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及离合变速器技术

技术编号:954787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离合变速器、特别是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该离合变速器包括液压回路(1),该液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液压介质的泵(7、9)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和提供处于压力下的液压介质的蓄压器(53),其中,所述泵(7、9)配设有电机(5),该电机根据蓄压器(53)的加载需求运行。在此规定,为了确定加载需求,由电机驱动所述泵(7、9)并且查明在此发生的电机(5)电流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运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及离合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和冷却离合变速器(带有离合器的变速器)、特别是双离合变速器、尤其是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液压回路,其包括两个离合器缸和多个优选能双侧控制的切换缸。
技术介绍
双离合变速器优选用在乘用车中。双离合变速器通常具有两个彼此同轴地设置的变速器输入轴,这两个变速器输入轴分别配设于分变速器。每个变速器输入轴配设有离合器,相应分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可以经由该离合器力锁合地与发动机的、优选机动车内燃机的输出部耦联。这两个分变速器中的第一分变速器一般包括非直接挡,而这两个分变速器中的第二分变速器包括直接挡以及倒挡。在行驶期间一般地分变速器之一起作用,这意味着配设于该分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经由配设给它的离合器耦联于发动机。在起作用的分变速器中挂上提供当前变速器传动比的挡位。控制装置确定出:根据行驶工况是接下来应该挂上较高挡、还是接下来应该挂上低挡。被推测为接下来使用的挡位在不起作用的第二分变速器中挂上。为了换挡,然后接合不起作用的分变速器的离合器,而分离起作用的分变速器的离合器。优选,当起作用的分变速器的离合器的分离和不起作用的分变速器的离合器的接合这样地交叠时,从发动机到机动车的驱动轴的力流不中断或者仅有微小的中断。由于换挡,使之前起作用的分变速器不起作用而之前不起作用的分变速器变成起作用。接着在此时不起作用的分变速器中可以挂上推测接下来需要的挡位。挂挡和脱挡通过由液压缸、所谓的前面已经提到的切换缸操纵的元件、优选切换轨道进行。液压缸优选构成为双作用液压缸、特别是同步缸(Gleichlaufzylinder)或差动缸/差动液压缸(Differenzialzylinder),从而可以为每个切换缸优选地配设两个挡位。或者也可以设有单作用液压缸。操纵所述元件、特别是切换轨道的液压缸也称为挡位调节缸。构成为同步缸的挡位调节缸特别是配设两个挡位,优选具有三个切换位置,其中,在第一切换位置中挂上确定的挡位,在第二切换位置中挂上另确定的挡位,而在第三切换位置中不挂上所述的这两个挡位。配设于两个分变速器的离合器也被液压操纵、亦即接合或分离。优选的是:当离合器被加载以液压压力时它们分别接合;而当不存在液压压力、亦即配设于相应离合器的液压缸(该液压缸如前面提到地也成为离合器缸)被卸载压力时,它们分离。此外,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方式是已知的,因此这里对其不再详细探讨。在前面的段落中描述的构造和这里阐述的工作方式优选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或者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也适用。如已经表明的,双离合变速器不仅通过液压回路控制或者说调节、而且通过其冷却。液压回路或者说液压回路的结构组件以及与此关联的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已知的离合变速器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液压介质的泵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和提供处于压力下的液压介质的蓄压器。由泵输送的液压介质被引导到蓄压器中,以便在那里在需要时即使泵不被驱动也提供处于压力下的液压介质,或者说以便维持液压回路中的压力。为了驱动泵而给泵配设有电机,该电机根据蓄压器的加载需求来运行。由现有技术、例如由德国公开文本102 43 282 Al已知一种离合变速器,在该离合变速器中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液压回路中的压力。如果例如因为蓄压器不再提供足够的处于压力下的液压介质而使液压回路中的压力降低,则接通电机以将新的液压介质输送到液压回路中,从而提高在那里存在的压力。但在液压回路中设置压力传感器需要一定的结构空间需求和相应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方法以及一种离合变速器,它们按简单的并且经济的方式和方法确保在液压回路中可靠地提供足够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以及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的离合变速器实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突出之处在于,为了确定加载需求,由电机驱动泵并且查明在此发生的电机电流消耗。在这里充分利用了以下事实:在液压回路中的、作用到泵上的反压力反映在电机的电流消耗中。液压回路中的压力越高,使泵克服反压力运行所必需的电机电流消耗就越高。