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
技术介绍
V形发动机进气总管分上下两个腔形成进气歧管,两腔之间用分隔壁隔开,气流在上下稳压腔之间来回流动,两个腔分别与发动机的左列气缸组和右列气缸组相连通。现有的普通的分隔壁的横截面通常都呈较规则的四边形,因此分隔壁上具有平面和棱角,当气流从一个腔流向另一个腔时,沿着分隔壁表面流动的空气在分隔壁端部周围受平面和棱角的导向,气流也随分隔壁的表面各区域朝向的变化而在棱角部变得不连续,气流产生分离,导致气流的部分区域在端部表面上具有粘滞性,使得空气主要在远离分隔壁表面的区域内流动,因此在腔内的有效流路范围被缩小,流速降低,导致进气效率降低。公开号为CN102317611A的专利技术于2012年I月11日公开了一种带有排气再循环的涡轮增压内燃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进气歧管、排气歧管、新鲜空气涡轮增压器和排气增压器,其中所述进气歧管由分隔壁分隔成新鲜空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通道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的进气开口,所述新鲜空气通道,连接到所述新鲜空气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的出口,所述排气通道连接到排气增压器的压缩机的出口,且所述分隔壁形成有连接所述两个通道的孔。该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带有排气再循环的涡轮增压内燃发动机相比,在安装难度和工作效率上都有改善,但其分隔壁没有改进,也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发动机进气歧管由于分隔壁的结构局限因而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有效流路范围被缩小,流速降低,进气效率未能充分提高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相对增大有效流路范围及气流流速,提高进气效率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包括上稳压腔(1)、下稳压腔(2)及位于上稳压腔(1)和下稳压腔(2)之间的分隔壁(3),其特征是分隔壁(3)的外表面呈平滑连续的曲面,分隔壁(3)上的折拐及弯曲部均设有圆滑过渡,分隔壁(3)包括分隔壁端部(4)和分隔壁基部(5),分隔壁端部(4)的厚度大于分隔壁基部(5)的厚度,分隔壁端部(4)与分隔壁基部(5)间平滑过渡,分隔壁端部(4)的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包括上稳压腔(I )、下稳压腔(2)及位于上稳压腔(I)和下稳压腔(2)之间的分隔壁(3),其特征是分隔壁(3)的外表面呈平滑连续的曲面,分隔壁(3)上的折拐及弯曲部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卫元,蒋恩杰,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济南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湖南罗佑发动机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