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吉源专利>正文

直插式汽车踏板锁的钩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369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插式汽车踏板锁的钩连结构,包括有锁体、夹持部和用于抵于汽车踏板之下缘的锁栓,该夹持部具有两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于该两夹板之间围构出一可卡于汽车踏板之杆体上的夹持空间;开锁时该锁栓隐藏于第一夹板一侧,上锁时该锁栓横向跨过夹持空间,锁栓的自由尾端伸至第二夹板侧,该锁栓的自由尾端设置有卡头,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横向钩住该卡头的卡合部。其利用卡合部横向钩住锁栓自由尾端的卡头,不但使锁栓的自由尾端得以有效定位,而且更增加了对两夹板之间宽度的牵引限制,可有效防止盗贼强力扳开两夹板进行盗窃,保证锁具的结构强度不易被破坏,锁具具有优质防盗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盗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更佳之防盗结构强度的直插式汽车踏板锁的钩连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丢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但破坏了社会治安,也给众多的车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传统的汽车防盗锁主要是采用两端分别勾住方向盘的活动式方向盘锁,但盗车者能快速锯断方向盘,强力撬开外露的锁芯,使汽车锁的防盗作用丧失,此种方向盘锁的防盗性能极差。后来,人们通过改进设计出一种固定式汽车踏板锁,其通过限制住行车制动踏板、油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的方式实现汽车防盗,具有结构强度好,且结构隐秘,不易被撬,从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就目前市面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汽车踏板锁具而言,可以参阅例如专利号为200720121445.0的中国技术专利“汽车防盗锁”和专利号为200920057195.8的中国技术专利“车用防盗锁”,其包括有夹具及锁具,夹具包括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侧壁上对应设有同轴的通孔,锁具包括有锁体和锁栓,锁栓插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应的通孔中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锁定。使用时,离合器、刹车或油门踏板之连接柄被夹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并锁栓顶于踏板之连接柄的下方限制住踏板不能被踩下而实现上锁防盗的功能。然而,上述现有的汽车踏板锁结构,虽可提供消费者基本的防盗需要,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具体体现在,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在上锁时未受到任何的横向牵引,第一夹板和第二夹的强度有限,极易被盗贼强力扳开而缩小锁具的支撑高度,进而丧失锁具的防盗功能,从而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插式汽车踏板锁的钩连结构,其两夹板之间在上锁时获得有效牵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直插式汽车踏板锁的钩连结构,包括有锁体、夹持部和用于抵于汽车踏板之下缘的锁栓,该夹持部具有两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于该两夹板之间围构出一可卡于汽车踏板之杆体上的夹持空间;开锁时该锁栓隐藏于第一夹板一侧,上锁时该锁栓横向跨过夹持空间,锁栓的自由尾端伸至第二夹板侧,该锁栓的自由尾端设置有卡头,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横向钩住该卡头的卡合部。优选的,所述卡合部包括有至少一纵向卡条。优选的,所述卡合部包括有彼此并排平行设置的两纵向卡条,于该两纵向卡条之间围构出一纵向滑槽,该纵向滑槽的下端设置有一扩展槽口,该扩展槽口的宽度大于该纵向滑槽的宽度;前述卡头的宽度大于纵向滑槽的宽度而小于扩展槽口的宽度;上锁时,该卡头穿过扩展槽口后向上滑移至勾于纵向卡条的外侧面。优选的,所述锁栓为可横向直线伸缩地设置于锁体中。优选的,所述锁栓呈L形,包括有彼此垂直连接的纵向内滑杆和横向锁钩杆,锁钩杆以内滑杆为转轴旋转活动,前述卡头设置于锁钩杆的自由尾端。