为了确定加载需求,因此首先接通电机并且驱动泵并且检测电机的电流消耗,以便查明是否存在蓄压器的加载需求。由此取消否则必需的压力传感器,由此可以更好地充分利用现有的结构空间并且降低部分成本。电机的电流消耗在此特别优选地通过配设于电机的电子控制装置查明或检测。优选地,电机是转速受调节的电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规定,液压回路包括含蓄压器的操纵回路——特别是高压回路——以及冷却回路——特别是低压回路,其中,根据蓄压器的压力——特别是借助于调压阀——将液压介质引导或输送到操纵回路中或冷却回路中,蓄压器的压力至少基本上与液压回路中的压力或者操纵回路中的压力相对应。液压回路因此被分成两个分回路,其中一个分回路、即操纵回路用于操纵离合器和切换缸,而另一个分回路、即冷却回路用于冷却离合变速器的特别是至少一个、优选多个离合器。在运行时,由包括至少一个泵和电机的输送装置输送的液压介质或者被供应给操纵回路,或者被供应给冷却回路。如果操纵回路中的压力已经相当于最大压力或运行压力,则液压介质优选供应给冷却回路。否则将液压介质优选引导到操纵回路中,以便在那里确保足够的压力或者说以便加载蓄压器。优选地,为此设置一液压操纵的切换阀。优选地,根据电流消耗来查明:液压介质是被输送到操纵回路中还是被输送到冷却回路中。如果已知根据当前压力将液压介质或者输送给操纵回路或者冷却回路,则通过电流消耗可以查明当前存在哪个状态。在操纵回路中通常存在比冷却回路中明显更高的压力,从而在将液压介质输送到操纵回路中(的状态)与将液压介质输送到冷却回路中(的状态)之间电流消耗明显地存在不同。因此可以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检测电流消耗来查明液压介质正在被输送到哪个液压分回路中以及是否存在加载需求。优选地,在可预定的时刻接通电机并且使电机升速到可预定的转速,特别是使电机经可预定的转速斜坡升速到可预定的转速。可预定的时刻可以是可预定的时间间隔或者也可以是带有相应时间间隔的绝对时刻。时间间隔在此适宜地这样选择,使得加载需求的确定有规律地进行,从而可以及时地避免危险的压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规定,当检测到的电流消耗高于一可预定的第一限值时,将电机切换到加载运行。在加载运行时,将电机升速到加载转速,以便将液压介质以相应的压力和体积流量引入操纵回路中并且由此加载蓄压器。因为在含蓄压器的操纵回路中存在比在冷却回路中高的压力,所以必须超过该可预定的第一限值才检测出液压介质被输送到操纵回路中、亦即存在加载需求。此外优选规定,当检测到的电流消耗低于一可预定的第二限值时,将电机切断。该可预定的第二限值在此适宜地低于所述可预定的第一限值或者与之相等。如果(检测到的电流消)低于第二限值,则应当认为:由于反压力较小所以液压介质被输送到冷却回路中并且因而不存在加载需求。相应地,只要不存在冷却要求,就可以切断电机。特别优选地,检测液压介质的温度并且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对检测到的电流值进行估量/加权评价/权衡(gewichtet)。检测到的电流消耗因此通过液压介质的当前温度被关联地分析或者说评价/估量。由此确保:液压介质、特别是液压油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运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及离合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运行离合变速器、特别是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该离合变速器包括液压回路(1),该液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液压介质的泵(7、9)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和提供处于压力下的液压介质的蓄压器(53),其中,所述泵(7、9)配设有电机(5),该电机根据蓄压器(53)的加载需求运行,其特征在于,为了确定加载需求,由电机驱动所述泵(7、9)并且查明在此发生的电机(5)电流消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运行离合变速器、特别是双离合变速器的方法,该离合变速器包括液压回路(1),该液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输送液压介质的泵(7、9)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和提供处于压力下的液压介质的蓄压器(53),其中,所述泵(7、9)配设有电机(5),该电机根据蓄压器(53)的加载需求运行,其特征在于,为了确定加载需求,由电机驱动所述泵(7、9)并且查明在此发生的电机(5)电流消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回路(I)包括含蓄压器(53)的操纵回路(140)—特别是高压回路一以及冷却回路(60)—特别是低压回路,其中,根据蓄压器(53)的压力一特别是借助于调压阀一将液压介质引导到操纵回路(140)中或引导到冷却回路(60)中。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电流消耗来查明:液压介质是被输送到操纵回路(140)中还是被输送到冷却回路(60)中。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可预定的时刻接通电机(5)并且使电机升速到可预定的转速,特别是使电机经可预定的转速斜坡升速到可预定的转速。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的电流消耗高于一可预定的第一限值时,将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舒勒S·阿穆勒HP·弗雷施曼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