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7407 阅读:7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车身结构,包括驾驶室、发动机舱和车架组件,其中,驾驶室由左侧围、右侧围、顶盖、后围和底板围合而成,发动机舱与底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驾驶室的前端,车架组件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上车架与下车架均与底板固定连接,且上车架还与下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新增加的上车架不仅可以满足轻客的载客需求,并且上车架与下车架相结合之后,其承载力大幅度提升,也完全可以满足卡车的承载需求,因此只需安装各自对应的车厢即可完成两款车型在一个生产线上制造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用性较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车身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的车身的结构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白车身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同车型车身结构不同,一般其生产线也不能共用。但在汽车制造企业,怎样更快地推出新的产品,更快地对旧产品更新换代,是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汽车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国内各汽车主机厂都在追寻一种能满足多品种及“适应变种变量”的生产方式,除了加快生产线设计的步伐,产品结构的设计在实现共线生产上也很重要。卡车即载货汽车,其车身结构一般是车架配合驾驶室一起组成其承载车身,而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是装配式连接,国内主流平头卡车驾驶室包括左侧围、右侧围、地板、前围、后围和顶盖六部分,各个部分均由钣金件在分装线上拼焊为总成,总成再按照一定顺序在总拼线上拼焊为白车身。上述传统的卡车设计方案,由于其结构与轻客车身结构不同,在要求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大背景下,与同为商用车的轻客车型共线生产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型车身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卡车和轻客的车身生产线可以共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由左侧围、右侧围、顶盖、后围和底板围合而成;发动机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车架组件,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上车架与所述下车架均与所述地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上车架还与所述下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车架包括两根向下开口的U型梁、多个横梁和螺母板,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梁垂直固定,所述螺母板与所述U型梁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后围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上车架的两U型槽,所述U型梁的一端穿过所述U型槽并压在所述底板上。如上所述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U型槽上设置有翻边。如上所述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板上车架和所述下车架之间均为焊接固定。本技术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包括驾驶室、发动机舱和车架组件,其中,驾驶室由左侧围、右侧围、顶盖、后围和底板围合而成,发动机舱与底板固定连接,且位于驾驶室的前端,车架组件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上车架与下车架均与底板固定连接,且上车架还与下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即可以作为卡车的车身,又可以作为轻客的车身,具体地,当需要制造轻客时,只需在车架组件上固定安装一个密封的车厢,并将座椅等设备安装在车厢内即可。而当需要制造卡车时,只需在车架组件上固定安装一个敞开式车厢,即可完成卡车的制造。之所以卡车和轻客可以通用一个车身,原因在于,新增加的上车架不仅可以满足轻客的载客需求,并且上车架与下车架相结合之后,其承载力大幅度提升,也完全可以满足卡车的承载需求,因此只需安装各自对应的车厢即可完成两款车型在一个生产线上制造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用性较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后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驾驶室11-左侧围12-右侧围13-顶盖14-后围141-U型槽142-翻边15-底板20-发动机舱30-车架组件31-上车架311-U型梁312-横梁313-螺母板32-下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爆炸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包括驾驶室10、发动机舱20和车架组件30。其中,驾驶室10由左侧围11、右侧围12、顶盖13、后围14和底板15围合而成,发动机舱20与底板15固定连接,且位于驾驶室10的前端,车架组件30包括上车架31和下车架32,上车架31与下车架32均与底板15固定连接,且上车架31还与下车架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左侧围11、右侧围12、顶盖13、后围14和底板15之间均是相互焊接组成驾驶室10,发动机舱20也优选为焊接在底板15上,上车架31优选为与下车架32以及底板15焊接,以增加车身的结构强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既可以作为卡车的车身,又可以作为轻客的车身,具体地,当需要制造轻客时,将左侧围11和右侧围12加工为与需要加装的密封车厢高度相适宜,并且连接平顺的结构即可,后续只需在车架组件30上固定安装一个密封的车厢,然后将座椅等设备安装在车厢内。而当需要制造卡车时,将左侧围11和右侧围12加工为与需要加装的卡车车厢高度相适宜,再在车架组件30上固定安装一个敞开式车厢,即可完成卡车的制造,本实施例中,卡车和轻客可以通用一个车身的大部分结构,而有微小差别的左侧围11和右侧围12可以在一个工位上完成生产,因此,卡车和轻客完全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生产,新增加的上车架31不仅可以满足轻客的载客需求,并且上车架31与下车架32相结合之后,其承载力大幅度提升,也完全可以满足卡车的承载需求,因此只需安装各自对应的车厢即可完成两款车型在一个生产线上制造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用性较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资源。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并结合图1-图2,图3中示出了车架组件30与底板15具体的装配关系,具体地,上车架31与底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下车架32与底板15的下端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底板15位于上车架31和下车架32之间,这种结构,使得驾驶室10和车架组件30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承载力会有很大的改善。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3,上车架31包括两根向下开口的U型梁311、多个横梁312和螺母板313,横梁312的两端分别与U型梁311垂直固定,螺母板313与U型梁311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横梁312与U型梁311之间优选为焊接固定,螺母板313与U型梁311之间也优选为焊接固定。上述横梁312起到连接两根U型梁311以及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而螺母板313上设置有螺纹孔,主要用于将车厢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架组件30上。此处之所以选择U型梁,是因为U型梁重量比较轻,但是结构强度却比较大,比较适用于载荷较重的车辆。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用型车身结构的后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图5所示,优选地,后围14的底部开设有用于连接上车架31的两U型槽141,U型梁311的一端穿过U型槽141并压在底板15上。U型槽141主要用于供U型梁311穿过,使得U型梁311能与底板15连接。进一步地,U型槽141上设置有翻边142,该翻边142用于将U型梁焊接在U型槽141中,进一步增加车架的整体结构强度。以上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通用型车身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由左侧围、右侧围、顶盖、后围和底板围合而成;发动机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车架组件,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上车架与所述下车架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上车架还与所述下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由左侧围、右侧围、顶盖、后围和底板围合而成;发动机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前端;车架组件,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上车架与所述下车架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上车架还与所述下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包括两根向下开口的U型梁、多个横梁和螺母板,所述横梁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乐崔占生刘峰王艳张龙解学敏王好金赵隆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