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3785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2 17:05
一种能够控制对第1、第2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油的供给从而变更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具备:第1、第2油路(42a1、42a2),它们将第1、第2液压致动器(26a2、26b2)和油箱(82)连接起来;一个电动液压泵(84),其配置于第1、第2油路(42a1、42a2)的共用部位(42a3);第1、第2逆止阀(90、92),它们配置于第1、第2油路,阻止液压油向油箱的流动;第1、第2旁通路(42a4、42a5),它们形成于第1、第2油路;控制阀(94),其配置于第1、第2旁通路之间;第4逆止阀(98),其配置于第1、第2旁通路,阻止液压油向液压泵的流动;以及控制器(80),其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将电动液压泵的个数降低为一个而能够使结构简易,并且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能够控制对第1、第2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油的供给从而变更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具备:第1、第2油路(42a1、42a2),它们将第1、第2液压致动器(26a2、26b2)和油箱(82)连接起来;一个电动液压泵(84),其配置于第1、第2油路(42a1、42a2)的共用部位(42a3);第1、第2逆止阀(90、92),它们配置于第1、第2油路,阻止液压油向油箱的流动;第1、第2旁通路(42a4、42a5),它们形成于第1、第2油路;控制阀(94),其配置于第1、第2旁通路之间;第4逆止阀(98),其配置于第1、第2旁通路,阻止液压油向液压泵的流动;以及控制器(80),其对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将电动液压泵的个数降低为一个而能够使结构简易,并且能够抑制成本上升。【专利说明】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具备与搭载于车辆的发动机连接的驱动带轮、与驱动轮连接的从动带轮、以及绕挂在它们之间的带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例如,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那样,通常,从利用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向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液压致动器供给液压油而使它们动作。由于利用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设定成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够确保所需要的液压的特性,因而能量效率低,因此,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提出如下的一种技术:具备由电动马达驱动的两个伺服泵,并且,使用输入状态量的伺服泵系统的状态变量模型的状态变量进行状态反馈控制,以使液压油的流量成为目标流量,所述状态量与电动马达向伺服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具有线形的关系。此外,根据下述的专利文献3,提出如下的一种技术:在同种类的伺服泵系统中,使通过输入输出反馈线形化方法而被线形化的反馈线形化部与机械设备组合,根据从机械设备输出的压力与目标压力的偏差对向反馈线形化部的输入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机械设备以流向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油的流量为输入,以由此产生的驱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压力为输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41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4089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278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2、3记载的技术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而消除专利文献I所述技术的缺点,使能量效率得以提高,但由于需要两个电动液压泵,因而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导致成本上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消除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在带式的无级变速器中,通过使电动液压泵的个数降低为一个而使结构简易,并且抑制成本上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专利技术I为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所述无级变速器具备:驱动带轮,其与搭载于车辆的原动机连接,并且在将液压油供给至第I液压致动器时能够沿轴向自如移动;从动带轮,其与驱动轮连接,并且在将液压油供给至第2液压致动器时能够沿轴向自如移动;以及动力传递构件,其绕挂于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所述无级变速器通过控制对所述第1、第2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油的供给,能够使所述动力传递构件的卷绕半径发生变化,从而无级地变更变速比,所述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构成为,具备:第I油路,其将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和贮存液压油的油箱连接起来;第2油路,其将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和所述油箱连接起来;一个可逆旋转型的电动液压泵,其配置于所述第I油路和所述第2油路的共用部位,能够汲取在所述油箱中贮存的液压油并吐出至所述第I油路或者所述第2油路;第I逆止阀,其在所述第I油路中配置于所述油箱和所述液压泵之间,阻止液压油从所述液压泵向所述油箱的流动;第2逆止阀,其在所述第2油路中配置于所述油箱和所述液压泵之间,阻止液压油从所述液压泵向所述油箱的流动;第I旁通路,其在所述第I油路中形成于所述液压泵和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之间;第2旁通路,其在所述第2油路中形成于所述液压泵和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之间;控制阀,其配置于所述第I旁通路和所述第2旁通路之间,所述控制阀能够变更在所述第I旁通路和所述第2旁通路流动的液压油的流路和压力;第3逆止阀,其配置于所述第I旁通路,阻止液压油从所述控制阀向所述液压泵的流动;第4逆止阀,其配置于所述第2旁通路,阻止液压油从所述控制阀向所述液压泵的流动;以及控制器,其对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在专利技术2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所述第I旁通路和所述第2旁通路构成为,连接所述控制阀和所述第3逆止阀的部位与连接所述控制阀和所述第4逆止阀的部位是共用的。在专利技术3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当使所述变速比变化到最小值侧时,驱动所述液压泵而将液压油从所述第I油路供给至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另一方面,对所述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第2旁通路与所述油箱连接,使液压油从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排出。在专利技术4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当使所述变速比变化到最小值侧时,以预定的转速驱动所述液压泵而将预定的高压的液压油从所述第I油路供给至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另一方面,根据目标变速比对所述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第2油路和所述第2旁通路连接于所述油箱,使液压油从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排出。在专利技术5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当使所述变速比固定为最小值时,驱动所述液压泵而将液压油从所述第I油路供给至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从而确立最小变速比,然后,对所述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液压油从所述第I油路经由所述第3逆止阀、所述第2旁通路和所述第2油路供给至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在专利技术6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当使所述变速比变化到最大值侧时,驱动所述液压泵而将液压油从所述第2油路供给至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另一方面,对所述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第I旁通路与所述油箱连接,使液压油从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排出。在专利技术7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当使所述变速比变化到最大值侧时,以预定的转速驱动所述液压泵而将预定的高压的液压油从所述第2油路供给至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另一方面,根据目标变速比对所述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第I油路和所述第I旁通路连接于所述油箱,使液压油从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排出。在专利技术8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当使所述变速比固定为最大值时,驱动所述液压泵而将液压油从所述第2油路供给至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从而确立最小变速比,然后,对所述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液压油从所述第2油路经由所述第4逆止阀、所述第I旁通路和所述第I油路供给至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在专利技术9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由以下部分构成闭回路:将所述第I液压致动器和所述油箱连接起来的第I油路;将所述第2液压致动器和所述油箱连接起来的第2油路;以及配置于所述第I油路和所述第2油路的共用部位的液压泵。专利技术效果在专利技术I的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构成为,具备:第I油路,其将驱动带轮的第I液压致动器和贮存液压油的油箱连接起来;第2油路,其将从动带轮的第2液压致动器和油箱连接起来;一个可逆旋转型的电动液压泵,其配置于第1、第2油路的共用部位,所述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崎徹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