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大豆蛋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015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大豆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低温脱脂未变性的大豆原料片或粉以1∶8-15的质量比分散于温度为25-60℃、pH为6.5-11的水中,除去非可溶性成分;(2)调整步骤(1)中得到的溶液离子强度为0.05-1.0,pH值为4.0-6.0,得到的沉淀物即为大豆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传统的大豆分离蛋白提取工艺,按照大豆蛋白组分本身的理化特性分别进行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的分离提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产品,充分地发挥大豆蛋白本身的功能特性,解决了大豆蛋白产品的加工功能特性不突出的问题,为开发出适于饮料、乳制品、面制品等方面的大豆蛋白制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深加工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取大豆蛋白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蛋白含量(70%以上)的脱脂大豆粉与大豆分离蛋白是现代大豆加工业的主要产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大豆蛋白的营养特性和功能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蛋白含量(70%以上)的脱脂大豆粉与分离蛋白作为食品的加工原料或添加剂被广泛地应用于肉、乳和面制品、方便、冷冻、糖果及饮料等几十类产品。目前我国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主要是沿用传统的“碱溶酸沉”工艺,产品虽然在蛋白含量上达到了技术要求,但溶解性、凝胶性、乳化性等功能性特点不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弱,而且产品的结构较单一,满足不了乳和面制品、方便、冷冻、糖果及饮料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主要是指大豆蛋白质在用做食品加工时所表现出的加工特性,如凝胶形成性、乳化性、发泡性、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等。目前,一般改善加工功能特性的做法是将大豆蛋白进行改质,采用的途径有磷酸化法、乙酰化法、蛋白酶水解法等。然而,这些方法是蛋白被分离后进行的后修饰技术,不但增加了工艺难度和设备,而且往往由于反应过程不易控制而使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大豆蛋白主要由大豆球蛋白(11S)和β-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取大豆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低温脱脂未变性的大豆原料片或粉以1∶8-15的料水质量比分散于温度为25-60℃、pH为6.5-11的水中,除去非可溶性成分;    (2)调整步骤(1)中得到的溶液离子强度为0.05-1.0,pH值为4.0-6.0,得到的沉淀物即为大豆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大豆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低温脱脂未变性的大豆原料片或粉以1∶8-15的料水质量比分散于温度为25-60℃、pH为6.5-11的水中,除去非可溶性成分;(2)调整步骤(1)中得到的溶液离子强度为0.05-1.0,pH值为4.0-6.0,得到的沉淀物即为大豆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过程中以50-80rpm的转速机械搅拌30-60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过程中以功率500w、频率25KHz的超声波处理30-6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溶液离子强度用K+或Na+的盐酸盐、磷酸盐、硫酸盐、柠檬酸盐、亚硫酸盐和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顺堂韩雅君孟岩任晨刚李武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