分别配置成双重同轴的一对输出轴、且经由2个摩擦离合器将驱动源的驱动力有选择地输入到某输入轴、并且从某输出轴有选择地输出该驱动力的所谓的两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有这样的变速器(参照图56):通过并用从输入轴向一个输出轴直接输出驱动力的单纯流程的动力传递路径、和从输入轴经由两个输出轴输出驱动力的复杂流程的动力传递路径,从而有效地使用有限个数的齿轮而避免骨架的大型化并且实现了达到10级的多级化。另外,在两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通过下述专利文献2公知有这样的变速器:在借助于致动器马达旋转的换挡鼓的外周面形成4个导向槽,通过使用与各个导向槽卡合的4个换挡拨叉来驱动4个同步装置的套筒,从而建立空挡和1挡变速挡~6挡变速挡。专利文献1:德国DE 10 2011 117 046 A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047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变速器的变速中具有在连续的变速挡间变速的顺序式变速、和在不连续的变速挡间变速的跳挡变速,在跳挡变速中,例如有从1挡变速挡跳过2挡变速挡而变速到3挡变速挡的跳1挡变速、和从1挡变速挡跳过2挡变速挡和3挡变速挡而变速到4挡变速挡的跳2挡变速等。关于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在1个换挡鼓上形成了4个导向槽,与在4个换挡鼓上分别形成1个导向槽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换挡鼓的数量而实现变速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在换挡鼓的相邻的两个变速挡的中间位置,导向槽具有使同步装置接合的形状,从而在两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能够实现特有的预换挡而实现没有转矩骤减的变速。另外,与两级离合式的变速器同样地,在三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在前级的变速挡与后级的变速挡之间需要使规定的同步装置接合的预换挡,但是在三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变速挡数比两级离合式的变速器多,且跳挡变速的种类也多,因此若如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在单一的换挡鼓上形成所有的导向槽,则难以在不对其它的同步装置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而仅对规定的同步装置进行预换挡,存在不能实现没有转矩骤减的跳挡变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三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能够进行没有转矩骤减的跳挡变速的变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速器的变速装置,该变速器具有:第1输入轴,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经由第1摩擦接合装置被输入到该第1输入轴;第2输入轴,其与所述第1输入轴同轴配置,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经由第2摩擦接合装置被输入到该第2输入轴;第3输入轴,其与所述第1输入轴和所述第2输入轴同轴配置,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经由第3摩擦接合装置被输入到该第3输入轴;第1输出轴和第2输出轴,它们与第1~第3输入轴平行配置;第1副输出轴,其与所述第1输出轴同轴配置,能够经由第1接合装置与该第1输出轴结合;第2副输出轴,其与所述第2输出轴同轴配置,能够经由第2接合装置与该第2输出轴结合;多个输入齿轮,它们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1~第3输入轴;多个输出齿轮,它们被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第1、第2副输出轴,并且与所述多个输入齿轮啮合;以及多个输出接合装置,它们能够使所述多个输出齿轮有选择地与所述第1、第2副输出轴结合,所述变速器通过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所述第1接合装置、所述第2接合装置以及所述多个输出接合装置的有选择的接合能够建立多个变速挡,通过所述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的任意一个的接合而能够分别建立两个以上的变速挡,在所述多个变速挡中包括驱动力从所述第1~第3输入轴的任意一个仅经由所述第1副输出轴和所述第2副输出轴的任意一个进行传递的变速挡、和驱动力从所述第1~第3输入轴的任意一个经由所述第1副输出轴和所述第2副输出轴两者进行传递的变速挡,所述变速器的变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接合装置、所述第2接合装置以及所述多个输出接合装置利用分别形成于多个换挡鼓的导向槽、和分别与所述导向槽卡合的引导销而在接合位置和接合解除位置之间被驱动,形成于所述多个换挡鼓的所述导向槽具有在任意连续的变速挡间的中间位置使所述输出接合装置接合的槽形状,所述多个换挡鼓包括仅形成有所述导向槽中的一个导向槽的换档鼓、和形成有所述导向槽中的至少两个导向槽的换档鼓。