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型芯,上模板和上模板型芯通过注射孔和浇注口方位配合,通过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台位置定位,将上模板型芯安装在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槽中,形成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组件包括心轴、心轴定位块、下模板、下模板型芯、右模块定位块、右模块、左模块和左模块定位块,下模板型芯安装在下模板中的下模板型芯型腔内,心轴安装在心轴定位槽中,心轴定位块安装在心轴定位块定位槽中,右模块和左模块分别安装在模块定位面和模块定位面上,右模块定位块和左模块定位块分别通过模块定位块定位槽和模块定位于下模板基准凸台安装到下模板上,形成下模板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压铸工艺,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利用该模具可以压铸阀孔同向排列的隔膜泵壳体。( 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隔膜泵市场已经展开,各式各样的隔膜泵都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大体可以将隔膜泵的工作原理分为单程运动隔膜泵和双腔往复运动隔膜泵,这两种隔膜泵都有电动和气动。特别是气动隔膜泵的壳体工作原理有好多种方式,例如,将壳体外部安装一个电磁二位四通换向阀和一个气路控制系统来实现个隔膜泵的往复运动。还有就是将壳体阀芯组件化使之实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运动作用。一般隔膜泵壳体铸造工艺采用普通的砂型铸造,生产效率低,加工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压铸阀孔同向排列的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上模板型芯,上模板和上模板型芯通过注射孔和浇注口方位配合,通过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台位置定位,将上模板型芯安装在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槽中,形成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组件包括心轴、心轴定位块、下模板、下模板型芯、右模块定位块、右模块、左模块和左模块定位块,下模板型芯安装在下模板中的下模板型芯型腔内,心轴安装在心轴定位槽中,心轴定位块安装在心轴定位块定位槽中,右模块和左模块分别安装在模块定位面和模块定位面上,右模块定位块和左模块定位块分别通过模块定位块定位槽和模块定位于下模板基准凸台安装到下模板上,形成下模板组件。将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通过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和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配合安装在一起,形成压铸模具。本专利技术的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压铸工艺,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针对压铸工艺的特点,改进了壳体设计,使壳体压铸模具的费用和壳体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壳体阀孔位置关系,使其同向排列,运用三维设计理念,将模具开发在三维软件模具模块中将压铸模具开发设计出来。在压铸机上将壳体压铸出来。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1-4中,1.上模板,2.上模板型芯,3.心轴,4.心轴定位块,5.下模板,6.下模板型芯,7.右模块定位块,8.右模块,9.左模块,10.左模块定位块。附图5为图3中上模板型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图5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图5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11中,2-1.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2-2.压铸模具基准定位孔,2_3.注射孔,2-4.模块定位块基准定位面,2-5.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台,2-6.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槽。附图12为上模板型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3-1.溢流槽,3-2.模块定位基准圆弧面,3-3.浇注口,3_4.上下模板型芯定位孔,3-5.压铸型腔。附图13为心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4为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14中,4-1.心轴,4-2.定位面,4-3定位面。附图15为心轴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6为图15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16中,5-1.压铸模具定位孔,5-2.定位块定位基准面,5_3.心轴定位基准面。附图17为下模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8为图1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9为图17的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0为图17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1为图17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2为图17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7-22中,6-1.下模板型芯型腔,6-2.模块定位块定位槽,6-3.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6-4注射孔,6-5.心轴定位块定位槽。附图23为下模板型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中,7-1.上下模板型芯定位凸台,7-2.溢流槽,7-3.模块定位面,7-4.心轴定位槽,7-5.注射孔,7-6.模块定位面。附图24为模块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5为图2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4、25中,8-1.压铸模具定位孔,8_2.模块定位基准面,8_3.模块定位于下模板基准凸台。附图26为右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7为图2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6、27中,9-1.定位基准面,9_2.定位基准面,9_3.型腔基准面。附图28为左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9为图28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8、29中,10-1.定位基准面,10-2.定位基准面,10-3.型腔基准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2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如图1-4所示: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1、上模板型芯2,上模板I和上模板型芯2通过注射孔2-3和浇注口 3-3方位配合,通过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台2-5位置定位,将上模板型芯2安装在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槽2-6中,形成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组件包括心轴3、心轴定位块4、下模板5、下模板型芯6、右模块定位块7、右模块8、左模块9和左模块定位块10,下模板型芯6安装在下模板5中的下模板型芯型腔6-1内,心轴3安装在心轴定位槽7-4中,心轴定位块4安装在心轴定位块定位槽6-5中,右模块8和左模块9分别安装在模块定位面7-3和模块定位面7-6上,右模块定位块7和左模块定位块10分别通过模块定位块定位槽6-2和模块定位于下模板基准凸台8-3安装到下模板上,形成下模板组件;将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通过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2-1和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6-3配合安装在一起,形成压铸模具。本专利技术的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1)、上模板型芯(2),上模板(1)和上模板型芯(2)通过注射孔(2?3)和浇注口(3?3)方位配合,通过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台(2?5)位置定位,将上模板型芯(2)安装在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槽(2?6)中,形成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组件包括心轴(3)、心轴定位块(4)、下模板(5)、下模板型芯(6)、右模块定位块(7)、右模块(8)、左模块(9)和左模块定位块(10),下模板型芯(6)安装在下模板(5)中的下模板型芯型腔(6?1)内,心轴(3)安装在心轴定位槽(7?4)中,心轴定位块(4)安装在心轴定位块定位槽(6?5)中,右模块(8)和左模块(9)分别安装在模块定位面(7?3)和模块定位面(7?6)上,右模块定位块(7)和左模块定位块(10)分别通过模块定位块定位槽(6?2)和模块定位于下模板基准凸台(8?3)安装到下模板上,形成下模板组件;将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通过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2?1)和上下模板基准定位孔(6?3)配合安装在一起,形成压铸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隔膜泵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板组件和下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上模板(I)、上模板型芯(2),上模板(I)和上模板型芯(2)通过注射孔(2-3)和浇注口(3-3)方位配合,通过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台(2-5)位置定位,将上模板型芯(2)安装在上模板型芯基准定位槽(2-6)中,形成上模板组件; 所述下模板组件包括心轴(3)、心轴定位块(4)、下模板(5)、下模板型芯(6)、右模块定位块(7)、右模块(8)、左模块(9)和左模块定位块(10),下模板型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席,樊志伟,陈二焕,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