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病源细胞的靶向性分子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病源细胞的靶向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众多临床数据和研究表明,对病源细胞的定量检测是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并给予及时治疗的直接证据。例如,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是决定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样, 对血液中的疟原虫的检测也是判断疟疾病情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检测方法基本是基于对病源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和定量。在这些方法中, 抗体首先被附着在一个固体载体上,由于抗体-抗原的相互作用抗体和待检测细胞形成复合物。同样的原理,抗体可能先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待检细胞形成复合物,然后再附着到一个固体载体上。其后,被抗体抓住的细胞被收集和标记以此来定量。比如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循环肿瘤细胞。首先用附着于磁珠或微流体芯片的抗体将肿瘤细胞从血液中富集出来。 然后用带有标记物、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抗体标记肿瘤细胞并进行定量检测。一般来说,标记物包括放射性的同位素,染料,荧光素和酶(用于酶标反应)等。尽管基于抗原捕获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这些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I)检测灵敏度低。抗原酶标检测主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病源细胞的靶向性分子,结构如下:X?Y;其中,X代表特异性靶向病源细胞的结合分子;Y代表寡核苷酸探针;“?”代表X和Y之间的共价连接、偶联或偶合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病源细胞的靶向性分子,结构如下X-Y ;其中,X代表特异性靶向病源细胞的结合分子;Y代表寡核苷酸探针;代表X和Y之间的共价连接、偶联或偶合的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性分子,其特征在于,X选自特异性靶向病源细胞的抗体、 配体、化学小分子或多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向性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源细胞是肿瘤细胞,X是叶酸或叶酸-半胱氨酸偶联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向性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细胞是循环肿瘤细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性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寡核苷酸探针的序列中,磷酸键上存在硫代修饰。6.一种制备靶向性分子的方法,所述靶向性分子结构如下X-Y ;其中,X代表特异性靶向病源细胞的结合分子,该结合分子是叶酸-半胱氨酸偶联物;Y代表寡核苷酸探针;代表X和Y之间的共价连接、偶联或偶合的关系;所述方法包括(a)将寡核苷酸与琥珀酰亚胺-4-环己烷-1-碳酸酯溶液混合,将寡核苷酸上的氨基和琥珀酰亚胺-4-环己烷-1-碳酸酯以C-N共价键键合,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杨国华,吕娟,韩宁宁,李英辉,郭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格诺思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南通中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