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提出了变速器的变速装置,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该变速器的变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顺序式变速过程中,在连续的任意三个变速挡中,所述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不重复接合。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提出了变速器的变速装置,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该变速器的变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顺序式变速过程中,以相同的相位驱动所述多个换挡鼓。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专利技术,提出了变速器的变速装置,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该变速器的变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跳挡变速过程中,以不同的相位驱动所述多个换挡鼓。此外,实施方式的第1摩擦离合器CL1、第2摩擦离合器CL2以及第3摩擦离合器CL3分别与本专利技术的第1摩擦接合装置、第2摩擦接合装置以及第3摩擦接合装置对应,实施方式的发动机P与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源对应,实施方式的同步装置A1和同步装置A2分别与本专利技术的第1接合装置和第2接合装置对应,实施方式的同步装置B1、B2、C1、C2、D1、D2、E1、E2与本专利技术的输出接合装置对应,实施方式的第1~第4输入齿轮Gi1~Gi4与本专利技术的输入齿轮对应,实施方式的第1~第7输出齿轮Go1~Go7与本专利技术的输出齿轮对应,实施方式的第1换挡鼓SD1、第2换挡鼓SD2以及第3换挡鼓SD3与本专利技术的换挡鼓对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结构,第1~第3输入轴相互配置成同轴,驱动源的驱动力经由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而输入该第1~第3输入轴,第1副输出轴向第1输出轴输出驱动力,第2副输出轴向第2输出轴输出驱动力,第1~第3输入轴、第1副输出轴以及第2副输出轴被配置成平行3轴,且通过第1接合装置、第2接合装置以及多个输出接合装置来切换连接这些3轴间的由多个输入齿轮和多个输出齿轮构成的动力传递路径,因此能够增加可选择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数量而以最小限度的齿轮数实现多档化。另外,在通常的两级离合式的变速器中,驱动源的驱动力被有选择地输入到第1输入轴和第2输入轴2个系统,而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源的驱动力不仅被有选择地输入到第1输入轴~第3输入轴3个系统,还能够通过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的任意一个的接合分别建立两个以上的变速挡,多个变速挡中包括驱动力被从第1~第3输入轴中的任意一个仅经由第1副输出轴和第2副输出轴中的任意一个进行传递的变速挡、和驱动力被从第1~第3输入轴中的任意一个经由第1副输出轴和第2副输出轴两者进行传递的变速挡,因此能够增加可选择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数量,而难以发生变速时的互锁,能够抑制跳挡变速时的多步骤化而提高变速响应性。