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324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具有歧管本体,该歧管本体上设有进气道和出气道,歧管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稳压腔,所述稳压腔为前端敞口的方形,该稳压腔中设置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顶部的端盖扣在稳压腔前端口的边沿上,端盖通过螺钉与歧管本体相固定,在所述端盖上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中冷器内部的水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气歧管主体上集成水冷式中冷器,能够降低进气温度,将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保证发动机油气混合均匀、燃烧平稳充分,达到高性能、低排放和长寿命的目的,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排量直喷增压发动机,由于功率密度的增加,经常伴随有进气温度难以控制、进气气流不够顺畅等问题,致使发动机燃烧效率低,轻则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水平,重则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具有歧管本体,该歧管本体上设有进气道和出气道,歧管本体的内部形成有稳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为前端敞口的方形,该稳压腔中设置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顶部的端盖扣在稳压腔前端口的边沿上,端盖通过螺钉与歧管本体相固定,在所述端盖上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中冷器内部的水道连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进气歧管主体上集成水冷式中冷器,其工作原理是进气通过中冷器叠片之间的间隙,高温空气与冷却水产生热交换,以此降低进气温度,将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从而保证发动机油气混合均匀、燃烧平稳充分,达到高性能、低排放和长寿命的目的。中冷器通过端盖与歧管本体扣接,并采用螺钉固定,拆装操作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具有歧管本体(1),该歧管本体(1)上设有进气道(2)和出气道(3),歧管本体(1)的内部形成有稳压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4)为前端敞口的方形,该稳压腔(4)中设置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中冷器(5),所述中冷器(5)顶部的端盖(5a)扣在稳压腔(4)前端口的边沿上,端盖(5a)通过螺钉与歧管本体(1)相固定,在所述端盖(5a)上装有进水管(5b)和出水管(5c),进水管(5b)和出水管(5c)均与中冷器(5)内部的水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具有歧管本体(1),该歧管本体(1)上设有进气道(2)和出气道(3),歧管本体(1)的内部形成有稳压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4)为前端敞口的方形,该稳压腔(4)中设置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中冷器(5),所述中冷器(5)顶部的端盖(5a)扣在稳压腔(4)前端口的边沿上,端盖(5a)通过螺钉与歧管本体(1)相固定,在所述端盖(5a)上装有进水管(5b)和出水管(5c),进水管(5b)和出水管(5c)均与中冷器(5)内部的水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冷器(5)后部的一端设置支撑板(5d),该支撑板(5d)为长条形,支撑板(5d)嵌入稳压腔(4)内底壁上对应设置的凹槽中,且支撑板(5d)上包覆有密封条(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b)和出水管(5c)均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