优选的,所述卡头呈T形。优选的,所述卡头呈L形。优选的,所述卡头的内侧设置有--^槽,该卡槽具有分别卡于前述纵向卡条之内外表面的侧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利用卡合部横向钩住锁栓自由尾端的卡头,不但使锁栓的自由尾端得以有效定位,而且更增加了对两夹板之间宽度的牵引限制,可有效防止盗贼强力扳开两夹板进行盗窃,保证锁具的结构强度不易被破坏,锁具具有优质防盗性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技术 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图4是图3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处于上锁状态。图5是本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中锁体的立体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锁具处于开锁状态。图7是图6中M-M位置处的截面图。图8是本技术之第二实施例另一立体示意图,图中锁具处于上锁状态。图9是图8中J-J位置处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锁体11、夹持部111、第一夹板112、第二夹板113、顶板114、脚踏台面115、夹持空间116、开口117、容置凹腔118、纵向滑槽119、纵向卡条120、扩展槽口12、套合部20、锁头21、传动杆30、锁栓31、内滑杆32、手柄33、锁钩杆34、卡头35、卡槽40、伸缩定位结构41、定位锁槽42、锁销50、旋转定位结构51、导槽52、凸柱60、复位弹簧70、汽车踏板杆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锁体10、锁头20和锁栓30。该锁体10包括有下部的夹持部11和上部的套合部12,该夹持部11包括有顶板113和两侧的第一夹板111和第二夹板112,本实施例于该顶板113上表面具有一脚踏台面114,利用该脚踏台面114,可以更方便用户借用脚力将锁具轻松地直插式卡于汽车踏板上,带来了使用上的便利性。于该两夹板111、112之间围构出一可卡于汽车踏板之杆体上的夹持空间115,夹持空间115具有位于锁体之底部的向下开口 116。所述第一夹板111内壁面上设置有收纳锁钩杆33的容置凹腔117。所述第二夹板112内侧设置有用于横向钩住下述卡头的卡合部,本实施例中的卡合部包括有彼此并排平行设置的两纵向卡条119,于该两纵向卡条119之间围构出一纵向滑槽118,该纵向滑槽118的下端具有扩展槽口 120,该扩展槽口 120的宽度大于该纵向滑槽118的宽度。该锁栓30包括有位于中间的内滑杆31和分别连接于该内滑杆31上下端的手柄32和锁钩杆33,该内滑杆31可转动和轴向滑动伸缩地内套于前述套合部12内。该锁钩杆33位于前述夹持部11内随该内滑杆31同步转动和轴向伸缩,该锁钩杆33与该内滑杆31垂直延伸呈L形,本实施例中 的锁钩杆33为自内滑杆31 —体折弯出的杆体结构。锁钩杆33以内滑杆31为转轴旋转活动,上锁时,该锁钩杆33的自由尾端旋转式伸入该纵向滑槽118中滑动。尤其是,所述锁钩杆33的自由尾端设有一卡头34,本实施例中的卡头34呈T形,于卡头34的内侧设置有—^槽35,该卡槽35具有分别卡于前述纵向卡条119之内外表面的侧壁,使锁钩杆33获得更佳之尾端定位。前述卡头34的宽度大于纵向滑槽118的宽度而小于扩展槽口 120的宽度;上锁时,该卡头34穿过扩展槽口 120后向上滑移至勾于纵向卡条119的外侧面。当然,卡头3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中的T形,其还可依需要而作变化,例如呈L形等,而要同样从横向与前述卡合部配合钩连。 此外,针对该锁栓30设置有伸缩定位结构40,本实施例中的伸缩定位结构40设置于该内滑杆31与套合部12之间,可以是包括有彼此配合的定位锁槽41和锁销42,定位锁槽41设置于该套合部12的内壁面,定位锁槽41沿轴向间距分布有复数个;锁销42安装于该内滑杆31中,锁销42背部抵于一压力弹簧上;锁销42由锁头20控制活动,锁头20安装于手柄32的顶 而部位直,锁头20通过一传动杆21带动锁销42活动。上锁时,锁头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插式汽车踏板锁的钩连结构,包括有锁体、夹持部和用于抵于汽车踏板之下缘的锁栓,该夹持部具有两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于该两夹板之间围构出一可卡于汽车踏板之杆体上的夹持空间;开锁时该锁栓隐藏于第一夹板一侧,上锁时该锁栓横向跨过夹持空间,锁栓的自由尾端伸至第二夹板侧,其特征在于:该锁栓的自由尾端设置有卡头,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横向钩住该卡头的卡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源
申请(专利权)人:李吉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