而且,因为相对于通常的两级离合式的变速器来说摩擦接合装置的数量从2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器的变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的变速装置,该变速器具有:第1输入轴(Im1),来自驱动源(P)的驱动力经由第1摩擦接合装置(CL1)被输入到该第1输入轴(Im1);第2输入轴(Im2),其与所述第1输入轴(Im1)同轴配置,来自所述驱动源(P)的驱动力经由第2摩擦接合装置(CL2)被输入到该第2输入轴(Im2);第3输入轴(Im3),其与所述第1输入轴(Im1)和所述第2输入轴(Im2)同轴配置,来自所述驱动源(P)的驱动力经由第3摩擦接合装置(CL3)被输入到该第3输入轴(Im3);第1输出轴(Om1)和第2输出轴(Om2),它们与第1~第3输入轴(Im1~Im3)平行地配置;第1副输出轴(Os1),其与所述第1输出轴(Om1)同轴配置,能够经由第1接合装置(A1)而与该第1输出轴(Om1)结合;第2副输出轴(Os2),其与所述第2输出轴(Om2)同轴配置,能够经由第2接合装置(A2)而与该第2输出轴(Om2)结合;多个输入齿轮(Gi1~Gi4),它们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1~第3输入轴(Im1、Im2、Im3);多个输出齿轮(Go1~Go7),它们被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第1、第2副输出轴(Os1、Os2),并且与所述多个输入齿轮(Gi1~Gi4)啮合;以及多个输出接合装置(B1、B2、C1、C2、D1、D2、E1、E2),它们能够使所述多个输出齿轮(Go1~Go7)有选择地与所述第1、第2副输出轴(Os1、Os2)结合,所述变速器通过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CL1~CL3)、所述第1接合装置(A1)、所述第2接合装置(A2)以及所述多个输出接合装置(B1、B2、C1、C2、D1、D2、E1、E2)的有选择的接合而能够建立多个变速挡,通过所述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CL1~CL3)中的任意一个的接合能够分别建立两个以上的变速挡,所述多个变速挡包括驱动力从所述第1~第3输入轴(Im1、Im2、Im3)中的任意一个仅经由所述第1副输出轴(Os1)和所述第2副输出轴(Os2)中的任意一个进行传递的变速挡、和驱动力从所述第1~第3输入轴(Im1、Im2、Im3)中的任意一个经由所述第1副输出轴(Os1)和所述第2副输出轴(Os2)两者进行传递的变速挡,所述变速器的变速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接合装置(A1)、所述第2接合装置(A2)以及所述多个输出接合装置(B1、B2、C1、C2、D1、D2、E1、E2)利用分别形成于多个换挡鼓(SD1、SD2、SD3)的导向槽(G1~G5)、和分别与所述导向槽(G1~G5)卡合的引导销(P1~P5)而在接合位置和接合解除位置之间被驱动,形成于所述多个换挡鼓(SD1、SD2、SD3)的所述导向槽(G2~G5)具有在任意连续的变速挡间的中间位置使所述输出接合装置(B1、B2、C1、C2、D1、D2、E1、E2)接合的槽形状,所述多个换挡鼓(SD1、SD2、SD3)包括仅形成有所述导向槽(G1~G5)中的一个导向槽的换挡鼓、和形成有所述导向槽(G1~G5)中的至少两个导向槽的换挡鼓。...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7 JP 2015-1217301.一种变速器的变速装置,该变速器具有:第1输入轴(Im1),来自驱动源(P)的驱动力经由第1摩擦接合装置(CL1)被输入到该第1输入轴(Im1);第2输入轴(Im2),其与所述第1输入轴(Im1)同轴配置,来自所述驱动源(P)的驱动力经由第2摩擦接合装置(CL2)被输入到该第2输入轴(Im2);第3输入轴(Im3),其与所述第1输入轴(Im1)和所述第2输入轴(Im2)同轴配置,来自所述驱动源(P)的驱动力经由第3摩擦接合装置(CL3)被输入到该第3输入轴(Im3);第1输出轴(Om1)和第2输出轴(Om2),它们与第1~第3输入轴(Im1~Im3)平行地配置;第1副输出轴(Os1),其与所述第1输出轴(Om1)同轴配置,能够经由第1接合装置(A1)而与该第1输出轴(Om1)结合;第2副输出轴(Os2),其与所述第2输出轴(Om2)同轴配置,能够经由第2接合装置(A2)而与该第2输出轴(Om2)结合;多个输入齿轮(Gi1~Gi4),它们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1~第3输入轴(Im1、Im2、Im3);多个输出齿轮(Go1~Go7),它们被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第1、第2副输出轴(Os1、Os2),并且与所述多个输入齿轮(Gi1~Gi4)啮合;以及多个输出接合装置(B1、B2、C1、C2、D1、D2、E1、E2),它们能够使所述多个输出齿轮(Go1~Go7)有选择地与所述第1、第2副输出轴(Os1、Os2)结合,所述变速器通过第1~第3摩擦接合装置(CL1~CL3)、所述第1接合装置(A1)、所述第2接合装置(A2)以及所述多个输出接合装置(B1、B2、C1、C2、D1、D2、E1、E2)的有选择的接合而能够建立多个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昌夫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